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慢教育”视角谈初中物理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快节奏的课堂教学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快”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慢教育”能够缓解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对所学新知仔细回味,从而深化理解,内化认知。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慢教育”实施策略谈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慢教育;实施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实践证明,“慢教育”对学生理解和认知物理知识,促进学生深度融合运用所学新知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有了动脑思考、分析的过程,可以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构建富有实效的物理课堂。
  一、 “慢”中纠错,提升辨析能力
  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而物理知识抽象、难懂,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并予以及时的纠正,在纠错的过程中,教师应放慢教学步伐,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分析、寻找各个错误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掌握知识的本质。
  如在教学初中物理《压强》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教师给学生布置的练习题目是:在面积为S的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铝块。已知铝块的密度为ρ,试求该铝块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多大。学生看到题目后,迅速进入到计算中,在巡视中,教师发现了学生对压强定义式的理解存在问题,立即放慢教学步伐,组织学生进行纠错活动。教师挑选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把做题过程展示在黑板上,其中一个学生在计算压强时是用重力除以桌面的面积S,另一个学生先根据铝块的质量和密度计算出了铝块与桌面接触的面积,然后再用重力除以这个面积得到了压强。教师让学生仔细对比压强的定义式,对两个学生给出评价,并让学生说清楚错误出在了哪里,是因为什么原因出现的错误。在逐一回答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对压强的定义式也有了深入的认知,从而避免了类似的错误再次出现。
  教师在学生的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放慢教学步伐,把学生所犯的错误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重新思考,纠正错误认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
  二、 “慢”中行动,培养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都很重视。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靠“嘴”把实验“说”给学生听,学生听过了就算是学过了,实际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并不能领悟实验的真谛,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适当地放慢教学节奏,为学生创造参与实验探究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构建富有实效的物理课堂。
  如在教学初中物理《浮力》时,教师就加入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只是教师设计的实验与以前有两点不同:其一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实验器材并不是实验室中的规范器材,而是教师在课下寻找的学生身边的物品;其二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进行实验演示,而是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确定、操作实施、寻找结论。当学生看到教师准备的深口盆、带盖的一大一小两个可乐瓶子后,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纷纷动脑思考实验的方案以及实验操作步骤,再加上学生的日常经验,学生很快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只见学生把盆子中装满了水,然后把可乐瓶子压到水中,学生边操作边体验着,并做好了实验记录——瓶子被压得越深,需要的力就越大;在两手同时把一大一小两个瓶子向水深处压的过程中,两只手的感受是不同的,拿大瓶子的手更费力些。学生再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然后给出了浮力会与哪些物理量有关的结论,最后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慢节奏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教师在课堂中,放慢了实验教学的步骤,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还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三、 “慢”中示弱,提升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知识“倾囊相授”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听讲。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课堂教学效果很差。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初中物理“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时,教师就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并把自己的问题暴露在了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成功地激发了起来。教师利用一块木板把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2节干电池固定好。用导线把小灯泡与电压表先并联接上,然后把电流表、滑动变阻器、2节干电池、电键、并联后的电路依次串联接好。教师高高地举起了木板,让学生见证当电键闭合时的情形。学生都很积极地看着教师的一举一动,只见教师把电键闭合后,小灯泡特别亮而且电压表的指针指示的是3 V,教师赶忙把电键断开了,教师向学生露出一脸的茫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一看教师表现出的无奈,自然会产生寻找解决方法的积极性,学生便会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分析,有学生就提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放置有问题,有其他学生也抢着说:本应该在实验之前把滑片放在阻值最大位置处,根据电压表的示数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了阻值最小的位置了……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把问题解决了,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教师趁机对学生进行了表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慢节奏,向学生“寻求帮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有助于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慢”教育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搭建参与课堂教学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主体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学生的綜合素养,发展学生的自主潜能,从而构建实效课堂。
  作者简介:
  黄征,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