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评促学 以评促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丹凤

  摘要:文章以“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一体评价机制建设为核心内容,借助“两表”工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写字习惯。教师通过多种沟通交流方式,逐渐让家长形成有效评价意识,不断提高家长的评价能力,促使家长成为教师的一种有效延伸。文章研究发现这一评价机制有助于整体地建构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以评价为纽带,实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良性互动,助推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养成。
  关键词:“三方一体评价机制”;“两表”工具;语文学科素养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183-04
   一、有效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评价机制设计
  (一) 评价体系设计与工具开发
  本文的教学评价基本理念是加强评价体系化建设,着力评价反馈的及时性、具体性和多参与性,聚焦于自己所执教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问题,通过对“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这三个基本问题在不同层面、不同时空下的逐步探索,形成了小学低年级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中的评价机制建设的一些基本研究结论。
  1.“三方一体”建框架。该评价机制的建设,首先是搭建框架。为了促进影响学习习惯养成的诸多因素发挥综合效应,我构建了“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一体的基本框架。低年级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将三方一体评价机制引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并延伸到家庭中是体系化建设的应有之义。(1)教师层面:根据低年级段语文学习,学生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在语文课程的阅读和写字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制订多元化的、具体化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让学生按照评价指标来对自己和周围的同学进行评价。如:写字教学中,老师可以明确写字时的姿势、握笔姿势、学习用具准备情况、写字前是否有认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最终写字作业的结果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让学生用打星级的方式来评价。通过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评价指标后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同时,教师借助网络平台,持续地为家长提供评价什么和如何评价的指导,在不断的立体化的沟通反馈中,逐渐让家长养成有效评价意识,也不断提高家长的评价能力,真正实现促使家长成为教师的一种有效延伸。(2)学生层面: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这些评价指标时,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复习和巩固语文学习的要素。并且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判断和同学的评价指正,知道自己目前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继而对照评价指标,学生能够尽快地改进存在的不足,逐步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家长层面:借助评价,在家庭中,家长也能对孩子的一些学习习惯进行及时的、有效的评价,进而引导孩子改正错误的习惯或继续保持正确良好的习惯。这样,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是评价的执行者,让评价的作用在体系化建设中发挥关联和持续的作用,变家校互斥为家校协同。
  2.“两表”工具开发。评价机制的建立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清晰明确的评价准则便于评价的标准化实施,避免歧义,也能够促使学生、教师和家长达于共识,以求共同推进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的提升。
  我执教的年级是一年级。我鉴于一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把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落实到了书写和朗读这两大方面。为了能更有效、更快捷地让孩子养成这两个习惯,我设计了两份评价表,即《朗读评价表》和《写字评价表》。同时,借助学生、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三方使用统一要求的评价表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及时的评价。
  《朗读评价表》的落实,让学生们一下子知道了现在的他们需要做哪些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如《朗读评价表》中第1条评价指南:朗读时,身坐正,脚放平。身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第2条评价指标:左手按书,右手指书。读到哪儿,指到哪儿。这两条都属于朗读的习惯。
  由于评价表的内容系统、信息透明的作用,使得工具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地坚持,并将习惯得到内化方能促进学生的素养养成,真正做到“习惯成自然”的教养境界,因此,要实现此目标,没有工具的开发很难维持持续推进习惯养成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评价能力的教学实践探索
  1.教学评价讲依据。低年级段的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不强,评价能力较弱。两份评价表中的评价指标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时,以评价指标为依据,他们才能有理可循、有据可依、有话可说。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使用评价指标,让拥有正确朗读、写字姿势这一行为质变为正确的朗读习惯和写字习惯。让正确的习惯不断深入学生内心,通过评价发挥意识化的功能,逐渐促使学生走向学习的主人状态,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評价实施注重阶段性。课堂上的适时点评一点一滴汇聚,教孩子们朗读、书写是日常化积累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为了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梯和坡度上不断发展,形成“最近发展区”,对学生具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挑战性作用。两份评价表也设计了阶段性评价目标。阶段性评价也弥补了目前阶段性评价缺失的遗憾。同时,也让家长更为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这一个学期内,在朗读和书写这两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3.评价类型注重灵活性。评价是为了教学服务,不是作秀,更不应该给学生增加负担。评价类型就应当注重灵活性。把自评、互评和师评分课落实,既降低难度,也发挥弹性空间的作用,给孩子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和自定目标的可能,同时,也发挥竞争和合作的多种学习方式的激励效应。
