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广泛的使用在课堂中,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也越来越重视。教师要改变课堂上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形式般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研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什么呢?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的方式去学习,通过学生互动,促进学生互相取长补短,以小组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学生间去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退队意识。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有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本文下面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说说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一、教师转换角色。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学习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属于被动的,是在课堂上是听课的人;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纪律,教师出题目让学生回答。而在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方法,研究学习知识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变为指导和参与的关系,让学生作为真正的课堂主体,让教师从组织和引导的方向参与教学。
  (一)组织者
  教师在课堂中主要分设小组并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合理的分组,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基础和认知水平等,让每个组都根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的原则去分组。小组合作学习通常由优秀生、中等生、差等生组成,组内水平有高有低,可以促进优等生带动差等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推动学习速度;组间水平相当则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保障。
  (二)指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教师设立完就让学生自身去讨论,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生活经历和年龄的局限性,需要教师适当的指导和参与,这样才能推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进程,小组合作学习才不会在课堂中只是形式感。刚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做,小组的研究会偏离方向或者遇到瓶颈,教师及时的指导会为学生指明方向,让小组讨论能顺利进行。
  (三)评价者
  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教师的最后结论评论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合适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评价的不合适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信心。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一个人成功并不能代表小组的成功,只有共同努力才可以达到胜利。
  二、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中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才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让教学效果更好。教师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征,去围绕课本知识设计问题,营造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学生就会自主的去求知、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课知识时,我让各个小组出几个一元二次方程,去计算根与根的和与根与根的积,讓小组比比看,哪个组算得快且正确。经过一番比较后,发现学生们都差不多,这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方法不用计算就可以快而准确的去说出来答案呢?学生们都被这个问题吸引了,然后就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教师从旁适当指导。在老师帮助下,终于有小组得出了不用计算就得到答案的方法。从这个教学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营造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思维思考方向,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小组合作会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并可以灵活运用知识,更愿意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营造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研究。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到最后。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这课时,教师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片展示的是:火柴拼成数字5的图片,老师问道:你能移动其中的火柴,变成另一个数字吗?学生之间一起去讨论交流、研究得出:平移后可以得到3或者2。教师即可得出结论——这就是属于火柴的平移。从熟悉的、身边物体让学生去发现物体的运动方式。在这之中教师不仅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还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课堂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小组合作能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知识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在课堂中要加强小组合作的研究和实践,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落实,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1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