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准备活动在田径运动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准备活动在田径运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协调的指挥能力,以利于各器官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运动器官的工作能力。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座谈讨论法,运用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观点,提高田径运动员成绩,阐述了安排准备活动的几点要素。
  关键词:准备活动;兴奋性;神经系统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8-0210-02
   一、田径运动之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准备活动又称之为“热身运动”,是指运动前为了预防意外伤病而有目的的进行一系列的机体运动,使身体各个系统发生相应的条件反射,为之后的剧烈运动打基础。运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有助于预防意外伤病的发生,调节赛前状态,提高赛场成绩。
  机体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这样的过程既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增强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织的协调指挥能力,使身体各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配合,来提高运动器官的工作能力,防止运动过程中运动伤害的产生,还能用于强健体魄。因此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相关动作和要领,促进机体运动能力的巩固和提高。
  准备活动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之后的运动训练打好基础。因此准备活动是必须的、不可省略的部分。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以便于将身体调节到最佳运动状态。
  二、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活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准备活动对运动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肌肉、韧带、关节的影响。
  1.对肌肉和韧带的影响。由于骨骼肌和肌纤维的粘滞性,增加了肌肉收缩阻力,使肌肉组织不能快速而有效的收缩和放松。准备活动促使机体温度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了肌肉和韧带的代谢功能,降低了骨骼肌和肌纤维的粘滞性,增强了其弹性功能,使得肌肉能快速反射和收缩,也提高了韧带的柔韧性。这样能及时并准确地判断出肢体迅速位移运动,避免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准备活动使体温升高也可使肌肉中的温度升高,扩张了其中的毛细血管,减少外部带来的阻力,增加肌肉的血供应;在较高体温情况下,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会释放更多的氧,增加肌肉的氧供应。比方说,我们在做投弹和障碍训练时一定要重视做好准备活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肩轴软组织拉伤,在通过障碍时,膝关节韧带损伤等。又比如在进行腰、背、颈部负重较大的训练项目前,一定要做好腰、颈部肌肉的准备活动,切实避免腰、颈扭伤的情况出现。
  2.对关节的影响。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如果各个关节内部不能受到及时而有效的刺激,造成关节腔内的润滑液分泌减少,润滑作用不够明显,关节面软骨间的作用力也会随之增大,这时一旦进行剧烈的运动,极易造成关节软骨损伤。另外,关节囊和关节周的韧带粘滞性较大,也易造成撕裂伤。所以充分做好各关节部位的准备活动,对于做关节部位压力较大的训练项目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地预防关节和关节周软组织损伤,可以做这些准备活动:缓慢活动膝关节,适度牵拉跨关节肌肉、韧带等,以上运动会刺激关节腔内润滑液的分泌,增加关节液的润滑作用。
  (二)对内脏系统的作用
  人体的内脏系统主要包括心血管、呼吸、代谢等,内脏系统功能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动员速度缓慢,惰性较大,且远远落后于运动系统的动员能力。当机体进行剧烈而长时间的运动时(如跑马拉松),心血管和呼吸系统运送氧气的能力如果满足不了身体需要,便会出现胸焖、气短、四肢发僵、无力等症状。这就是运动生理学上的“极点”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时千万不可松懈,必须要坚持运动,调整呼气节奏,适当降低运动强度。一段时间之后,这种现象便会消失,身体也会变得舒适起来,这是运动生理学上的“第二次呼吸”现象。准备活动对内脏系统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提高基础代谢率和体温,使体内血液重新分配,加速血液循环,增强心脏输出量和肺通气量,克服内脏系统的“机能惰性”,使心肺机能水平满足身体对氧的需要。
  根据人体运动生物学规律,凡是进行中长跑运动(如3000米或5000米跑),都会出现“极点现象”。因此,在中长跑的训练或比赛前,必须要充分作好准备活动,使机体克服“极点”现象和内脏系统的“机能惰性”,比如在正式进行“十公里越野跑”前,需先进行8—10分钟的慢跑,使心肺机能得到动员。
