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古典园林置石理论下对城市公园置石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置石作为古典园林中最富特点的元素,置石布置的应用手法是关键。本文通过古典园林置石理论中的特置、对置、群置、散置四大布置方式分析了目前广为应用的布置形式,以福州市南公园为具体案例,剖析了置石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形式,得出置石景观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依托性很高,选石应把握比例尺度;选石的种类可因园景的不同而改变;布石时需将道路节点、水体入水排水口进行有机结合,减少人工化的痕迹。其研究结果对城市公园的置石布置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置石;应用手法;城市公园;南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6-0112-03
   一、引言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置石作为造园要素之一,可为园增趣,可供游人观赏,还可唤起人们对崇山峻岭的想象。有园必有山,无山难成园,那么有山则必有石,石已然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1]。《园冶》中也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说法,置石不仅在古典园林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公园中也十分常见和重要。
   二、古典园林置石的特点
   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诗情画意,受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的影响较大,自然山水的造园手法成为主流[2]。而古典园林中的置石选择,会考虑到其不同的造型、色彩、纹理以及质感,塑造风格迥异、且形式多样的假山,将山水画中的“咫尺山林”的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象征比拟的手法是古典造园艺术之精华。
   三、置石的布置方式与应用
   置石是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景观的一种造景手法,并用简单的形式,点缀风景园林空间。置石的布置方式主要有特置、对置、群置、散置四大类,本文对不同的置石布局方式做一定的阐述。
   (一)置石布置方式
   1.特置
   特置,即单块石头或者多块拼合为一个总体的独立性石景。特置石要求其本身构图是完整的,还要求其形态奇特、体量宜大、轮廓线突出、色泽特殊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或具有特殊位置等[3]。一般用于园林入口的障景及对景,亦可用于局部小空间范围的构景中心。特置石几乎在任何一个古典园林中都可以见到,最为著名的则是留园中的冠云峰,它就是作为局部空间构景中心的一个特置石。特置石在城市公园中多用于园景的入口,既起到障景的作用,亦可以园景中心供游人欣赏,在园路、花架、廊的转角处运用也相较广泛,达到三个角度皆可入画,增添置石的观赏性。例如南公园中湖心岛的一处特置石,摆放位置突出,是此空间的构景中心,各角度皆可入景,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对置
   即山石沿参照物或是轴线两侧作对称布置的方式。对置石要求在构图是均衡的,但其在形态、数量上不要求完全一致,而要求形态的呼应,要有平衡的不对称美,石与石的相互呼应是对置中非常注重的一点[4]。在城市公园入口或者主体景观的两侧常会看到对置方式的置石布局,对置石的姿态可挺可卧、可坐可偃。例如在南公园园桥的左右两边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置石,大而疏的置石起到了软化桥边的作用,小而密的置石起着导引的作用。
   3.群置
   即将置石成群的进行布置,在布置时要讲究大小、高度、疏密的不同,这样才能表现出自然和丰富的变化。城市公园中群置石不仅可置于出入口还可作园景中,亦经常作树池基底,在路转折软化景观,路边的沿街景,这些不仅起到指引的游人的作用,还作为点景增添了丰富性。
   4.散置
   又称散点,即将攒三聚五的山石以点置的布置方式进行设计。散置对石的选材要求较低,但组合方式要巧,要有聚有散、有断有续、高低错落的特征。散置的组合在古典园林中较為丰富,按其数量来划分又可分为两置石、三置石、四置石和五置石以及以上四大类。在城市公园中,多用于两个园门、廊间、粉墙前、山坡上、小岛上、水池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5]。
   (二)置石的平面布局及竖向布局
   1.两置石
   平面布局中古典园林中,两置石中较为理想的平面布局手法是相邻不同大小且主次分明的置石呈对角关系排列,相互呼应、对应成趣,可起到增强空间强弱对比的作用。竖向布局中古典园林中两置石注重顾、盼、主、次,且立卧置石对比需明显,有卧无立或有立无卧的竖向布局会使得盼、顾达不到相互交流的目的。除了注重姿态上的要求,在体量的选择上需选择突出的轮廓线的石材,方可使得主次分明、映衬明显。在现代城市公园中,多用于园景的点缀或是园内主景左右的映衬。
   2.多置石
   古典园林中三置石的平面布局手法注重锐角三角形的手法,选石体量的主宾从关系突出,排列疏密程度收放自如。基于古典园林置石理论下,三块石以上的置石不能简单地直线排列需注重聚散成趣的要点,现多用于园路边起引导作用,草坪中点景,若将多置石沿节点进行分布,亦可达到圆凳的功能。在竖向布局中,多置石体量与放置手法与两置石相同,古典园林中的对比手法,强调其置石的丰富变化,立、蹲、卧,但在强调姿态的同时,体量适宜及轮廓突出的石材体态也是同样重要。
   (三)置石在南公园中的应用手法
   1.山石器设、花台
   山石器设:以山石为器设,布置有起伏地形的自然式。花台山石:假山石与植物结合,筑成花池、树池,种植花草树木,不仅营造了不同空间的意境,还为植物生长提供环境。
   南公园内设有两处山石器设,并没有使用较为平整的山石作为石墩、石桌,都是以现有的桌凳直接布置于起伏的地形之中。园路转折处的抬高,不仅提供了道路转折点的休憩作用,并于古树结合成为景观节点,体现字面意义上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这一简单俗语。湖边的山石器设内放置特殊形状的三角梅盆景,白墙前种竹,周围置石与植物的结合将其围合成半封闭的小空间,古典园林中白墙翠竹的手法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显得此小空间内部元素十分丰富。身在此种不仅可以欣赏植物与置石搭配出的小空间景致,还可以观赏庭院的大景。    2.置石与水体
   有园必有水,有水必有石,石与水的组合无论在古典园林中还是现代城市公园中都不罕见,刚柔搭配更是在造景中广泛使用。人们游园时有亲水性,驳岸处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水景的艺术性和安全性。南公园中置石与水景结合的处理,全部采用太湖石,形状较为自由,凹凸有致。位于水中的观赏石,选择了孔隙较多的石材,供游人观赏。在古典园林中,置石与水面有时会产生一定的距离体现层次感与自然感,在南公园中,水泥边界硬化会直观地认为这只是一个水池,而不是“自然形成”的水景,若遮挡住置石与水体的衔接处,再丰富植物的覆盖,则会成为水面和陆地的很好的过渡,高山流水的形式在园内展现的也颇有韵味,水石相依,再搭配植物的衬托,刚柔对比强烈突出水景。
