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板书的创新设计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各地小学已经开始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挤压了板书的使用空间。基于对信息技术教学中板书使用现状的分析,本文明确指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板书使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板书的创新设计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板书的设计和使用进行合理指导。
  關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板书;小学教育
  一、 引言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学模式需要能够满足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以实现更好的教育。而传统板书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学时,板书已被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摒弃,但是板书能够通过体系描绘以及文字书写的方式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程度,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板书需要被充分重视。
  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板书使用现状
  (一) 教师过于依赖幻灯片
  由于小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图片要求较高,传统板书在图片展示方面不具备优势,相反,幻灯片能够很好地进行各类图片的放映和展示,并且授课过程中幻灯片大大减小了教师的劳动量,所以很多教师完全摒弃传统板书,单纯使用幻灯片教学。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将各种概念和知识构架都体现在幻灯片中,授课过程只是对幻灯片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但是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了解和记忆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近年来这种教学方式应用越来越普遍,并有向其余学科发展的势头,降低授课效果。
  (二) 不注重板书书写
  小学生相较于其余阶段的学生,由于对汉字认识不全,所以对书写提出了很高要求,教师在快速书写时会使一些字体发生连接重叠等现象,这些行为将会对学生的理解过程造成影响,所以教师需要保证板书字体的工整。
  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信息技术授课教师未能认识到这一点,使用平时的书写习惯进行板书书写,造成字迹不清晰,甚至采用草书书写模式,让学生无法有效理解书写内容。同时由于小学时期学生的书写习惯受教师影响较大,潦草的书写习惯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三) 板书排版没有固定思路
  由于各类多媒体设备已经广泛使用在了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导致很多教师疏于板书版面和书写方面的练习,让教师在进行板书书写过程中没有固定思路,并对已写的内容随意涂改。
  而且很多教师认为板书的作用只是体现重点知识,会在进行板书书写过程中采用分条列举的方式将重点知识进行表达,并在学生未能对知识进行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对知识点进行擦除,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一些教师在进行板书书写过程中,不注重版面设计,造成知识点体系的分散,影响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四) 板书书写模式单一
  小学生对色彩敏感度较高,并且会被各种不同的色彩吸引,所以将重点知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书写,授课效果会更好,但是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未注意这一点,板书只采用白粉笔书写,无法突出重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并且只采用这种单一模式进行板书书写,当字迹较多时,不但会使学生发生混乱,教师自身也不易在整面板书中找到需要讲解的重点知识,极大影响授课效率和授课效果。同时书写模式单一还包括教师只进行文字书写,板书中不涉及各种流程图、体系图的绘制,无法加深学生印象。
  三、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板书的创新设计
  (一) 幻灯片与板书结合
  在进行授课过程中,由于板书存在一些短板,为实现更好的授课效果,可以采用“板书+幻灯片”的模式进行授课,为了能够充分加深学生对各类知识点的印象,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授课过程中,应以板书为主,幻灯片只是进行图片展示和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例如,为了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上课时,可以先采用幻灯片进行相关图片的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之后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使用板书对重点知识进行书写,以及使用板书对一些流程图和体系图进行描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一些知识点较为复杂,相关流程图绘制困难,为节省时间以及达到更好的讲述效果,可以采用幻灯片进行图片展示,教师在该过程中对这些图片进行充分讲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 练习板书书写
  一些教师由于过于依赖幻灯片授课,导致其板书书写较为潦草,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所以教师需要对板书书法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向其他科目教师请教,对板书书法有理论上的了解,再通过大量练习达到教学要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板书书写与硬笔书写存在很大不同,教师不能自恃硬笔书法不错就疏于对板书书法的练习,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板书书法练习时,可以对照字帖进行练习,为了能够快速达到教学要求,对于硬笔书法较为一般的教师而言,可以直接对照字帖进行板书练习。
  (三) 设计板书框架
  合理的板书框架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自主建设知识体系,并且也能够让教师更容易在板书中对单一知识点进行提取和讲解,提高授课效率,所以教师需要对板书框架进行合理设计。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向其余教师进行学习,先向这些科目教师请教板书设计架构的规则和技巧,有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后独立进行板书框架设计,并邀请其余科目教师提出建议,然后在自身没有课程安排时,参与其余科目教师的课堂,观察板书书写和板书架构过程,对自己的板书框架进行反思和融合,最后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不同板书框架的建立,对各种框架做到烂熟于心,让上课过程的板书框架构建更加合理。
  (四) 使用不同颜色粉笔
  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板书中除了要进行必要文字的书写,还要对一些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整个版面较为繁杂,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印象,需要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对重点知识进行标注和表达,以满足学生对色彩的需求,同时为了体现知识点的重要层次,还要对这些不同重要性的知识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书写。   例如,教师在进行知识体系流程图进行绘制时,可以采用黄色粉笔进行绘制,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就能初步加深印象,而在重点知识点书写过程中,采用其余颜色的粉笔。为保证颜色使用的合理性,教师可以对不同颜色对人潜意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解,并将其应用在课堂中,需要注意的是,为防止颜色对学生的记忆产生干扰,板书书写过程中颜色使用数量不能超过四种。
  (五) 板书融合其他科目知识
  由于信息技术较为抽象,且对思维逻辑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所以教师可以与小学教育中的其他学科核心思想进行融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采用小学数学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本,对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有大致了解,将各种知识点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充分地了解知识点内涵后,还能对逻辑思维能力进行理解和锻炼,对学生形成深远影响。
  (六) 板书与现实事物联系
  小学生思维丰富,想象力充足,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实现更好地授课,但是这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教师能够将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模型化,其中体系图和流程图就是具体化、模型化的体现。
  所以教师需要注意这些图片的绘制,要保证这些图片能够与现实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教师需要保证各类流程图和知识点模型是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具体事物,这种方式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各领域知识的理解,对学生形成深远影响。
  四、 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板书的使用,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进行板书的合理使用,可以通过板书书法练习、采用不同颜色粉笔以及知识体系图绘制等方式达成目的,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学习。
  参考文献:
  [1]邱耀.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板书的创新设计[J].中小学电教,2012(5):50-53.
  [2]王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3]于丹.巧用多媒體辅助教学 放飞课改的翅膀[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0):196.
  作者简介:
  吕芳,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