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碎片化阅读对高中语文逻辑思维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所处信息量丰富的时代,碎片化阅读难免占据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充分发挥碎片化阅读的益处,培养高中生逻辑思维,语文学习才能更快提升学习效率。本文着重分析了碎片化阅读的特点,结合具体实际案例,阐述如何影响高中时期的语文逻辑。希望通过此文能给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些启迪,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运用上碎片化阅读,培养高中生的思维逻辑,并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高中语文;逻辑
  一、 “碎片化阅读”等含义简析
  碎片化阅读,主要是从被动阅读主体、主动阅读者、客观阅读情景三个方面来说。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在搜索引擎里面输入一个词组,能弹出几十个相关内容的网页,这是信息以及内容的碎片化;高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感兴趣的事情五花八门,这是高中学生在兴趣方面的碎片化;如今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大片的时间都用于课堂,早操、大课间等零星时间段也随身携带着小纸片进行朗读背诵等活动,这即是时间的碎片化。
  不可忽视的是,学生难免会走入一个误区,把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对立起来,认为语文是感性的,数学是理性的,二者格格不入。其实不然,语文同样需要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至关重要的理性思维能力,体现在文学作品里面。逻辑思维参与到了每篇文学作品中,比如高一语文中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在文章中借助细节描写、动作刻画等表达形式或明或暗地告诉读者父爱与母爱的区别,以及表达作者艾·弗罗姆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文学作品在非逻辑外表下的内在逻辑。
  二、 碎片化阅读产生的必然性
  即使一个人从会认字就开始连续不断读书,那就算不吃不喝不休息也读不尽书籍。书海浩浩荡荡,读书人譬如梁文道、罗振宇也不敢自诩已经读完书了。需要注意的是碎片化阅读是众多公众号等自媒体等站在自身考虑角度出发,难免摘取碎片化知识,带给读者的知识较片面。时间紧张,高中生要在学业负重之余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知识及满足自身兴趣。
  时代节奏越来越快,为了不落后,迎赶时代潮流,教育必不可少。为了达到应试教育的要求,老师难免为学生有更高的学习成效,人为将书本中的片段、知识等内容分化为碎片,帮助学生挑选了不错的书籍,但只划取了教师人为判断的重点,学生也只看了这些部分,即前文提到的内容碎片化。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虽然对于完整的知识更为渴求,但高中学生群体因参加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而急于求成,只能接受较为碎片化的信息。现在有个网络流行词叫做“划重点”,是指在考试前夕教师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时对于课本的知识点等进行勾画,这也是人为产生的碎片化阅读。语文学科有其内在的知识体系,这种勾画重点将知识碎片化,割断前因后果,但应试教育制度下,尤其面对高考的独木桥,也是不得不选取。
  三、 碎片化阅读对语文逻辑思维养成的利弊分析
  如果对于碎片化阅读的消极影响避而不谈那肯定过于片面,既然谈及影响,必然要从积极消极两个层面进行说明。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启明灯的任务就是指引,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碎片化阅读对于语文逻辑的积极影响。
  逻辑在本质上人类的抽象思维,是思维的科学,高中生恰恰需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分析、认知客观事物,是理性认知事物的表现。语文中的诗歌、散文、议论文阅读等等,每一句话自有其逻辑,逻辑无处不在。逻辑思维帮助高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参透,在实际运用中也更为灵活。一笔一画组成字,字组词,词造句,句句相连篇章成,这是逻辑的客观存在,不容忽视。为什么要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脑每经过一次思索,就是逻辑的运作成果,思维思索的最终结果是知识记忆的牢固。
  首先我们来谈消极影响,碎片化阅读难免因为碎片的原因而影响原意,譬如举例来说,许多学生作文中热衷于引用爱迪生的这句名言:“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然而这句话的后半句偏偏被一直漏掉,这关键的一句话是:“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只有前半句话,与完整的一句话意思相比大相径庭,学生熟记这前半句并运用自如,只要是努力的话题不由得想到这个案例。显而易见,这句话原本是在论证对于天才是在有条件的承认,即天才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努力,对于天才努力同样必不可少。爱迪生并不否认努力的重要性,但归根结底灵感更是成功的关键。而只有前半句话碎片般的普遍使用,全面否定了灵感,曲解了原意,是不利于逻辑思维养成的。
