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定西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定西素有“定西咽喉、兰州门户”之称。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方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许多民族语言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地域色彩的语言特色。定西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很大差异。研究定西方言,对于定西人说好普通话很有帮助,也是一条捷径。
  关键词:定西方言;普通话;语音;差异
  一、 引言
  定西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是省会兰州市的东大门,素有“定西咽喉、兰州门户”之称。由于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了许多民族语言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特定的定西方言。定西方言属于属中原官话陇中方言片。定西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
  本人作为定西人,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实践中,对定西方言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着重就定西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方面一些显著差异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二、 定西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定西方言也不例外。定西方言语音系统包括25个声母、31个韵母和3个声调。它在声母、韵母、音调三个方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普通话的差异表现得最为突出。这需要我们认真辨析,找出变异的规律,从语音发音的基本方法入手,科学地训练,提高普通话的水平。
  (一) 声母
  定西方言的声母与普通话的声母有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普通话四呼中的零声母音节在开头常带有轻微的摩擦音。定西方言中零声母字比普通话少得多,而且常常在开口呼零声母字前面加上了声母ng,摩擦音很清晰。例如:“饿”“恶”“安”“暗”“爱”“挨”“熬”“傲”等字。
  2. 普通话的塞擦音、塞音在发音时有明显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b—p d—t g—k j—q zh—ch z—c。定西方言中却将—部分不是送气音的字读成送气音的字。例如:“病”“肚”“跪”“净”“赵”“在”等字的声母分别读成送气音p、t、k、q、ch、c。
  3. 在定西方言中,只有一种情况下会把m和b混淆,即:“把”这个字一般读成了má。
  4. 在普通话中,舌尖鼻音n与舌尖边音l的发音位置相同,都是舌尖与上齿龈相抵形成气流阻碍,但是发音方法却不一样,气流振动声带后从鼻腔流出发出n音,气流振动声带后从舌头两边流出发出l音。定西方言对舌尖鼻音与边音弄不清,经常把这两个声母混读,大体上有两种情况:
  (1)定西方言中声母n和l与许多韵母随意混拼,非常普遍。如:“南、能、农、怒、暖、脑”与“兰、棱、龙、路、拉、乱、老”两组字,读出来一模一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一点成了定西人学普通话最大的障碍之一。
  (2)声母n和l在和齐齿呼韵母相拼时,定西方言却能够分得很清,如,“你”和“里”、“牛”和“刘”、“鸟”和“了”一点儿也不相混。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情况是,当韵母为ü时,定西方言直接把l读成了n,如:把“率”“律”“绿”“吕”“虑”“驴”等字读成nü。
  5. 在定西方言中,对于普通话以舌尖后音zh、ch、sh、r为声母的字,读音比较混乱。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1)一部分以zh、ch、sh为声母的开口呼韵母字,定西方言将其读作相应的z、c、s声母的字。如把“指”“吵”“是”的声母分别读成z、c、s。但有一部分同类的字,如“知”“朝”“石”等字的声母仍读作zh、ch、sh。
  (2)以zh、ch、sh、r为声母的合口呼韵母字,在定西方言中读音很特殊。例如,“猪”“出”“书”“如”这4个字的声母,分别读作舌叶音[t∫、t∫′、∫、]。
  6. 普通话舌面音声母j、q、x是从g、k、h分化出来的,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定西方言保留了声母g、k、h分化前的一些痕迹,如:“解”“街”“旧”等字的的声母是j,“腔”的声母是k,“鞋”“巷”“瞎”“下”等字的声母h,“规”“柜”“跪”等字的声母是k。
  7. v是为零声母音节,属于唇齿浊擦音,现在普通话里很少用。定西方言对合口呼零声母字,如“文”“屋”“为”“歪”“万”“忘”“温”“翁”等字,发音时通常将音节的开头读作v音。
  (二) 韵母
  1. 对于元音a、o、e、i、u、ü的发音,定西方言和普通话也有一定的区别。
  定西方言中,元音“a、e、ü”的发音和普通话是一致的。
  定西方言发圆唇音“o”时,嘴唇张不圆,全部读成了韵母e。如,播(bē)、泼(pē)、摸(mē)、佛(fē),等等。
