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的方法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最为核心的两个基本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的科研水平、能力及成果是提高本科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文章基于对民族学专业本科生的多年教学实践,尝试在教学中融入田野案例、影像资料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还激发了部分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能。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研成果;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195-02
   一、把从事科研累积的“研究方法”融入本科教学
  研究方法是任何一门学科里最能体现专业特色的要素之一。以笔者所从事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为例,“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人类学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真正民族学、人类学工作者必须要经历的成年仪式的洗礼。研究方法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把研究方法贯穿在课程的始终。
  对本科生来讲,最容易理解的,或者说最接地气的研究方法就是教师在从事科研过程中积累的“研究方法”。因为,这种研究方法是建立在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教师的观点或理论都来源于自己的研究,或是长时间的田野调查,抑或是无数次的实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然而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中。这也是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实践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笔者长期给民族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必修课及选修课。在课程内容上,笔者会根据教学大纲设计一部分和自己科研很相关的内容,然后以具体的研究案例向学生展示和分析。在理论分析层面,以现实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向学生们详解每一个过程,即告知学生一个科学研究结果是如何产生的。学生一旦掌握这种方法,很快可以将其应用到寒暑假的创新项目、社会实践以及挑战杯等各类社会调查当中。
  以笔者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为例。对本科生来讲,他们虽没有长时间的田野调查机会,但可以利用周末进行一些小调查,因此,我仍然按照一个完整科研项目所要经历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讲授。首先让学生选择调查课题,接着撰写研究课题的调查方案,如列举出调查地点、对象、日期、预计时间、内容、研究意义,自身条件及准备如何进行调查,第三步就是拟定调查提纲。这是所有从事民族学研究工作者必经的过程。接下来进入下一个环节——田野调查,在这之前还要做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过程中又包括很多具体的调查细节及调查手段,如:如何接近老百姓、如何选择报道人,以及访谈、录音、摄像等。最后则是资料的整理及研究报告的撰写。
  学生经历了一个学术研究的全过程,不管他(她)的研究报告完成得如何,但他们一定会明白一个理论是如何产生的,而且也学会了自己独立开展研究的可能性。这样的本科教学就可以避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对于学生创新性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因此,笔者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一部分学生的田野调查能力提高很快。笔者曾经指导多名学生获得过不同级别的奖励,为此2015年4月获得“创新指导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二、开设与自己研究领域相近的专业课程
  笔者的研究方向是生态人类学、游牧人类学及影视人类学,因此我给民族学专业的学生在不同学期先后开设了《生态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游牧文明与草原生态》等课程。在这些领域,笔者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专著、论文及影像作品。在教授过程中,这些课程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内容越来越丰富,也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笔者还吸收了一部分历届学生的优秀案例作业,更加激发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以《生态人类学》为例,笔者通过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向学生阐述生态人类学中核心的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民间,长久以来,游牧文化主要是通过老人们的口耳相传。老人们总是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或谚语向晚辈们传授游牧文化的精髓。例如,笔者通过关于“白天鹅”的故事给学生们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白天鹅与哈萨克的族源传说有关,所以哈萨克人对其十分崇拜。哈萨克人视白天鹅为神灵,严禁猎杀白天鹅。老人讲:以前,在某部落里有一个“阿依塔汗”氏族,这个氏族里有一个狩猎能手。有一年,他从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转移时,看到天空中南飞的白天鹅,正好经过他的毡房。他立刻走进毡房里拿出枪,打死了领头的白天鹅。剩下的白天鹅在他的毡房顶上盘旋了三天,然后才飞走。三天后,他们全家人都生病了,后来逐渐都死了。[1]
  現实中,草原上的老人们常常以这样的故事告知人们,游牧文化里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又如,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谚语:没有狼就没有健康的羊;不要砍伐单独生长的树,不然你会过一生的单身生活;牲畜点缀着草原,树林点缀着河流等;不要伤害猫头鹰,否则你就会失去良辰吉日;不能污染河水等。
  笔者通过讲述这些生动的故事、富有哲理的谚语,学生们很快掌握了“生态人类学”这门课程的要义,而且通过对异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及视觉作品
  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或读图时代),学生们是伴随着电视、电脑及手机等数字化设备长大的,他们接受或吸收知识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及视觉作品成为必然。
  笔者在《生态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游牧文明与草原生态》等课程中大量应用多媒体技术及视觉作品,上课效果非常理想。尤其是当教师在授课时并配以与其内容相一致的人类学片时,会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教师讲授内容的真实性和现场感。[2]笔者在《生态人类学》及《游牧文明与草原生态》两门课上,在讲授“人与自然关系、本土生态知识、游牧生计方式、游牧文化、宗教与生态”等内容时,经常会给学生展示自己拍摄和剪辑的视觉作品。同时,还充分利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例如,笔者为了说明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课堂上播放了由人类学者庄孔韶与丽江广播电视台合作完成的《虎日》。该片的拍摄背景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聚集区,毒品问题日益严重,这给当地的彝族传统社会带来诸多威胁。吸食毒品的人为寻求毒资走上盗窃、卖淫,甚至贩毒等犯罪行为,严重破坏了当地彝族传统社会的安定和谐。面对这种情形,当地一些彝族头人开始尝试运用民族内部的一些传统方法——虎日(民间禁毒仪式)进行自救。该片记录了在“虎日”举行的过程中,参与者通过一系列的牺牲、讲演、诵经与盟誓活动,促使20名吸毒者彻底戒毒,重新做人,也给观看者以警示作用。《虎日》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如实地记录了彝族家支禁毒盟誓仪式活动的完整细节,更重要的是它在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戒毒行动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给其他吸毒者以警示的示范性作用。在后来的实践中,以“虎日”仪式为内容的影视片在大、小凉山地区的禁毒和艾滋病防治宣传中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这种模式对其他地区的禁毒和艾滋病防治也起到了一定借鉴作用。[3]该片播放后引发学生们的热烈讨论,他们从视觉作品中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力量,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大有帮助。
  四、结语
  在实践教学中,科研成果如何融入本科教学当中,不同的学科及专业在具体操作层面肯定存在差异。这也是今后学科间进行交流与互动的领域,也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部分。教师把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即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也能掌握本学科核心的研究方法,最终起到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兴趣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祥军.阿尔泰山游牧者:生态环境与本土知识[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88.
  [2]陈祥军.数字化时代:人类学片在教学与研究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252.
  [3]田阡,潘英海.应用人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1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