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预设·激发·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学生基于学习运动技能的平台,是安排在室外进行课堂教学的课程。室外的体育课堂,活动的空间很大,对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上增加了一些难度,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意料不到的生成性资源。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对这些生成性资源能够科学、及时地利用并进行有效教学,那就能体现出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度理解和优异课堂掌控能力,更能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利用;创新
   一、通过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提升生成性教学质量
   教育家杜威说过:每一位老师要带着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走向课堂。在现实中,一位优秀教师通过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所设计的教案,通常比较合理和新颖,这是一种教学能力突出的体现,另外,教案如果设计得好,必然可以引领出一节好课,也会有良好的生成性资源,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是后蹬用力,有明显的腾空动作;难点是手撑体操垫,短暂的支撑过程。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保护与帮助等,让学生由易而难,逐步提高练习难度。通过这样精心的预设,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前滚翻的技术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有效利用体育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活动空间大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理解掌握能力的差异,练习时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假如教师没注意细节,可能会失去这些偶然发生的生成资源。因此,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观察、倾听,随时关注突发的事件,并且把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调整原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构建动态的课堂。
   (一)利用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形成新的教学资源
   体育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身体素质、领悟能力等差异,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练习动作。而这些错误动作是直接反映学生真实练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面对个问题,教师能及时发现、捕捉并提炼成新的学习资源时,会大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教学中,由于个别同学在传球时经常双手持球过头,做出了掷实心球的动作,让我有感而发。进行《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学时,如果用篮球代替实心球,可能会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和发力方法。于是,在之后的掷实心球教学中就采用了这个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偶发事件中形成新的教学资源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偶发性的事件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学中时常会碰到一些偶发事件,如果教师注意留意这些偶发事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前滚翻》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尝试滚翻时,由于学生没有低头含胸,在前滚翻时前额顶住了体操垫,没滚过去,有些还是出现了分腿的现象,成功的同学屈指可数。突然,我发现有一个学生由于红领巾影响到练习,他把红领巾夹在下巴下再前滚翻,结果很顺利地翻过去。在体育教学中用红领巾作为辅助器材来辅助学生的动作练习,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但在当时这种特殊情况下,能急中生智,生成教学资源,却能解决教学的难点,可见教师要善于观察与判断,抓住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及时引领我们的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三)在创新拓展中形成新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创新是指以创新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主动创新,又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的创新表现,准确把握创新点及其价值,进行积极有效的引领,充分发挥创新点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穿越障碍》一课中,我利用体操垫设计出几种有关跑、跳、绕、爬相结合的游戏方法,并要求四组学生分别设计相关的练习项目。于是各组设计了接力跑、跳跃障碍物、绕桩、爬地道等。然后,各组自己练习。当第四组练习钻“地道”时,其他组的同学们的眼神都被吸引了,为他们鼓掌。于是,我及时组织学生都练习钻“地道”。然后再整合四种练习项目进行比赛,要求在30米的距离内完成这四个项目,用时最少的一组,就是优胜者。通过这种游戏,本节课的穿越障碍的教学目标,就能很圆满地完成。
   三、课后反思,记录、积累生成性的教学资源
   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包括组织调动和各种练习过程,在课堂上,总会有些方面做得较好,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效果,课后及时把这些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反思为什么这次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得比较理想?这次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有什么特点?这节课学生的练习热情为什么这么高漲?分组学习时学生为什么如此活跃等等,相信这些都将为下一次的资源生成做准备,也必将变成又一次的预设,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友超.论教师实践智慧[J].教育研究,2008(9).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7(10).
   [3]朱嘉颖,林智中.从变革能量看解决研究性学习核心争议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5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