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故事,能激发学生了解历史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教学法被很多历史教师采用,但因为切入的方式及引用历史故事内容不合适等因素,同一种教学方式的实效性却不相同。论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教学方法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探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能够客观地理解分析历史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能以历史为镜,在历史文化中吸取精神财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历史是依据时间顺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刚接触历史知识会感到繁杂,所以教师要探究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把繁杂的历史关系梳理的简单明了。历史故事教学法是历史教学中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被教师广泛应用,通过实践是学生接受效果很好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初中历史故事教学法的应用措施
   1.关注历史故事的真实性
   学习历史要以历史事实为出发点,对历史事实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所以历史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师要引用历史故事诠释教学内容,那么引用的故事必须是符合历史事实,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通过引用的故事能有效说明教学内容,才能算有效引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关注度,引用学生关注度高的以历史背景演绎创作的文学作品,虽然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但是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却没有帮助。
   2.引入故事教学要注意故事的逻辑性和篇幅的长短
   首先,引用历史故事,是为了锦上添花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在备课时对引用的故事进行编辑,控制故事的篇幅适合课堂内容。历史教师对历史典故如数家珍,所以在引用故事时如果引用内容篇幅长,就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学出现主次颠倒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其次,初中生思维活跃,而且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所以在教师备课时要注意引用故事的真实性和逻辑性。因此第一步要做好故事的筛选。筛选故事的原则就是符合历史事实;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比如,在讲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章节时,可以为学生讲述《夏桀暴政》《商纣王暴政》的故事,故事都是真实的历史资料,学生可以通过故事而分析夏、商灭亡的历史原因。由此可见历史故事的选择要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还要具有历史依据,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教学能激發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才是成功的故事教学法。
   3.引用历史故事要把握好时机
   一堂富含历史知识,又充满活力的历史课,仅靠一个好的历史故事是不够的,教师要在合适的时间穿插恰当的故事,才能把历史故事的时效性发挥到最大。所以如何把历史故事教学法运用得融会贯通,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慢慢实现的。
   历史故事作为课堂教学导入,能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期待。用故事导入教学还能开启学生探究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讲述《伐无道,诛暴秦》这一章节,可以用《焚书坑儒》的故事引入教学内容,因为这个故事学生可能有所耳闻,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可以更加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更有求知的欲望。在课程中间进行故事穿插,能收拢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课堂时间长,学生容易发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根据课堂情况适时插入一段小故事,能调整课堂气氛。最后也可以在课堂结束前用历史故事作为总结性结尾,升华教学内容。
   二、引用历史故事教学的优点
   历史课堂上采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有许多优势。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路。初中生对历史充满了好奇,故事性教学能投其所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三国鼎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用《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败走华容道》这些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故事教学有利于巩固课堂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生动的故事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形象具体,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吸收。最后,历史知识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意识。真实的历史故事是最好的教学示范,故事说话,事实为证能感染学生,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历史教学内容很有趣但也很繁杂,故事性教学方法是梳理教学内容最有效的办法。在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才能发挥最大的实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艳.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3(7).
   [2]文素芳.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2(10):220.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