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克思与美好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关于共产主义与美好生活,理论界主要的观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为马克思并没有直接对美好生活进行描述,另一类观点认为马克思只是没有直接对美好生活进行描述,但是有关于美好生活的概要性阐述。本文基于价值论的视角,以马克思關于人的定义为出发点,对美好生活如何实现进行思考与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  美好生活  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1-0039-02
   学界较为普遍地认为,在马克思的论著中,他没有对美好生活做过直接且系统的描述。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理论视域下的人,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的现实的人,是鲜活的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个人,是处于历史实践过程中的人。所以马克思一方面从类(人类)的高度去讨论问题,另一方面他又尊重每个个体的主体性,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通过对现实的批判,把现实作为过去与未来的中介,并使得人们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自觉。在批判现实的过程中,人们将自发的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转化为自觉的意愿和行动,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向(美好生活),最终由人类的合力所决定。马克思更多地是为人们指出了如何去探求并实现属于自己和全人类的美好生活的方向和方法。
  1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的先在性。自然界“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1]P52。自然界是人类得以存活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P52。人同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一样,都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依靠自然界生存。人之所以能够超越动植物,因为人“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1]P53,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改造自然。自然成为了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1]P103。人类不仅生产自身,还通过实践活动“再生产整个自然界”[1]P53。
   人类的活动“一方面是向外的,指向一定对象的,另一方面又是向内的,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发动而展开”[3]P97。人类在独有的实践活动中,从实践与观念两个层面掌握对象的属性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对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对象”进行认识与改造,以此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人类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中,生成与发展自身及对象的同时,也建立起了对象性世界。人类既具有活动的目标——对象,又具有主动建立起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在对象性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以人类的实践活动范围为边界的“世界”。此外,人类还把生活也当作自身的对象,“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1]P51,人能够对周遭环境,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确证人类的自由与独立。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对“独立”进行了如下表述:“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1]P87人类不仅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在自然,创造世界并生活其中,还能够以“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为标准,赋予对象以意义,并且能够对赋予的意义进行历史性的评价。人类通过实践和评价活动,在对象性世界之中,确立了自己的独立与自由。
  2   对现实的扬弃
   当人的主体性逐渐走向自觉,并且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方式之后,根据自己对对象的了解,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对对象进行扬弃,或者更准确地说,人以自己的需要为标准,让对象本质中所包含的可能性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展开与生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每一个个体确立起身周围环境的同时,也确立了自身,那么从人的存在视域来看,人类确立的“世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确立起来并生活在其中的对象性事物的总称。人们认识世界的“前提……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1]P103,人把自己当作世界中的一员,以“在世界之中生活”为出发点来认识与改造世界。人类一方面要在世界(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之中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又因为新的认识产生出新的需要,不断改造着现有世界,使现有世界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增强而扩大着其外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P89。
   人们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发现其优点与不足,以自己的价值尺度或内在尺度为标准,会有一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个人都如此。马克思理论视域下的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之中的个人,所以每个个人都有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和设想,之所以马克思没有对美好生活进行系统表述,这是因为马克思在考察了个人主体性后,明确了每个人对现实的认知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设想都是不同的。以独断论的方式所表述的美好生活(例如宗教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是马克思所批判的,所以马克思在美好生活方面,主要是给予人们认知与批判现实的方法,通过这种切实有效的和科学的方法,使得实现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得以展开。
  3   对历史的追溯
   马克思理论视域下的历史,是人的历史。“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2]P11“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2]P65。马克思认为,人并不是单纯孤立的生活着,而是以人类的整体力量与自然发生关系,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类社会,如果只是一味讲个体,每个个体只是单纯的追逐自身的利益,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那么势必会落入功利主义的困境。所以,马克思在强调个体的同时,也强调共同体,强调人的类层面,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P65。    马克思的历史,是人们现实实践过程的集合,人们对历史的追溯,是为了追溯对象,自身(人类)以及对象与自身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以历史为基础,我们才能掌握对象(包括人类自身)的本质,以及掌握对象(包括人类自身)的关系。只有掌握了对象(包括自身)的本质,才能够以此为基础,在对象性关系的世界之中,通过实践活动让对象(包括自身)的可能性得以生成和展开。美好生活的“可能性”不是以纯粹概念为基础,而是以现实作为历史与未来的中介,在现实之中存在。脫离对象性关系以及对自身的了解,美好生活只能是单纯的概念游戏和幻想,只有在历史的绵延中,人们才能把握到规律,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让可能性变为现实,这样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才是可能实现的目标。
   美好生活也可以被看作是人们高等级需要(相对于自身的其他需要)的有机集合,是人们对现实环境以及自身的负面与正面评价所综合而成。对现实的不满,其中除了现有需要暂时未被满足,还包括某些具有未来性的需要没有实现,即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对象朝着自己需要的方向发展。人们做出正面评价,一方面说明现有对象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已经实现,另一方面也说明现有对象具有了其他对象所不具备的、能够满足主体的优质因素,这些因素是人们所看重的,也是要不断发掘的方面。
  4   结语
   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对美好生活进行系统的描述,但是,他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去思考与实现美好的科学方法与立场。正是从现实的个体和人类整体这两个层面出发,马克思既尊重了每个具有独立意识个体,发掘出他们有着自己独立价值观和独特喜恶,又从类层面的高度,深刻地指出了人是以社会(人类)的力量和自然界发生关系,只有在共同体的背景下,才能实现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
  [2] 《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
  [3] 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作者简介:纪萍萍(1979-),女,汉族,博士,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
  刘丰源(1986-),男,北京人,汉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68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