  (三)评价反馈中的意识渗透与能力转化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与老师协同合作。因此,如何引导家长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当家长与孩子产生矛盾不一致时,化解亲子冲突,就需要持续地提供家长评价什么和如何评价的指导,在不断地立体化地反馈沟通中,逐渐让家长养成有效评价意识,也不断提高家长的评价能力,真正实现促使家长成为教师的一种有效延伸。为此,我通过多种路径和平台的建设,逐步探索了多渠道立体化的信息反馈网络的建设。   1.意向沟通。我与家长交流习惯养成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明确“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一体评价机制建立的想法。当两份评价表开始实施时,我通过邮件通知和家长会宣读的方式,向家长介绍两份评价表设立的目的、作用、如何操作、家长需要如何配合等具体事项。让“学生—老师—家长”在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上达成初步共识,这是建立评价机制的主体共识基础,是开展评价机制建设的前提性内容。
  2.微信及时沟通反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是个性化的、不定期的过程性评价。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况都是有差异性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很随机的,且不断反复。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家长,和家长一起借助指标来对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评价。家长们也是通过一次次的反馈沟通,充分地了解为什么要评价、什么情况要评价、如何评价等。
  3.邮件反馈。每天通过邮件向家长反馈当天学校里学生在朗读和写字时存在的问题、出色的学生及他们出色的原因(即他们在养成好习惯时出现的闪光点)、学生们是如何按照评价表进行评价的。邮件中的反馈有的是针对个别学生好的榜样作用进行的表扬,有的是针对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有的是对于班级阶段性进步的表扬与肯定。“学生—教师”评价慢慢地被家长熟知。家长也借助两份评价表中的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孩子提出改进建议和表扬内容。经过长期的、不间断的邮件反馈学生在校朗读和写字情况,“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一体这一评价模式初步建立。也正是因为通过邮件的反馈,使得三方都知道评价什么、如何评价,进而在评价框架中积极投入。
  二、总结
  (一)“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一体评价机制的意义
  本文《有效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通过三方一体评价机制的建立,帮助学生整合关联学习习惯养成的各种因素,形成育人合力,让评价具有带动学习习惯养成的纽带功能,为学科素养的养成打下地基。经过实践研究发现,教学中的评价机制引入确实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帮助老师更全方位地去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在日常教学中帮助老师完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能更清晰地引导学生家长观察孩子变化,提供评价指导,并能积极配合老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发挥协同作用。
  (二)“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一体评价机制下一阶段目标
  低年级段当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但这并不代表语文知识、语言积累等其他语文学科素养就是可以忽略的。只有整体性地建构学生的素养才能发挥结构迁移的作用。把整个小学阶段需要养成的语文学科素养划分成一个个单元目标,根据单元目标设置评价内容。这样,建构出的单元结构的评价内容和机制,在低段就建立结构意识,为后续的单元主题教学做好铺垫。本文的研究也是把学生需要养成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划分成一个个很细小的单元目标,多种素养有机整合进单元之中,有的作为显性目标,有的作为内隐目标,发挥综合渗透的育人功能。再根据单元目标,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并且学生根据评价结果,纠正自己的不足。而老师则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家长参与评价,和学校共用一份评价表。让学生的在校学到在家的复习巩固,都有相对应的指导和适时评价。为此,单元的概念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逐渐建立,发挥结构化的作用。
  (三)“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一体评价机制是否能够长期发展
  评价是为了教育而服务的。孩子的成长也会随着年龄、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教无定法。三方一体的评价机制能否自始至终地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在实施操作过程中,能否进行及时的修正;修正后的评价机制能否繼续走下去,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目前的评价机制是否能够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冲锋.论语文素养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0,(18):58-61.
  [2]孙瑛.谈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132.
  [3]朱娟.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0):85.
  [4]徐小松.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评价的案例研究[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Z1):116-119.
  [5]崔玲玲.初中生学习习惯发展评价的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05):22-26.
  [6]王佳美.浅议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206-207.
  [7]张莹.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2):66-69.
  [8]王芳.浅谈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6,(11):167-168.
  [9]王立新.简议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02):31-32.
  [10]吕志娟.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与实践[J].才智,2015,(10):141.
  [11]武金萍.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J].才智,2014,(20):59.
  [12]许守有.小学生科学学习品质评价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03):64-66.
  [13]张文风,苏鑫,粟栗.形成性评价体系与传统考核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对比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2):108-109.
  [14]徐开明,周德富,黄兴宁.创新学习学生行为习惯与能力评价[J].人民教育,2000,(08):30.
  [15]丁君华,张娟芳.评价导向 唤起内需 养成习惯——新课程实施中的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09,(19):47-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9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