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媒体技术》课程持续改进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结合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针对《多媒体技术》课程就持续改进教学模式进行一些探讨,从完善教学大纲到课堂教学环节、课程考核环节、持续改进环节等逐一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改革建议,目的是能更好地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263-0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1,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3]主要是: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Outcome-based);强调合格评价与质量持续改进。因此,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我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了认证申请,并完成了专家进校考察环节。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下,结合课程持续改进模式,重点探讨本专业《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促成该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由于实践中涉及的应用软件数量多,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4]。本文将结合本校本科生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提出对《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方案。
  一、《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教学内容上来讲,首先,该课程包括多媒体数据压缩、多媒体硬件环境、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理论部分和采用相关软件分别对音频、图像、视频、动画及其综合处理的实践部分,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抽象,且采用的软件较多,实践操作课又比较少,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面掌握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而逐渐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其次,如果学生的前期课程知识体系不全面的话,也难以把知识点宽泛的理论部分串联起来,学习难度较大。
  2.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来看,部分教学内容存在陈旧现象,与工程实际脱节,又由于教材内容更新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不能让教学内容及时得到更新。之前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指出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也没有对教学目标达成途径的描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指导。
  3.从备课和授课角度来说,由于该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简单示例的学习和理解上,且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以讲授方式为主,学生被动地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部分学生不感兴趣,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死板,师生互动效果不太好。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很少关心学生真正学到多少知识,尤其在教学环节,缺少较好的过程评价和反馈机制,未能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情况。同时,备课环节未能真正做到课程组集体备课,相关课程之间也未能做到知识体系结构的串联,存在各自为营的状况,难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如果教师备课内容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从教学评价方面来说,教学评价手段单一,要么采用考试方式,要么采用完成综合设计的大作业考查方式。如采用考试方式,学生可能更多地关注书本上的知识,甚至靠突击记忆获得高分,达不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如果采用递交综合设计及设计报告的考查方式,许多学生可能会应付,部分学生参考网上资源,甚至出现不正确引用等现象,完成质量不高,失去真正的考查意义,且不能较好地促成教学目标达成。
  此外,无论是考试还是考查,命题与指标点未能充分对应,难以充分评估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课后作业及课程实验环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未能明确作业与指标点的严格对应关系,甚至起不到对毕业要求支撑的作用等,从而失去对教学目标达成的考核价值,即缺乏合理性的评价及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从自身课堂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探讨如何对《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促成该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多媒体技术》持续改进教学模式改革
  (一)完善课程大纲
  在充分学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写入课程實施大纲,尤其是课程教学内容要能与毕业要求中的指标点相对应。本专业在制定《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时,按照工程教育成果导向的原则制定了合适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大纲中明确了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并给出教学目标的达成途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等。有了科学的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环节的参考,势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成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二)教学环节改革
  有了教学大纲的指导,在课堂教学环节,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指标点,详细告知学生课程学习细节和课程期望,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和要达成的要求,这样能够消除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疑惑和猜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愿望。然后按照目标达成途径设计教学环节,尤其是在问题设计上,要能与指标点相吻合,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观点等,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效率,促成教学目标达成。
  (三)完善考核机制
  对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是工程教育认证中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决定后期能否有效支撑持续改进教学工作。针对《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本校主要是采用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平时考查主要包含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和实验环节,期末考查主要以完成综合设计的方式。
  (四)课程持续改进
  课程持续改进环节主要分学期内的课堂改进和学期末针对下一轮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课内的持续改进工作主要依据课堂和课后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结合本校教学督导随堂听课反馈的意见,及时发现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进以促成各阶段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校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与教学目标严格对应的学生平时考核记录和阶段性目标达成情况分析及持续改进的记录文档,有效提高了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
  最终,在期末考查环节结束后,教师依据平时和期末考查及分析记录表,分析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和对应指标点的达成情况,找出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列入持续改进计划,并针对具体问题,由课程组教师集体讨论,给出下一轮教学中的改进方案,同时针对教学大纲中各个教学目标的达成途径进行讨论分析,做适当改进和完善工作。
  三、结论
  本文结合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结合《多媒体技术》课程,就持续改进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从完善教学大纲到课堂教学环节、课程考核环节、持续改进环节等逐一进行分析,给出一些教学改革和建议,目的是能够更好地促成教学过程中指标点的达成,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关于《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上还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相关教学研究人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鉴新.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6):216-217.
  [2]宋莹,吕永军,张丽萍.工程教育认证框架下课程实施大纲的制定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7):67-68.
  [3]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4]任昌荣.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8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