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计算多样化,培养数学创新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对低年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花费时间及精力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同时还应注意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及理解能力,教师应在计算多样化的教学中注意分类,合理渗透,让学生在条理清晰的思维下进行学习。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思维导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多样化体现的是数学思维的多样化,同样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次要的,培养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致力于计算多样化方法的探索。
  一、分解化计算,体验过程
  数学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学科,完全脱离生活的公式化教学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计算实质的引导,教他们学会用分解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正确率。
  一年级的教学主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入门环节,开始涉及计算是在一年级上册的第八章和第十章,分别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授课过程中,学生们对于纯数字的计算理解上有点困难。于是,我便从数学计算的本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数字的加减实质其实是实物的加减,比如5+3的实质可以看成是5根手指再加上3根手指,然后重新数一下,加起来便是8根手指,即5+3=8。接下来20以内的加法,学生学习起来的问题就更大了。首先,学生的手指一定是不够20根的;其次,在纸上画圆点也很浪费时间。于是我便让学生学习分解,通过凑10帮助计算。比如,面对8+4=?这个问题,就可以把4变成2+2,那么8+4=8+2+2=10+2=12。通过理解计算内核,从而进行分解计算凑10 的学习,学生的解题能力明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只有让学生从内在体会到计算的实质及过程,他们才会真正理解计算的方法,进而正确并熟练掌握计算能力。分解化计算对学生正确率和计算速度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希望引起广大教师的极大注意。
  二、情境化计算,理解算理
  情景化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计算氛围中。通过合理化的引导,学生面对数学的计算不会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可以从中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计算。
  在一年级下册的第四章和第六章,以及二年级上册的第一章,我们由浅入深地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从10,20一下子跳跃到100,学生内心还是有些发怵的。于是我便利用了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他们正确面对难题。在100以内加减法学习的第一小节,计算的内容基本是10的倍数的数字之间以及10的倍数与10以内数字的相加减。面对加法50+20的问题时,我并没有直接教学生进行计算,而是先问他们:“过年的时候,如果妈妈给了你50块钱压岁钱,舅舅给了20块压岁钱,那么你目前一共收到了多少压岁钱呢?”大家很快反应出来为70块钱,那么很明显,50+20=70。对于接下来的减法问题,我让大家自己创设情境,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算理。比如,对于100-7的问题,学生给我的情境为:我拿100块钱,买了一根7块钱的冰激凌,那么我还剩下93块钱,即100-7=93。同学们对情境化的理解和应用都非常熟练,这种方法也帮助他们学到了很多。
  情境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很灵活地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理解计算的机理,提升计算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教师同样要锻炼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
  三、图示化计算,数形结合
  人的大脑对图的理解及活跃度是非常高的,远远超过对数字的集中与注意。同时,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通过图像的表达要比一个个数也要简单很多。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上册的第三章讲表内乘法,由于课程安排问题,我们肯定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但对于枯燥的口诀,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背下来并学会应用,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只能是尽量让学生先学会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然后循序渐进地背诵乘法口诀,最终实现快速计算。对于a×b的问题,首先,可以在纸上画a个点,画b行,最终数一下所有的点便是正确结果了;其次,可以将a×b理解为a个b或是b个a相加的问题,最终把乘法简化为加法进行计算;最后,如果a,b值都比较大的话,通过第一种画图方式会显得过于烦琐,浪费时间的同时还容易数错,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可以简化为横竖分别画a,b条相交线,最终数出交点的个数即为最终正确结果。毫无疑问,直接用乘法口诀解题要迅速得多,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规律及技法来说,乘法口诀的记忆周期还是太长了。通过以上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初期乘法计算问题。
  数形结合的计算方式不仅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数学计算的互通性及内涵,这对他们计算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用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合理运用这种方式。
  技多不压身。不同题目不同阶段也都有其特点,教师一定要根據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讲解。有了正确的言传身教,学生才能在自己的解题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创新思维,从容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0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