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缓解寄宿生心理压力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玉花

  
  摘 要:学生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寄宿生刚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对环境未熟悉,对生活不适应,会导致个别学生适应不良,整天愁眉苦脸,无法安下心来学习。同时,学习科目相应增多,难度增大,学校的管理与老师的教学方法跟农村又有很大的差别,紧张的作息时间,也使部分寄宿生无法适应,学习成绩就有可能降下来。因此,对于这些寄宿小学生要帮助他们适应城区寄宿制学生生活,增强适应学校的能力。
  关键词: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在当前,随着社会竞争激烈化,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心理上具有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倘若学生无法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只看到表面,认为学习成绩不好就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让学生感到将来要升到城区好一些的学校,自己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不可。一旦成绩不好,就必然会诱发情绪困扰,导致出现心理障碍。因此,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典范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会,正确对待学习问题,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如何缓解这类寄宿生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呢?
  一、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深刻的影响。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是宽松、和谐、没有压力的,因此学校除了要加强物质环境建设外,还要健全各项寄宿生生活规章制度。通过各种活动,倡导良好的学校风气,为学生创设民主、友好、合作、活泼向上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自己教育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体验到学校学习生活的快乐,体验到教师给予的信任、支持和鼓励,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信任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任何学生都期望获得老师的尊重与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得到教师的信任,心理压力自然就会少一些。倘若教师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以一幅“教育者”的姿态自居,以教训的口吻对学生的言行横加干涉,就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使学生的行为走向反面。
  三、 要善于引导学生缓解心理压力
  每个学生都会感到自己有压力,有压力就要缓解,否则,过重的心理压力便会引发各种心理异常表现,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学校除了让这些寄宿小学生多参加一些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活动之外,还要引导他们:当觉得心中有压力引起内心的压抑时,就应该找周围的同学、亲友或心理辅导老师倾诉,宣泄心中之苦闷,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接受他们的安慰,使其内心过重的压力及时得到缓解。
  四、
  减少学生课业负担,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作息时间过紧,让学生一天到晚泡在教室里学习,无疑是对这些寄宿小学生天性的扼杀和对他们身心健康的摧残;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由于寄宿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放任自流也是不明智之举。学校不妨開设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力求进一步弥补课堂教学难以照顾到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为学生发展特长、增加兴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实践证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使寄宿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减少,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五、
  密切与家长联系,重视家庭教育
  过高的期望往往会导致过重的压力,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业成绩,看到子女成绩好就高兴,就奖励,成绩不好就责骂,这样,只有加剧学生的心理负担,浙江金华四中“好学生”徐力正因为母亲对他的学习成绩排名问题唠唠叨叨,总觉得母亲给他的压力太大,才导致他操起铁榔头砸向自己的母亲。因此,教师要密切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让家长正确对待子女的成绩,正确找出子女成绩不好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将成绩不好归咎于能力差,学习任务难,运气不好或学校、家庭条件不好。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幸福、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样,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六、 加强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一个从儿童向成人发展的以性成熟为主的身体发育时期。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步入突飞猛进的时期,他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系列变化感到突然和惊奇,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体变化,有些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有些学生为此而背上心理负担: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集体辅导或个别辅导等形式,适时、适当地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教育,让他们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生理变化,正确处理异性间的友谊,防止早恋。
  只有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才能使其能正常地适应寄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莫玲.关注寄宿制学生的心理问题[J].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27.
  [2]张俊良,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寄宿制学生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102-105.
  [3]周宗奎等.寄宿制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作者简介:
   赵玉花,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南关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0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