   3.置石与园路
   置石与园路的结合现代城市公园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结合手法,置石沿路边的间断性穿插,不仅组成了园路空间的一部分,也成为园中一景,游人既可以依路寻石,亦可依石或立或坐的观赏园景,但在布局的同时需考虑与园路比例的结合。在南公园中,有两处置石与道路结合时没有因园路的宽窄进行缩放,一处与路结合的置石最宽达1.8m,高达1.2m,路则1.5m,另一处置石最宽达1.3m,高达2.8m,路则1.6m,而这样的空间会给游人带来压抑感。适宜大小的置石与小径相配,加以植物的呼应,则会给人带来的是幽静之感。
   4.置石与植物
   置石与植物的相互结合与衬托,不仅为植物配置增加了精彩部分,也丰富了景观层次感,并对空间的过渡起到一定的作用[6]。南公园中的置石与植物组景,虽不多,但位置选择上人流量高、平面布局上置石均衡、立面上高低错落。根据置石的特点和乡土植物的搭配,选择搭配适宜的不同种类、形态、高低、大小、颜色的植物,创造自然和谐的景观。园中的组景形式分为三种:以石为主体植物为辅的形式,将植物的高矮、株行与置石不同的站立形式结合,使得本来看似僵硬的石材轮廓线条在植物的点缀下更加自然、柔和;以植物为主体置石为辅的形式,用置石衬托树姿的优美,显得富有野趣;在置石凹陷处种植,突出石的灵性也丰富了植物种植方式。园内常见的与置石搭配植物有:紫鸭跖草、山菅兰、杜鹃、沿阶草、萼距花、构树、三角梅、金叶女贞、芭蕉,色彩丰富,自然随意。
   5.置石作假山
   大量的置石堆叠在一起,形成类似山体的景观,适宜的体量能体现出更为自然的特色。园内小假山山势并不陡峭,此假山中设置问梅亭,游人可以穿行其中,增添了趣味性。园内大假山上设有园亭,园亭在置石的包围中显得突出,置石达到阻隔视线、分离景观的作用,起到装饰点缀的同时,增加了景深,使观景休憩的游人不枯燥,园内两座假山的结合也丰富了园内景观层次。
   四、置石在目前城市公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置石景观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依托性是很高的,两者之间的对比强度也是十分注重的,故选石时应把握好比例尺度,与环境需协调,在宽阔的空间可设有中、大体量石材,但在小空间中,否则会给人带来压抑感。选择大体量石材时应多考虑石态,如瘦透漏皱的特点会使得整体造园更有精巧感。
   (2)选石的种类可因园景的改变而稍有变化,一座园内若全部使用的相同石材会造成一定的审美疲劳,可选择少量造型、质地、纹理、颜色较突出的石材,作为公园中心观赏点,这样既可以协调周边环境,又可以突出置石的精妙之處。
   (3)布石并不代表大量石材的简单堆叠,数量多并不代表美感好,生拼硬凑的置石不具有自然活力。路边、水面、休闲空间的布石时需把道路节点、水体入水排水口有机结合,减少人工化的痕迹。
   五、结语
   城市旧公园的改造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于具有古典园林特色的遗存公园,我们应根据其历史背景和现代需求进行结合设计。置石作为古典以及现代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需要经过仔细推敲选石、布局、组合才能创造出各种独具特色的景观,为公园注入更鲜活的元素。
  参考文献:
  〔1〕张敏莉.中国古典园林掇山置石手法及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2〕姚琳.中国传统园林天人合一之人与自然和谐交融[D].东北林业大学,2011.
  〔3〕陈雯婷.中国古典园林掇山置石艺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
  〔4〕李玉芳.浅析福州古典园林艺术风格[J].福建林业科技,2006,(04):230-233.
  〔5〕申东凡.景石在园林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2005,32(03):50.
  〔6〕罗金芳.长沙市城市公园石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收稿日期:2019-04-09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18/KRC16006A”;福建省科技重点计划项目(2008F0002);福建省林业推广项目(K8517202A)
  通讯作者:吴小刚(1965-),男,汉族,福建建阳人,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Abstract: A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element in classical gardens, the application of stone placement is the ke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idely used layouts through the four layouts of the classical garden stone placement theory, such as special, opposite, group and scattered. Taking Fuzhou South Park as a specific case, the stone is analyzed in the city park.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form, the mutual dependence of the stone-setting landscape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very high. The selection of ston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cale; the type of stone selection can be changed by the landscape; the stone node and the water body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water outlet. Combine and reduce the traces of artificializ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ll guide the placement of stone in urban parks.
  Keywords: Traditional Garden; Rock Arrangement; Application Methods; Urban Park; Fuzhou South Park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20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