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刍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春燕

   摘 要:角色游戏是3岁~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指教师创设背景环境,让幼儿来模拟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活动。幼儿年龄小,专注力差,游戏兴趣容易转移,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矛盾,教师通过正确的指导来实现游戏目标尤为重要。作为早期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指导者和完善者,教师应善于观察,及时获取实时信息,深入了解幼儿最迫切的需求,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指导。文章立足于实践,浅析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应采取的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角色游戏;教师;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0-0067-02
  游戏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而且可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的典型游戏,是一种适合幼儿的自然游戏,它来自于生活又异于生活,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要求。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的实践意义与价值在于:第一,角色游戏环境创设能够适应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丰富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使每个幼儿都能从中获益;第二,通过丰富多彩的角色材料投放,激发幼儿的想象,有效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从而使角色游戏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第三,教师通过改变观念,更深入更清晰地了解角色游戏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在角色游戏中的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本研究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了解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的情况,帮助教师判断幼儿的兴趣、需要、游戏水平及指导策略的适宜程度,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叙述性描述记录方法,将幼儿及教师在所观察的时间段中的行为进行记录;利用行动研究法,在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增进二者间相互反馈的功能,从而提高研究的价值。
   一、角色游戏中教师组织与指导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角色地位不明
   在游戏中,教师经常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待幼儿的游戏,时不时打断幼儿的自主活动,并想尽办法引导幼儿达到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育目标,使幼儿的游戏俨然成为教师导演的一场戏,造成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地位不明确。
   2.不能合理利用空间
   游戏环境作为幼儿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体现出教育的价值,但教师在进行游戏环境创设的过程中,环境设置缺乏层次性、互动性、合理性等,导致游戏环境缺乏教育性。
   3.材料的投放比较盲目
   材料是幼儿游戏活动的载体,是幼儿游戏呈现和游戏发展的物质支柱。然而,在游戏观摩时,发现教师对幼儿游戏材料的投放,缺少对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使得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经验水平不相符合。
   4.游戏中缺乏有效指导
   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缺乏积极有效的指导,有时指导方法不够灵活,有时指导策略程序化,有时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给幼儿,有时不能关注到每个幼儿的活动,使幼儿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游戏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二、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1.更新教师的观念
   “思想决定行动”,要改变教师的行为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思想,转变教师的观念。幼儿园应对教师进行游戏课程的培训,采取学习、实践、反思等活动,使教师逐步转变观念,了解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教师依托理论进行实践活动,从撰写游戏方案到布置区角,在“研”中发现幼儿游戏的实质。教师可以将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再以“游戏沙龙”形式开展年级组研讨活动,反思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2.拓宽游戏环境
   (1)显性环境。第一,合理规划。合理规划空间使区域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最优化。改桌椅区:改变以往整齐的桌椅摆放,而是将桌椅安排在区域中,区域配套的玩具柜,既可以做区域隔断又可以摆放材料。改区间互通: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班级的每个角落进行分割,这样游戏的时候就变得有条不紊,区域间的空间又得到了合理的利用。第二,跨班联动。跨班联动就是实行每周一次让幼儿去其他班级的游戏区域活动。幼儿进入平行班进行游戏,中大班进入异龄班进行游戏。跨班联动需要区域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保证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在区域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
   (2)隐性环境。第一,氛围营造。游戏氛围是靠环境营造出来的,应与环境融合在一起。幼儿不同于成人,情境化、游戏化的氛围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因此,营造让幼儿身临其境的游戏氛围,有利于幼儿游戏的情感表达,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垂挂主题标牌:根据教室的布局与主色调,将大小不同、高低错落的主题标牌垂挂在室内,并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把主题标牌设计成可以替换的。自上而下的垂挂延伸了游戏的空间,使游戏情境更真、更美,使幼儿更积极地投入到拟真的游戏环境中。延伸主题活动:在开展主题背景下的角色游戏时,把主题活动中的内容整合渗透在角色游戏中,使角色游戏成为主题活动的延伸。同时根据新主题活动,及时对班级角色游戲区进行调整,投放新主题活动的材料,更好地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第二,标志提示。标志是区域创设中教师通过符号、标签、图表、照片等直观形象来指导和规范幼儿游戏的提示物。它在游戏中发挥着规范幼儿行为、提示游戏规则、示意活动步骤、丰富游戏情节的作用,使幼儿在游戏中能根据标志的提示进行游戏。
   3.按需投放材料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的游戏,其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是游戏的必备物质基础。教师在材料投放过程中要始终把幼儿放在主体位置,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水平,让幼儿在角色区域里自主探索、自我发现,从而建构经验,体验游戏的快乐。因此,材料的合理投放很重要。
  第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的材料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第二,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投放材料要回归幼儿的生活,实现游戏从生活中来,于生活中开展,在生活中结束。材料的投放应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纳入游戏中。第三,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投放材料时要关注幼儿的需要,注重材料的有效性。材料的提供要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发展水平,适时进行合理的替换。
   4.适时的介入方式
   第一,直接介入。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违反规则和不安全因素时,教师必须直接介入游戏进行干预,否则会影响游戏的正常进行和游戏的质量。第二,间接介入。当区域出现冷场或幼儿反复操作没有进展时,教师先观察幼儿的行为原因,然后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干预,以便活动可以照常进行。
   三、结语
   总之,角色游戏是非常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它在幼儿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对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以提高游戏指导水平。幼儿教师必须从环境的设置、兴趣的激发、环节的指导、活动的总结等方面积极创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使角色游戏的教学效果最大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邱学清.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王荣青.各展所长,让区域活动灵动起来[J].幼儿教学研究,2010(07).
  [3]吴群英.农村幼儿园玩教具的开发与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14(12).
  [4]徐红华.随机教育及创造力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培养体会[J].教育观察,2018(10).
  [5]李善英,陈惠婷.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互动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05).
  [6]王丹丹.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策略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2).
  [7]李万秀.谈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组织与指导[J].甘肃教育,2018(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8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