  (三)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一方面,体育课做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大脑反应速度快,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动作反射时间缩短。另一方面,准备活动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强,还能改善学生的各个肌群,使关节、韧带的柔韧性与灵活性提高,增强身体机能的协调性,减少学生受伤的风险。如在进行“通过400米障碍”练习前,如果没有进行准备活动,学生往往会感到不适应,动作不协调,反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很有可能发生意外受伤。
  (四)对心理调节的作用
  比赛前或训练前,运动员还没有开始锻炼,由于条件反射,它将改变身体器官的功能以适应即将到来的肌肉活动。这种生理变化被称为赛前状态。赛前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过高(过度应激)或过低(无精打采)都对训练和比赛有负面影响。例如,在田赛项目中,运动员过于紧张,造成运动扭曲,影响运动成绩。通过准备力度和时间的变化,运动员可以在训练前或比赛前调整紧张状态,抑制比赛前的过度紧张或倦怠,为顺利训练比赛做好心理準备。
  三、准备活动的几点建议
  1.时间和运动量要适宜。准备活动是为训练或比赛做准备。不可过量也不能过少,如果时间太长,运动太多,则会导致体力过度消耗,提前进入疲劳状态,而影响了训练或比赛效果。如果运动太少就失去了准备活动的意义。我们通常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天气和运动员的情绪等,作为衡量准备活动的基础。如果是冬季,运动量、强度和密度都应该更大;而夏天温度高,体力消耗快,为保护体力准备活动可适当减少,所以要结合各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活动时间。对于那些难度大,要求高的项目,其准备活动的时间要适当加长,准备活动也要遵循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的来进行。而且也要把专门的准备动作放到最后来完成,这样完成整套准备活动后,身体刚刚开始出汗,情绪也被唤醒了,进入运动状态,即达到了准备活动对生理和心理要求。   2.内容选择要有针对性。准备培训或竞争要求。例如,跑步和跳台项目,最好使用下肢活动。对于技巧性要求较高的运动,就需要加入徒手模仿和强化刻板印象的练习,这样肌肉就会对技术动作产生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安排要科学、全面、合理。首先,准备活动要唤醒机体的每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训练突出重点部位。准备活动一定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机体慢慢适应。动作幅度、运动强度和密度、频率高低都要科学合理,要慢慢的从简单到繁琐,由容易到困难,由慢到快,由小到大。准备活动从基础训练开始,然后针对某个动作和部位做专业和重复性记忆性练习,这对调动全身的器官有很大作用,能使神经中枢和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能力更好,也能使全身的韧带、关节、得到活动,减少运动损伤,使机体适应运动状态的需求,为后期较大的运动量做好准备。准备活动也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做相应的调整,使运动员的身体达到良好状态。如果运动员兴奋度低,就可以做一些幅度大的运动来提高肌体兴奋度;如果兴奋度过高,可放慢运动速度,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果身体素质机能水平较好,可以适当减短活动时间;如果相反,要加长热身运动。
  4.注意准备动作新颖、有趣、多样。准备活动要注意变换形式,使动作更加饱满、连贯、有趣、多样,提高趣味性,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如果过于死板或长时间使用一套准备动作,会降低运动员机体的兴奋度,从而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结论
  准备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提高兴奋程度,可以有效克服身体的惰性,还可以使身体各个器官相互配合,促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能做好大量运动的准备,进入最佳运动状态。因此,每位运动员一定要高度重视,运动之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既能防止运动伤害的发生,還能使运动员得到理想的成绩。
  Abstract:preparatory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ck and field sports.Fully prepared activities can increase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overcome the internal organs of inertia,increase the ability of the nervous system of muscle coordination command,to facilitat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organs,improve the work ability of sport organs.This paper,based on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and discussion method,uses the viewpoints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sports psycholog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expatiates several elements of the arrangement and prepar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preparatory activities;excitability;the nervous syste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7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