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学理论本科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經济学理论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总结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课程设置、内容架构和教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式组织与实施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经济学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3-0135-02
  一、引言
  经济学因为一直注重通过建立方法论体系实现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化解释,所以其包含的基本理论框架、方法论体系、技术方法已经被经管学科外的众多社会科学和理工学科借鉴。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个普遍趋势是社会学科特别是依赖于一般的社会知识积累的理论课程对学生或受教育者的基本的社会知识积累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受教育者的数理基础和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对整个理论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目前高校经济学本科阶段的理论课程设置出发,并以部分高校为例分析本科经济学理论课程设置与教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进的具体方法措施。
  二、经济学理论本科阶段课程建设与教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1.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经济学的真正兴起得益于数学方法的发展,因而,经济学发展到现在,无论哪个分支学科,现在无一不在借助数理和计量经济分析工具。虽然,国内目前也有对经济学数理化趋势的一些反思,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数据化程度越来越高,数量分析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社会研究领域还是行业应用领域都越来越离不开数据和数量分析了。
  2.经济学课程知识内容基本稳定。经济学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经济学内容体系的发展日趋成熟。仅就不超过本科阶段的经济学教育而言,经济学理论按研究对象一般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自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第一版为1890年)之后就基本稳定,之后的发展只是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新的应用工具,比较典型的是市场失灵理论和博弈论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主要是在二战之后,由于宏观经济分析门派林立,观点不一,在课程设置上不同的院校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但本科基础阶段的核心内容也相对稳定。
  3.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日趋完善。经济学按照研究对象和视角一般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按照难度和教育对象不同又分为初、中、高级的微观、宏观经济学。一般来说本科阶段的教育主要以初级的经济学原理为主,主要涉及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经济现象的分析和逻辑推演为主,数理应用方法主要为基本的微积分等,这些在前续的高等数学课程中讲授过。中级、高级的经济理论则以数理模型为主,但内容体系与初级没有太大的差异。
  三、课程建设与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以理性和竞争为基本假设条件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理论一直强调其自成一体的自洽逻辑,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知识点、逻辑框架和理论应用三者有机结合,形成解释和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这也是好的教学绩效的根本体现,这也引发了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教学困境。
  1.课程知识体系与逻辑架构的建立。如前文所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内容构成基本稳定,对于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大一、大二学生来说,经济学基本是完全陌生的概念(国内高中阶段不开设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不仅分析方法是全新的,其内含的分析逻辑也基本没有接触过,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年龄大多在十八岁左右的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知比较少。因而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不仅是学生对某个具体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整个的经济学的基本分析逻辑的理解。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相对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历经长时期发展,逐渐构建起了自身用于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严谨的逻辑体系。
  2.理论知识的社会物化认知与教学方式的匹配。经济学理论的好的教学效果更多体现在受教育者对经济社会现象的认知方式的变化上,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人类认识、理解经济社会现象的具体方式,而经济学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准就是判断这种分析方式是不是真正能够影响到受众者(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的程度。这里不是强调经济学方法在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方面的唯一性或者重要性,而只是从经济学教育目的的视角来看,至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该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对经济现象认识能力的基本积累和总结,在动态发展的社会过程中,间接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快速提升其认知能力的基本途径。
  3.课程知识体系及教学过程更好与社会现象的解释能力的紧密关联。经济学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学科,也是分析工具,其分析对象直接来自现实。而现实中,一个现象的结果受各种因素影响。而理论又是通过众多假设将一些次要的、当时不太关注的因素先省略掉,重点研究关注的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探求经济社会现象的一般性规律。因而,要用一个一般性的经济理论去解释一个具体现象时,很可能会出现理论与现实相冲突的情形,进而有可能引致一些“经济学无用论”的批评。所以“其他条件不变”这句话无论在讲课过程中,还是在具体的事例分析过程中每每都会提到。在教师的理论讲授阶段,也就是从众多事例中如何抽象出一般性的趋势过程,更多强调注重最核心的变量。而学生在进行实例分析时,一方面教师提供的例子要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一定提醒学生注意假设条件的变化。
  四、经济学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
  经管类本科专业目前多以培养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甚至素质结构中都强调了经济、管理等分析逻辑与方法的重要性。在课程建设、教学组织以及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在结合课程特点及受教育者的具体特征,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因时施教,真正使学生能够具备理性思维和分析的技术能力。   1.建立分階段分层次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如前所述,本科教育阶段将经济学理论课分阶段、分层次设置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大趋势,目前国内外众多院校的经管类专业开始对本科的经济学课程分两阶段设置,这样设置一是增加了课程的总学时,二是整体上提升了经济学教学的深度,分阶段设置课程已经成为基本趋势。
  2.细化数量分析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现。经济学理论的表述有数理、图表、文字等多种实现方式,每种方式各有优缺,图表简洁直观,但能够提供的信息有限;数理简单逻辑性强,但需要一定的数理基础;文字表达的信息最为完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尤其是初学者。在这几种方式中,就能力培养和真正能够理解、接受而言,数理其实是最简便的方式。当然,更好的数理基础对快速的接受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够提供帮助,通过教学实践中的长期了解,我们也发现学生并不是普遍的、与生俱来的排斥数理方法,更多的是对过程推导的抵触,但是对模型的结论、推导结果的现实解释又表现出兴趣。因而,在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借助逆向推理的方式;另一个方式是在讲课过程中多次重复强化用数理符号来表示经济变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慢慢接受这种表述习惯。
  3.持续改进课程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众多研究已经发现,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有非常显著的作用,Weisman(2012)通过设计的场景演示法发现,如果能够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那么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会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改善。Asarta等(2017)对相关的经济学教学研究文献的评述也总结了通过改进教学方式能够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些新研究,总体上,好的话题(与教学内容相关)、更为灵活设计的作业练习、一些具体的项目式作业等都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经济学作为从理性视角分析人类基本行为的学科和课程在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总结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课程设置、内容架构和教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部分国内外高校本科阶段现有经济学课程及教学的一些具体情况,着重分析了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式组织与实施的具体举措。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Weisman,D.L.,An essay o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teaching.The American Economist,2012,57(1)111-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0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