  即使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对了依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碎片化阅读下,信息更新速度快,而且利于高中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方便高中生在承受学习压力之余最大限度降低他们的时间、经济与脑力成本,以更为便捷的途径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此外,高中生心智尚在发展,以及阅历、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传统经典等文学作品往往敬而遠之,但内心对于了解这些优秀作品并未停止过。碎片化阅读,正是老师等专业人员对于各类经典文学进行择取,对于观点摘要等向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满足高中莘莘学子对知识的渴求。
  正如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高中生也是“一站到底”等电视节目、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的受众,当下流行的小程序如“头脑王者”“大脑风暴”等,恰恰是运用了知识碎片化的特点,创造初衷旨在让用户掌握更多知识,利用碎片化时间锻炼头脑思维能力;而“一站到底”等益智节目,在进行过程中贯穿语文文学、人文地理、生活服务等各类知识,这些碎片化知识之间又有一定逻辑关系。学生在娱乐之际,也能获取碎片化知识点,在快乐中收获知识,逻辑思维得到训练,不失为一种好的思维成长的方式。
  四、 如何运用碎片化阅读促进逻辑思维养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才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理解分析、阐释说明、整理概括、最终升华。学习语文也是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他们无论在思想还是实际学习中都有清晰的逻辑思路。这不仅局限于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从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就能想开去。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作文等都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作文如何构想,采用了哪些例子,是自身学习成果与教师教授的双重体现。语文不是一门死记硬背就能掌握要领的学科,不加思考下读一千遍文章也读不透所要传递的精神。传统的语文教学依赖于阅读及语感,而把逻辑思维应用于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高中生通过碎片化阅读达到了不小数量,但仍缺乏清晰合理的逻辑思维。学习语文并不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这个阶段性任务,而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也真正把语文应用于生活中,促进自身生存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类生存发展必备的,我们可以将逻辑看作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把握逻辑,因循事理,语文学习成绩提高指日可待。
  作文是语文中一大模块,而材料作文成为现在高考作文发展趋势。历年高考作文基本都提供相关或文字或漫画等方式的材料作为考生作文开始,例如2018年高考作文有:我和2035有个约(全国卷I);谈被需要的心态(上海卷);浙江精神与浙江人(浙江卷)。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要教会学生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什么样的作文,学生都要先阅读所给材料,只有真正琢磨明白材料的意思才能切题,这需要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如何联系材料让自己的作文熠熠生辉,这需要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日常学习生活中,碎片化阅读和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有很多类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碎片化阅读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讲解素材还是向学生教授片段知识,一定要审慎抉择。碎片化的知识也保证有一定的完整性,即使是一片碎片,也尽可能保证是相对完整的碎片。逻辑思维养成不在一朝一夕,在碎片化阅读任务的布置,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引,教学活动完成领导学生小组讨论,每个步骤乃至整个过程都在随逻辑循序渐进。学生获取到碎片化知识,需要不断进行反刍性思考和记忆,长此以往方利于逻辑思维养成。教师在进行碎片的筛选时,可以着重选取有代表性的选段、诗词,借而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比如过渡作用或是线索串联,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好奇心是高中生学习的动力来源,碎片化阅读正是学生向著作敲门的催化剂,充分发挥好这瓶催化剂的作用,对于高中语文逻辑思维养成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朱宏.移动互联时代高中语文碎片化阅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2]王泾丞.浅谈碎片化阅读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J].当代教研论丛,2018.
  [3]吴飞飞.高中语文“碎片化”阅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4]王慧勤.“碎片化阅读”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新常态[J].教育视界,2016.
  作者简介:王凌峰,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民族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5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