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静态知识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更加重视教学效率的提升,将静态知识融合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弥补文本缺失,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取文本信息,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主要探究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静态知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静态知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对文本知识传递重视程度不高,往往将文本作为常规的知识训练材料,导致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不足,很难真正提取有效信息,学习效率普遍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更加重视静态知识的融合,通过融入静态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标点的融合
   标点在初中语文文本中十分常见,不同标点符号往往代表不同的寓意,因此,教师在融合静态知识时,可以将标点知识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通过指导学生掌握标点的运用、意义、表达意思等,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本,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对作者发生情感交流,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1]。教师在标点知识的融入过程中,教师需要首先让学生理解文章标点符号的运用场所,包括文章题目、文章内容等,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运用方法。其次,还需要让学生明确标点符号的排序,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文本传递的内容,对文章结构、顺序等进行深入了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属于文化散文,全文通过叙述的方式,叙述了罗布泊的消逝过程,充满了忧患意识。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文章题目拿出来,让学生在阅读全文后,来表述文章题目后面能够加什么标点,并且讲出理由。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了解标点符号的具体运用。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情进行排序,然后用标点将文本的情感表达出来,类似句号交代过程、感叹号表达作者对罗布泊消逝的惋惜与遗憾、省略号引发读者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将会大大提升,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句型的融合
   除了标点符号之外,教师在融合静态知识时,还可以将句型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一,引导学生明确兼语句的功能。所谓兼语句就是指同一个词语承担着两种功能,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当中,文章题目就是一个兼语句,其中,齐王承担了前一句的宾语和后一句的主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遇到兼语句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对句子进行拆分,通过拆分句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兼語句,同时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其二,同一句子的不同情感与含义。在文本当中,同一个句式的句子可能承担着不同的含义,只有让学生掌握同一个句式的句子的不同情感与含义,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内涵,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情感,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2]。同样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为例,其中“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属于同一句式的不同句子,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悟相同句子中不同情感与表达意义,让学生对相同句式的句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蕴含在句子中的情感与意义,引导学生掌握独字成句句子的用法。在文本当中,很多独字成句、成段的例子,由于句子比较短,很多学生对这类句子的理解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独字成句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独字成句的用法。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在向齐王表述了自己的看法之后,齐王回答“善。”一个善字属于独字成句,接上后续一系列的行动,能够将齐王的性格和形象有效描述出来,因此,在独字成句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独字成句意思。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关联词和修辞手法的融合
   关联词和修辞手法属于文本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教师想要通过融合静态知识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需要将关联词与修辞手法充分融合与语文课堂教学中,保证课堂教学质量[3]。例如,在《秋天的怀念》一课教学中,“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排比的方式,将北海的菊花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融入更多作者的情感,通过引导学生品味句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内涵。
   总之,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语言性学科的教学当中,文本知识的传递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静态知识的融合,通过静态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费红亚.基于素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12(5):46-48.
   [2]杨遥.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点亮语文课堂的激情:初探小学语文教学中古代汉语知识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7,3(1):48-49.
   [3]胡虹丽,乔嫔.古诗文教学要树立“时代融合”意识[J].中国德育,2018,224(8):43-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