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那些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浓厚,数学素质发展较快快。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从间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活数学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出各种各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之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选取现实生活中生动形象的情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其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如“点A在直线l上”,刚接触几何的学生容易理解为“点A在直线l的上方”,为此可联想到“一个小朋友在公路上”,从而弄清“上”的含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拨动思维之弦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能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因此,创设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出示一幅动画:一个人不慎掉入河中,几条鳄鱼正向他游来。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他应该怎樣脱险呢?”学生思考回答出:“垂直往河边游”。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点和线之间垂线段最短,也了解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二、以人文知识,激学生之情
  将数学的人文知识、探究历程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效融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及民族自豪感。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证明”时,教材介绍了我国古人赵爽对《周髀算经》做了深入研究之后,给出的“赵爽弦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此加以介绍,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和祖先的伟大成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教材介绍了“杨辉三角”的有关史料,能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到探索的不易及先人的聪明才智,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向祖先学习的斗志。
  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文化特性,让学生切实领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从心里真正喜欢上数学。学生在由古至今、由中及外的数学发展史中,能够感受到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懈追求,能够培养其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利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科的枯燥无味、陌生无趣。多媒体的应用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它可以呈现出丰富的背景、多变的字体、生动的动画,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具有几何特征的著名的建筑物,如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等,这个操作可以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在头脑中直观地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
  四、还“教”于“学”,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做知识的探索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应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各抒己见、学习和发展。
  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能够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使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气氛,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能够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法”时,通过小组合作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能够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间的共同进步。
  五、创造成功机遇,加强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上进,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予以鼓励,使他们有成就感。如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分层作业尤为重要,教师应为不同层级的学生留不同层级的作业,让每名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为持久,使课堂教学效率随之提高,数学教学过程就会成为魅力无限的知识传授过程,使学生流连其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席玉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初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78-80
  【作者简介】
  王艳,女;汉族;1989年7.12出生;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现任职于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沙岭学校;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2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