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元教学模式在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龙继林

  摘要: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恰当的教学模式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基础。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权变理论,运用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而言,多元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经济法;多元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9-0223-02
   恰当的教学模式是确保高质量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历来成为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
  国外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较早。学者乔伊斯较早地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指出,教学模式是试图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1]后来,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主题,有学者对传统高等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2],有学者对中外高等教育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3]
  权变理论认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应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4]这一思想对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使得多元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成为必然。
  一、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
  由于课堂教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足以胜任。为此,需要深入研究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劣势及适用情境,并结合不同的教学情境,恰当运用不同教学模式,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传统讲授模式具有便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重点突出的优点,但缺点是缺少学生反馈、交流,学生参与较少,被动接受。而案例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围绕具体案例分析讲授知识,归纳知识点,强调对知识的应用,有双向沟通,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沟通能力,但也存在知识建构零散的缺点。启发式模式具有促使学生参与课堂,便于理解特定知识的优点,但缺点是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处于消极状态。专题讨论模式利于学生深入系统理解消化特定问题,但易导致部分学生消极对待。角色扮演模式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其发现自身的不足,但可能会对部分学生产生负强化,使其消极对待教学活动。而翻转课堂模式节省时间,效率高,直面知识重点,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但不利于监控整体学生,对自觉性差的学生,会产生“漏斗效应”。
  由此可见,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它们各有自身的特点,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特定情境。
  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分节式课堂的情景特点分析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不同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对人才培养侧重点的差异。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相对于理工类专业而言,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情境的独特性。
  1.就思维活跃度而言,经管类专业学生总体上比较活跃。总体而言,与其他工科类专业学生相比,经管类专业学生在思维上比较活跃一些。因为这些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客观上需要该类学生具有积极的“入世”心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在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需对此进行强化。
  2.从专业理念来说,对经管类专业学生更需强调“效率”意识。就学科理念而言,不管是经济学科还是管理学科,都紧紧围绕“效率”展开。因此,“效率”理念将会渗透到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其中,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效率”的理念。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效率”的意识,形成注重“效率”的行为习惯。
  3.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属性特点,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由于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经管类专业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为了达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广泛加入实践性的课程,即使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也力图通过适当的实践性教学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现在的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基础课,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外,需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4.经济管理类专业需要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人。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从事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为此,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明确把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专业人才作为重要的要求。在此情况下,专业的课程教学均设法将此要求落到实处。通过长期的培养实践,经管类专业学生已经形成了对“团队协作”精神的共识。
  三、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如前所述,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情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而每一种教学模式又都有自身的特点、优势、劣势和适用情境,这就需要运用权变的理论作为指导,采用以创立分节式课堂为基础的多元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1.更新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它指导着行为的方向。高等教育理念是发展的,它指引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11]随着实践的深入,时间的推移,现在人们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下,产生了很多的新认识,形成了很多的新理念。因此,《经济法》教学理念的更新,已经成为多元教学模式实施的引领。
  2.深入研究《经济法》课程各章内容特点,据以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由于经济法有自身的结构特点,需要结合该章的内容特点,例如,导论章节,比较适合采取传统讲授和启发式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而在此后的各章中,主要就是围绕经济法的学科体系,具体介绍各部门法。由于法律学科的特殊性,它与前面的相关部门法的联系相对较小,各部门法之间相对独立。鉴于此,具体部门法采用专题式和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有的章节的内容,则适合采取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另外,有时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角色模拟教学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结合各章内容特点,恰当综合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深入研究具体班级的学生特点。从班级来说,有的班级学生整体学风浓厚,思维活跃,课堂参与度较高,而有的班级学风不够浓厚,气氛沉闷,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从学生个体来说,女生的学习认真度、对学习的重视度和参与度普遍比男生要高。而不同个性的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同,导致思想重视程度和课堂参与度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作为任课教师,在开展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之前,积极加深对所教年级、班级和学生个体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4.强化考核评价环节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需要按照科学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才能衡量出其效果。由于不同的评价标准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因此所侧重的评价点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时就需要考虑尽可能全面的考核要素,以达到完整评价的目的。现在,从教学到考核评价,应当紧紧抓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主线。
  四、結论
  总之,针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分节式课堂的教学安排,根据各章的内容特点,采取多元教学模式具有必然性。没有一种教学模式适合于所有的情境,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就是最好的教学模式。因此,鉴于分节式课堂的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多元教学模式应当在《经济法》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2]郭秀红.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述评[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104-106.
  [3]李贤,许黎,曹进.中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差异的比较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9):41-42.
  [4]赵立军,张丽.权变理论对教学形式系统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10):59-60.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Teaching Model in Economic Law Teaching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LONG Ji-l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China)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in personnel training.Appropriate teaching mode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high quality teaching.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this paper is based on contingency theory and us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and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teaching mode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for the course of "Economic Law"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and it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Key words:Economic Law;multiple teaching mode;innova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5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