  “i”和“u”的发音和普通话基本相似。但不同的是,“i”作为定西方言发音时,上下牙齿轻咬在一起,留出一点缝隙,声音从牙缝摩擦而出。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定西方言将“i”偷换成“e”,把“日”读成“热”(re)。
  2. 普通话有两组鼻音尾韻母,分别是前鼻韵母“an、en、in、un、ün、ing、ong、iong”和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在定西方言中前后鼻韵母大多分不清楚,经常混读。于是,“崩”和“本”、“井”和“进”、“共”和“棍”、“穷”和“群”等不分。这种情况也是定西人学普通话的最大障碍之一。
  3. 定西方言中在发复韵母音时大都抬舌不够高。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常常将复元音韵母读成了单元音韵母,舌头几乎不动。如将“楼”“陋”“谋”“某”等字的韵母“ou”读作“u”;“多”“若”“落”“左”等字的韵母“uo”读作“e”。
  二是读有些复韵母时,舌位起伏不大,动程明显不足,给人感觉“ai”和“ei”不分。如:将“白”“外”等字的韵母“ai”、“uai”读作“ei”、“uei”。   4. 普通话声母n、l后面有韵母ei,而没有韵母uei,而定西方言刚好相反,声母n、l后面有韵母uei,却没有韵母ei。例如:定西人把“雷”“磊”“泪”“累”“类”“馁”“内”等字的韵母都读成了uei。
  5. 在普通话中,“儿”“耳”“二”“而”“尔”等字都是零声母字,读卷舌元音er。这些字在定西方言中一般也是零声母字,但定西方言读作“ê[ε]”,舌尖明显上卷不够。
  6. 很独特的是,定西方言同样有名词后缀“儿”这个字,但是不发儿化音。这时“儿”字单独成一个音节,读成轻声[z]。如:“花儿”读[huaz],“帽子”读[maoz]。
  (三) 声调
  1. 定西方言中只有三个声调,没有上声。通俗地说,只有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一声、二声和四声,没有三声。但和普通话相对照,其变化还是有一定规律,是能分得清的:
  普通话平声(55)(15)——定西方言(13):边高天开衣方灯;
  普通话上声(214)——定西方言(53):狗古暖走美展使死纸;
  普通话去声(51)——定西(44):度替事试屋见弟士四好汉。
  举个例子来说,在定西方言中,将普通话的三声都变成四声,如:“虎”读成了四声“hù”,“走”读成“zòu”,等等;却将普通话的四声都变成一声,例如:“树”读作“shū”,“路”读成“lū”,等等。
  问题是,定西方言的一声不够高,二声上不去,四声下不来。这方面也是制约定西人说好普通话的关键之一。
  2. 定西方言中也有变调的现象,情况相对复杂,但是大体上二字词组的变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往往变调发生在第一个字上,第二个字一般不变调。
  (1)第一个字为定西方言(13),第二个字是非轻声时,第一个字变成(21)。这一类情形,定西方言中最普遍。如:
  药费 月亮 客车 麦穗 风气 蜜蜂(具象名词)
  天气 差异 集体 力量 军魂 国运(抽象名词)
  褥子 推子 床上 盆儿 月子 舌头(后缀名词)
  摇晃 说话 出事 宽容 执行 说教(动词类)
  肥胖 羞愧 高兴 难过 激动 愚昧(形容词类)
  (2)第一个字为定西方言(13),第二个字是轻声时,第一个字不变调。如:
  国家 农村 北京 阳光 萝卜 锅巴 苹果(名词类)
  休息 学习 工作 丰收 担当 思索 帮助(动词类)
  明确 熟悉 欢乐 激烈 热烈 谦虚 和平(形容词类)
  (3)第一个字为定西方言(53),第二个字是非轻声时,第一个字变成(21)。如:
  小狗 野花 狗腿 马路 好人 谎言(名词类)
  洗手 打雷 土改 减少 注意 滚蛋(动词类)
  手软 胆大 勇敢 永远 赶紧 短暂(形容词类)
  (4)第一个字为定西方言(53),第二个字读轻声时,第一个字不变调。如:
  椅子 饼子 嗓子 里面 远处 水里 嫂子 手上(后缀名词)
  眼睛 耳朵 死人 手册 小麦 韭菜 丑角 伙计(常用名词)
  老实 体面 舒服 暖和 猛地 漂亮(形容词)
  小心 喜欢 打击 刺激 补充 躲开(动词)
  (5)当第一个字为定西方言(44)时,不管后面啥声调,第一个字总是不变调。如:
  裤子 妹子 帽儿 路上 上面 地里(后缀名词)
  道德 味道 困难 弟妹 纪律 事情(一般名词)
  厚实 大方 卖力 快活 闭塞 富贵(形容词)
  认识 救助 坐下 试验 教学 唱歌(动词)
  三、 结语
  定西方言的声调只有三个,没有上声,相比于定西方言的声母、韵母,更具有语音普遍性的特点,相对稳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定西方言的声母虽然不同于普通话的声母,但是,其声调的对应规律仍然符合普通话声调的一般对应规律,即聲母不同,调性调规不变;定西方言的韵母与普通话有一定差异,但声调对应的规律也不变,即韵母不同,调性调规不变。
  作为定西儿女,我们理当保护好定西方言,研究好定西方言,在教育教学中,使得定西方言与普通话有一个很好地契合,为普通话的推广运用探索出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张文轩.三声调方言定西话的语音系统[J].甘肃高师学报,2008(6):59-67.
  [2]韩莉.方言调查与普通话教学的不对称性[J].陇东学院学报,2013:45-46.
  作者简介:刘彦林,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区永定路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7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