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反弹琵琶出新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为解决文言文课堂教学低效的困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能力,从2013年开始,珠海市金湾区教科培中心主任、语文教研员乐晓华在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常规教法基础上,借鉴外语教学中的对译教学法,致力于研究和实践文言文对译教学法。在完成区级立项重点课题研究任务之后,近几年继续进行深度研究,并且以此成功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
  理论建构的背景与内涵
  《广东教育》:什么是文言文对译教学?它与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有什么区别?
  乐晓华:“对译”即两种语言相对、相向翻译,如英汉对译、文白对译。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俗称“串讲法”,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法;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称为“对译教学法”,是一种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串讲法”,其教学特点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完、学习结束,虽然课堂上也时有诵读、发言,但基本的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的方式,学生只是记忆的听众。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无法激发,其后果是学生会习惯教师讲,永远离不开教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怎样才能收到好效果的问题上,也主张:“那种逐字逐句翻译成现代文的方法必须坚决放弃。要求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文言文对译教学,就是通过将现代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的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与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在这一教法中,将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只是手段,教法的重点是将掌握的文言知识点在运用中巩固,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表达文言化。这一教法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切实解决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
  《广东教育》:文言文对译教学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乐晓华:众所周知,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由于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文言文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拦路虎。针对文言文目前教学低效的现状,从解决此问题出发,依据认识的已知论、知识的结构论、翻译“信达雅”理论,提出并研究、实践“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的对译教学法”,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文言文对译教学法”是继承传统文言文教学法基础上的创新。通过诵读文言文,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穿插运用串讲、评点、译注等方法,在将课内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基础上,用习得的文言文知识点将陌生白话文文段翻译成文言文。它的独创性在于练习方式的与众不同,是运用文言知识将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
  教学实践的路径与策略
  《广东教育》:文言文对译教学在课堂实践中有哪些具体的操作策略?
  乐晓华:我们将文言文对译教学总结形成了“六字诀”教学模式,即“导—读—译—练—用—结”。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是文言文对译教学过程的六个教学步骤或教学环节。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模仿到创造的教学活动。其实施步骤基本顺序如下:
  第一步是“导”。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第二步是“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叶圣陶先生指出,古人学习文言文“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在文言文对译教学中,教师特别注意朗读技巧的运用,从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方面给学生作示范,促进学生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思想意蕴的感悟理解。
  第三步是“译”。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文原文翻译成白话文。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常用手段,翻译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翻译加深对文言和文言文的理解,乃至对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第四步是“练”。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文言文的译文(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这个环节是“对译”教学的基础性练习,也是为“用”的环节有效开展所进行的热身准备。教师一般采用口头测验,让学生快速将白话文翻译还原成课文原文的文言语句,发展学生初步的白话向文言的语言转换能力,培养运用文言进行表情达意的习惯。
  第五步是“用”。教师要紧扣课文原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创设一段或一篇白话文短文,让学生翻译成文言文,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这个环节是文言文对译教学的核心环节,前面四个环节都是为“用”的环节做铺垫和准备。例如,教师在教学课文《陋室铭》时,巧妙地创作了一篇白话文《荒园铭》,让学生结合《陋室铭》原文句式特点,将《荒园铭》翻译成文言文。学生或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将對译后的文言文展示给学生看,通过对比,教会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译文的方法。
  第六步是“结”。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这个环节可以由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字词、重要句式进行归纳整理;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回顾学习过程,谈反思,谈收获,深化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广东教育》:文言文对译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哪些促进作用?
  乐晓华:文言文对译教学注重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经验、能力差异等等。在整个“六字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指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体现出对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认同与尊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兴趣的激发者、知识的引导者、思维的启发者、能力的促进者。学生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或朗读品读课文,或辨析文言词义,或翻译文言语句,或探究文本思想主旨,或小组合作交流,或依据白话例文创写文言文。文言文对译教学课堂变得活泼灵动,充满生机,富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成效辐射的责任与担当
  《广东教育》:文言文对译教学在推广及辐射方面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成效如何?
  乐晓华:我从2013年开始进行文言文对译教学的研究,通过近六年来对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不仅优化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结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彻底转变了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效果十分明显。
  一是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文言文对译教学的“六字诀”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当下文言文教学低效问题,提高了文言文教学效率与语文教学质量。事实证明,这项成果的应用实践,对推动文言文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示范辐射效应。
  二是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对译教学的实践,不仅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三是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文言文对译教学法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现场指导、跟岗学习、专题讲座、团队示范课、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和路径,先后在珠海市金湾区、高栏港区、肇庆四会市、中山市东区、清远市清新县、云南省贡山县等地区的一些学校开展推广应用实验,目前已有近20所学校近100位教师参与到文言文对译教学的研究、运用与推广中来,他们不仅从中学习到了有关文言文对译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学习,让老师们的教学研究意识得到了提升,有效地促进了他们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    韦英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1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