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昀

  摘要:高校实验室建设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有力支撑。文章浅谈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实验室建设规划、建设内容和创新型管理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双一流;实验室;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008-02
   一、引言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校自身也不断在进步。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1]一流大学和学科与一流实验室密切相关。高校在发展成为一流大学和学科的过程中,实验室建设至关重要。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主要平台,是高校学科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有力支撑[2]。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对高校培养人才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的建设
  1.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思想及原则。实验室的建设要以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依托重点学科,将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为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科研水平提供全面的服务。实验室的建设应当着眼长远和全局,统筹规划,既要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又要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结合本校的发展需求,坚持“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机制创新、分类管理、能力提升”原则,根据学科、研究方向等进行整体布局调整,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开放共享的实验室体系。
  2.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内容。高校实验室是一个实体,其建设既有仪器设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又有人才队伍、制度文化等“软件”建设。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三块内容。
  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开展各种教学、科研活动的前提,也是建设实验室的核心要素之一[3]。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包括选型、论证、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维护和报废等各个环节。在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中应做到合理配置,实现仪器设备全过程控制,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力。
  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实验队伍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成果的取得,实验室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高校实验队伍建设应重视顶层设计,根据学科设置岗位,采用“外引内培”的方式,增加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实验队伍自身学习,不断提升在职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引进高素质实验教学和管理人才,力争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积极进取、理论扎实、技术精湛且有利于实验室发展、科学研究和学科水平提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保障实验室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支撑。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并制定长期的实验室管理与发展目标,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与方向,为实验室的经费投入、正常运行提供保障[5]。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应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一套《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汇编》中应包括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药品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环境管理、实验室卫生管理、人员管理、实验室考核和评价以及监督检查等相关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三、“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的管理
  实验室管理工作能折射出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很多实验室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行,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努力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是加强高校自身建设的硬性需求,也是对实验室有效运行的保障。高校实验室作为实践平台应探索创新型实验室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验室资源整合与共享,推进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提高实验室综合效益。
  1.“模块化”管理模式。“模块化”管理就是把问题细化,分级别管理,各负其责,管理模式成金字塔状。高校实验室管理可以借鉴“模块化”管理模式,将实验室分级别管理,同时也可以将实验仪器、药品试剂、实验技术、安全与卫生分模块进行管理,利用“模块化”管理模式既能提高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效率,也能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2.“信息化”管理模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实验室管理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网络管理为根基,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导入实验室仪器设备、空间、时间与技术保障等信息,并将实验室的智能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智能电源系统等软硬件集成一体,实现实验室自动化运行,全空间的智能化管控。“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能从源头把控,实现全过程管理,还能落实监督检查,从整体上有效提升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
  3.“开放共享”管理模式。“开放共享”管理模式是指对实验室时间、空间以及仪器设备等的开放与资源共享。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共享”可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降低仪器设备的无形损耗,加快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使用,提高实验技术水平,有利于实验技术的交流、融合、协作和创新,最终有利于培养創新型人才。
  四、结语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标志着“双一流”建设进入了实施阶段。高校应高度重视,以“双一流”建设工程为契机,从实验室规划、实验室硬件设备、人员队伍等方面加强实验室建设,同时探索创新型管理模式,保障实验室高效运行,促进学科发展,助力“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何碰成,王斌楠,黄文豪,陈建新.“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实验室综合改革的策略与路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2):261-264.
  [2]罗涛.“双一流”建设导向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战略探讨[J].山西科技,2017,32(4):67-70.
  [3]吴翔.浅谈研究型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10):19-20.
  [4]高红梅,刘义全,李印川.“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实验队伍建设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6):251-255.
  [5]周建丽,周进洋.高校实验室管理方法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8,(31):3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9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