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地方院校农学专业课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学专业课系列课程是农科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套学院办学基础薄弱,学院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几次修订,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学生考研率、就业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农学专业课;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112-02
   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这不仅明确了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而且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学生以“鱼”。河套学院作为一所西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农学专业是河套学院重点专业,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其他院校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主要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打基础,这一层次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培养一定的科学研究思维;第二层次是应用型人才,也是我们农学专业重点的培养目标,毕业的学生掌握基础的农艺知识,学习能力强,善于沟通,能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第三层次是具有本科教育的知识基础,但不从事涉农工作的人,这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毕业后主要从事相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工作。河套学院的办学理念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为主,兼顾其他两个层次。
  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一直以来,河套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是从高职高专演化而来,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框架下,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明显感到原来的课程体系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根据教育部对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要求,有必要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降低强理论弱实践的前基本要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为此,农学专业缩减了专业课理论教学学时,增加了大量的实践教学。以作物栽培学为例,作物栽培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学时为108学时,实验学时为24学时,现修改为理论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48学时,教师引导下,强调学生自学和学习过程考核。
  二、借鉴优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学院非常重视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我们的口号是“走出去、学回来、量身用”。一线教师定期去外校相关专业学习,学习其授课经验、授课方法。学院内部经常开展观摩课和教学技能大赛,以老带新,使年轻教师能够站住、站稳讲台。农学专业率先在课堂采用“物联网+”、微课等教学手段,取得一些显著成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专业课程实行“课程组”,由一人变多人讲授,补短板,重配合,老带新,体现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水平。
  “亲其师,信其道”。任课教师主要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育人环节和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综合、创新等思维能力,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的书目,在课堂中开展小组讨论,并进行评价,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信息量往往是教师头疼的问题,有限的时间内,加载更多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将是我们采用的主要手段。农学专业课程学时少、内容多,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网络资源,教学课件由原来的“文字+图片”转变为“文字+图片+视频”图文、声光并茂,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验与实践性环节,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实践是农学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该环节,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学院以能力为主线,开展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形成多模块、相互衔接、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以作物栽培学为例,实验教学包含三部分,验证性实验、生产实验(作物的整个生育期进行观察取样)、研究实验(学生对某一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理论水平。农学专业的学生从大二开始,选择“导师”,导师指导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暑期社会实践要求导师根据学生自己的选题来进行题目的可操作性指导,重点是发现、分析问题。生产实习中,导师要进行全程跟踪,强调理论应用。毕业论文,导师要从选题、开题、试验设计、试验开展、数据分析、论文撰写、論文修改等全程指导。实践环节中,农学专业还增加了农事操作的内容,学生全程参与播前整地、作物种植管理、成熟收获整个农事操作过程。农学专业的校外实习由原来的“3.5+0.5”(3.5年在学校学习,0.5年在校外实习)改为“3+1”的培养模式,增加了学生在外实习实践时间,让学生能更好地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培养研究思维。
  需求决定方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农学专业课程开始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适用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农学专业系列课程教学新体系,为培养合格的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奠定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