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务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务人才不仅要具有外显的商务知识和技能,更要具有内在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思维能力。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要正视当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不足,以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商务;能力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2-0095-02
   “一带一路”被称为中国的“第二次开放”,是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引领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的重大决策。培养“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是国际商务类高校和专业的时代任务。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商务人才能力素质的新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同周边地区的贸易潜力和贸易往来。据预计,2022年,我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外来投资数额将超6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将超7500亿美元。[1]外贸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既通晓国际运作规则和惯例、懂得跨国文化管理,又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根据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冰山理论”,本文将国际商务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分为“冰山”之上的外显素质(国际商务活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冰山”之下的内隐素质(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创新能力)。
  1.国际商务活动能力。国际商务活动能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人员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获取效益最大化的能力[2],既包括商务环境分析能力、商务谈判能力、进出口实务操作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最基本的能力,又包括诸如商务决策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跨国经营能力等更高层次的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知识和价值观的认知能力,跨文化交际中使用外语、自我调整和应变的行为能力,以及跨文化执行能力等[3]。“一带一路”涵盖了亚洲、欧洲、非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各种不同文化中价值观和准则的差异,需要具备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有效交往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3.主动学习能力。现在市场瞬息万变,学生不仅要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1)外语应用能力。用人单位对进出口业务能力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最为重视,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日常外语交谈能力,更需要学生用外语撰写或翻译商务信函、进行商务交流。学生除了拥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外,还应该争取拿到剑桥商务英语的等级证书。(2)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社会,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成为基本的素质能力,不少企业对电子商务操作能力日趋重视。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是很多企业招聘考评的指标。
  4.创新思维能力。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对外经贸中,加工贸易、低附加值一般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正在快速下降,自有品牌产品和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增速加快,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带动的进出口贸易越来越多。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外贸企业需要国际商务人才能够运用前沿的发展理念、创新的经营战略,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传统外贸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二、当前国际商务人才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高校国际商务人才的能力素质培养存在诸多不足,不仅影响着国际商务人才的外在能力水平,也制约着其内有的能力拓展。
  1.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学科化和体系化,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的国际商务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很少拥有专门的国际商务实验室。实践教学过程的管控力度不强,缺乏有效的专业实践评价体系,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国际商务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差。
  2.教学内容同质、陈旧。国际商务类教学大多开设经济贸易类、商务管理类的课程,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前沿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结合较少,传统的教学资料更新较慢,缺乏“一带一路”倡议的教学参考资料。受此影响,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只能坐在办公室“遥控”,无法深入了解国际商务变化的环境,缺乏风险应对意识和全球化视野。
  3.外语教学及应用程度不够。很多高校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按照普通贸易类的学生进行培养,只开设大学英语和商务英语。“一带一路”的地理范围涵盖亚、欧、非大陆,涉及语言近百种,按此培养的学生外语应用方面很弱,甚至外语不通或不熟练,无法开展正常的国际商务谈判、写作或管理等工作,满足社会、行业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小语种面前更是显得“无用武之地”。
  4.创新思维缺乏。尽管许多高校在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已开始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设立学生学术基金项目、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等,但缺乏一套全新的基于能力培养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学生缺乏通晓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对风险规避的能力以及跨文化的洞察力,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路径
  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新要求,高校应正视当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不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1.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国际商务活动能力。可针对品牌管理、销售渠道建立和控制以及海外市场投融资等国际经贸活动的高附加值环节,增设《品牌管理实务》、《海外并购实务》、《国际互联网商业》等新的实务课程。在加强学生国际贸易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拓宽至商务人才跨国人力资源、生产、营销、财务等方面管理能力的培养。又如,可在掌握出口产品品质管理和产品品牌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出口交易磋商的渠道、平台、流程,以及出口纠纷、出口品质和出口信用等方面的实操训练。
  2.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增加介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课程,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务文化和企业商务动态的相关课程,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时分析和处理重要信息、捕捉商机。积极开设第二外语,探索与外语专业联合培养“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在教材的选择上可采用与国际接轨,除了英语外,还应配备小语种,以满足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基础上了解一定的小语种及其在经贸上的应用。还可调动优质的师资力量,对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函电进行双语教学。
  3.开拓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从业人员良好的国际视野、完善的跨文化认知是推动“一带一路”成功实施的保证。高校应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互派留学生,引进留学归国人员,邀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家为学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商务的讲座等形式,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4.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创新思维。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需要打破“独角戏”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互动,插入情景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如,可通过开展研讨式教学,让学生分析案例的商务环境和商务条件,掌握处理复杂商务问题的能力。还可借助情景模拟和社会实践,模拟“一带一路”创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让学生掌握得体的国际企业通行的商务礼仪,丰富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应对实际商务场景的综合能力。
  “一带一路”倡议对新型国际商务人才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以国际商务能力培养为核心,不仅要拓展学生的商务知识和技能,更要提升他们主动学习与创新思维的能力,为我国的外贸发展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国际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虎城.深化经贸合作共创新的辉煌——“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经贸合作新格[J].国际商务财会,2014,(6):5-7.
  [2]蔡小勇,陈辰,余子鹏.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需求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党报(自然科学版),2015,(10):124-128.
  [3]白远.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2):77-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