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素读的理性追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素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理解。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素读,有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师生解读和生本初读感知相结合、课内鉴赏和课外拓展相结合、师生对话和生生互动相结合、课堂演绎和读写训练相结合等,使学生获得属于他们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素读;文本解读;阅读鉴赏;读写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6-0035-02
  素读,原本是一种不刻意追求理解的纯粹的私塾式的阅读方法。现代教学中的素读,是贴近式阅读,通过对话,与文本展开多元互动,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的阅读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素读,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在素读过程中,教师要有兼容融合意识,将师本解读和生本初读相结合、课内鉴赏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师生对话与生生互动相结合、阅读思考和读写训练相结合,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一、师本解读与生本初读相结合
  文本解读有多重途径和方法。教师为学生做作出引导性解读是完全有必要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式的解读是一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学生失去了阅读的主动性,这样的解读是低效的。新课改大背景下,教师应对文本关键内容做重点讲解,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展开主动阅读活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面对教材文本,教师要进行深度研读,为课堂教学设计做好铺垫。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力较为低下,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知,并对文本进行直观性解读,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文本。如,教学《找春天》时,教师先为学生范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当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首先,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哪里能够看出小朋友找到了春天?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怎么理解‘春天在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呢?”同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到相关句子,并结合生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其次,让学生进行朗读和仿写训练。在朗读课文时,教师从语气、语调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在仿写时,教师让学生自选仿写的句子,并进行针对性的仿写训练,使学生理解诗句的表达特点。
  师本解读和生本初读相结合,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彰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展开多重交流活动,将文本阅读学习推向深处,阅读效果也自然体现出来。
  二、课内鉴赏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文本解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彩文段进行鉴赏性阅读,形成鉴赏能力。为提升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小学生缺少基本的甄别意识,因此在课外读物的选择时,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丰富阅读资源,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教师要发挥关键作用。如果有可能,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材料,以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如,教学《一匹出色的马》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阅读,理清基本情节,并要求学生讲述主要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就文本寓意展开讨论,形成共识。一个学生最后说道:“这个故事很简单,却告诉我们一个不简单的道理。教育引导方法有很多,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小妹妹的表现足以说明,爸爸采用了最为正确的教育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内讨论,讲述故事主要情节,帮助学生理顺了文本内容。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使阅读教学走向深入,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师生对话与生生互动相结合
  文本阅读不能走向极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不可取,完全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展开完全自由的阅读也不科学。只有构建师生互动性学习,才能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可以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气氛。为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质疑,提出他们不理解的问题,让教师或者其他学生来解答。在展开生生互动时,教师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任务、要求,使互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真正收到实效。
  让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来回答,这无疑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学习《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时,教师先为学生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提出自己的问题,由教师来回答。学生听说要提出问题给教师来解答,自然有强烈地参与兴趣。经过一番阅读讨论,问题不断涌现。“本文以什么为感情线索?”“这是童话故事,作者介绍了喜鹊妈妈教孩子的经过,一共教了多少件事情?”“这篇童话为大家带来哪些启示呢?”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进行详细的解答,并让学生给出评价。为使学生评价不流于形式,教师在回答问题时,故意露出一些破绽,让学生来纠偏,课堂互動气氛更为热烈。为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还为学生设计同桌问答竞赛游戏,同桌轮流提出问题让对方回答。如果回答错误,要接受象征性惩罚。学生积极响应,生生互动自然形成。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对学生互动情况进行监控和组织,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个性问题,确保课堂互动获得圆满成功。
  围绕文本内容展开互动学习,将文本阅读推向深入。让学生为教师设计问题,这是比较有创意的学法运用。学生都希望通过问题得到老师的肯定,自然会深度发掘文本内容,找到问题设计切入点。教师为学生设置互问游戏活动,学生乐于接受,课堂互动气氛浓厚。不管是生问师答还是生问生答,都具有极强的动力,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对促进学生的文本理解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四、课堂演绎与读写训练相结合
  课堂演绎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立体性解读和展示,使学生获得更为鲜活的认知。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教师让学生结合课堂演绎活动展开读写训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形成自己的阅读认知体系。课堂演绎是立体性素读呈现,读写训练则是平面性素读展示。教师有意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对学生阅读思维的激活会更为突出。
  让学生展开课堂演绎活动,这是最为灵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课堂演绎有特殊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将读写与课堂演绎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展开丰富多元的读写训练,其学习认知就会更为深刻。如,教学《小马过河》一文,教师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课本剧创编演绎活动。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小组组长分配角色,并组织排练,课堂训练顺利展开。为进一步提升阅读学习的品质,教师还为学生设置了读写任务:“《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具有极为鲜明的寓意。通过阅读演绎,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不妨结合自身的生活认知进行归结。”这样,不仅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课堂演绎活动,还使学生对文本进行了个性解读的展示。
  演绎活动和读写训练结合,将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立体化处理,学生从中获得的阅读感知是多元的、鲜活的。学生对课堂演绎有特殊的兴趣,不管作为什么角色出现,他们都能够产生鲜活的学习认知。因为有了演绎作为体验基础,读写训练能顺利展开,其训练效果更为显著。
  文本素读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深受师生青睐,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在素读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以有效提升阅读品质。
  (责编 韦 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3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