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证融通”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试点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实现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这一建设目标,本文提出把“双证融通”的教学模式应用在焊接教学中,论证“双证融通”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试点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大纲、改革教学方法等方式进行,旨在为应用型本科试点焊接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证融通;应用型本科;焊接;试点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193-02
  一、“双证融通”应用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目标[1],上海市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先行者,将“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项目,通过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着力构建职业教育特征鲜明、行业认可度高、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全面促进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现代化建设。2017年2月,上海电机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被上海市确立为第三批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试点[2]。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培养目标是为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提供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本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的是有真材实学的焊接工程师,毕业生不但需要掌握焊接相关专业知识、扎实的焊接基础理论,还需具备较强的焊接岗位能力和一定的职业素养。应用型本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对职业能力应用要求较高的专业,四年的本科教育中,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将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实际应用相结合,成为具有较强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未来焊接工程师变得尤为重要。实施“双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应用型本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二、应用型本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双证融通”概念
  应用型本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双证融通”教学模式是将本科学历证书和焊接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内涵衔接与对应,将本科焊接专业课程内容与焊接职业标准相衔接,焊接专业教学内容应符合焊接(行业、企业)岗位人才标准要求,以满足岗位(群)对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以职业操作标准为导向,以岗位能力提升为中心的“一教双证”人才培养模式[3]。
  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认证标准定位较高,比较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IWE是ISO14731标准(等同于欧洲标准EN719)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可以负责结构设计、生产管理、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参照焊工国家职业标准以及IWE认证中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要求,在培养过程中实现职业标准,把IWE证书考试内容引入到教学大纲中,根据IWE证书考试内容引导教学,以获得焊接职业资格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双证融通”教学模式在焊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修订培养方案。根据“双证融通”教学模式,在制定课程标准时既要综合考虑焊接专业毕业要求,又要结合焊接职业能力要求。以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作任务为主线,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进行逐条分解,构建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二维矩阵,建立课程与毕业要求对照表;其次对焊接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到工作所需的知识点、技能点、素质点,确定相应的职业能力,建立课程与职业能力对照表;再建立职业能力与毕业要求二维矩阵,对相应的支撑课程进行整合归并,最后形成以典型焊接结构设计制造、焊接冶金分析与工艺设计、焊接生产与管理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制定体现“双证融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修订课程大纲。专业课程对培养目标有不同的贡献度,有的课程贡献度非常强,有的几乎没有贡献度。通过焊接主干课程对课程目标支撑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根据IWE证书考试内容引导教学,把IWE证书考试内容引入到教学大纲中。其中IWE理论培训教程由基础理论部分和主课程两部分构成,基础理论部分是焊接工艺与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主课程是《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课程[4]。课程内容根据职业要求、毕业要求及时删减知识点,保证学生平时学习的内容与考试大纲相一致,达到国家对焊接专业教育的要求,又能保证学生切实掌握焊接职业资格所需焊接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派骨干专业教师调研相关企业和国外进修,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实施“双证融通”的重要意义,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實验教学,重视教学过程考核,专业课中渗透德育思政。例如,采用课堂授课、课后习题和答疑为主要教学方式,将板书与PPT和电视录像片等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对焊接是个动态非平衡过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经常组织学生观看焊接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趋势的电教片,扩大学生知识面,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根据学科前沿研究进展,安排学科前沿专题资料阅读,使学生了解材料成形工艺的最新发展方向。通过网下自学和远程实时辅导答疑相结合,进行网络互动式的答疑,教材、课件和辅导性资料可通过网络供全体学员共享。教师通过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
  四、结论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以职业标准为导向,开展课程和教学体系、内容改革,注重知识、技能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及教育教学动态实施[5]。通过“双证融通”的探索和实践,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焊接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大纲、改革教学方法等方式进行,实施“双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应用型本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聪.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50):23-24.
  [2]陈云霞,陆斌锋,徐孟嘉,郭彦兵.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49):136-137.
  [3]解为.航空服务专业学历、职业资格“双证”融通教学及考核模式构造[J].科教导刊,2016,(21):97-98.
  [4]钱强.国际焊接工程师(IWE)培训及资格认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焊接,2008,(11):61-64.
  [5]夏敏燕,张新月,杨晓扬.基于能力本位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设计,2018,(3):62-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