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启智 以“趣”育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中国式英语教育大环境中,对于英语的学习无非是对于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在这个训练的过程当中,往往会有很多人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不仅不愿意再去学习,甚至会讨厌英语学习。笔者作为小学英语一线教师深刻体会到英语创新教法的必要性,以及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创造性地、自主性地学习英语。本文将结合理论和笔者的日常教育活动向大家阐述几种英语课堂创新教法。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法;创新;兴趣
  “让英语课堂生动起来”“向学生要课堂,而不是向老师要课堂”“让学生自己找水喝,并不是等着水放在自己面前”“要让课堂成为真正的学堂,让学生动起来”等等观念,在早年就已经提出,并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及喜爱。但是,由于传统读背听默写的教育方法的束缚,这些理论也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还是取决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如何创造性地把课堂“炒”热,递给学生“吃”烫的,并还能听到学生反馈说“好吃”,且下次还想自己尝试“煮”,是教师冲破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创造新教法的目标。接下来,笔者就结合日常教育活动向大家阐述几种英语课堂创新教法。
  一、 字母记忆用“贴”的
  有学者认为,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都积极地参与,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一年级下半学期小朋友们就要开始学习字母了,一下子要让他们记得全部26个字母,着实有点困难。作为英语老师,也会绞尽脑汁想新招来帮助孩子们投入到字母学习中去,尤其是字母的书写。我从美术课同学们用衍纸贴出美丽的花上得到了灵感,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也贴一贴字母呢?隔天,我让大家准备好了橡皮泥搓成细条状和衬板,就让我们一起来贴一贴字母吧。小朋友们异常兴奋,原本一节“压力山大”的字母学习课,瞬间成了“手工课”。投影上显示的是字母A,我在黑板上的四线三格里演绎着如何贴出一个A(包括从哪里开始起点,哪里应该捏断了,换一根橡皮泥,但我始终用了同一种颜色),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代替了粉笔枯燥地在黑板上写的过程,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笔顺,知道了字母形状,还瞬间提升了课堂趣味性,课堂一下子就“炒”热了。同学们自己操作时候,我还有惊喜的发现:一个小女孩把大写字母A以笔顺分开,用了3种颜色的橡皮泥贴起来!她说:“金老师,你看我贴的A美丽吗?”我当时很感动,她不仅清楚地告诉我这个字母是A,即发音的正确性,还能知道它由3笔写成,即笔顺的正确性,更让我感动的是她创造性地用颜色来区分笔顺!没想到我的一个小小方法,却给孩子带来了创意的空间!相信她在接下来的字母学习中,会永远记得金老师的一堂字母拼贴课,并能试着用这个方法学习剩下来的25个字母。这样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二、 单词拼读用“唱”的
  自然拼读法是现下学单词拼读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母语学习对于外语学习有一定的正迁移性。因此像拼音一样拼出单词,会大大提高学生单词拼读和记忆的效率。当然如果只是简单拼读单词,未免也太枯燥了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擅长利用教室里的一切环境和物品,为辅助英语教学创造有利条件。三尺讲台,是一个非常好的“节奏器”,在拼读单词时,可以手打节拍,根据音节,有节奏地记忆单词。比如学习bag这类CVC结构词,可以创编小诗打节奏完成教学。创编的小诗可以是:b, a, g, bag, bag, bag. B says b, b, bag, bag, bag. b, a, g, bag, bag, bag. A says a, a, bag, bag, bag. b, a, g, bag, bag, bag. G says g, g, bag, bag, bag.老师边打节奏,边让学生跟唱,不但学会了bag这个单词,还学会了字母b,a,g两个辅音,一个元音的发音,让拼写单词不再枯燥。当然“唱”单词同样也适用于一些多音节单词,需要老师花心思多多创编有意思的小诗。
  三、 词义区分用“画”的
  在记忆术上,有一种方法叫图像记忆,顾名思义,采用图像的方法帮助记忆。与传统的声音刺激记忆相比较而言,效率要提高3~10倍。如果结合思维导图,快速阅读及其他方法就可以做到轻松高效记忆文章的效果。我将图像记忆法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有一回听四年级老师的公开课,课题是Uint 4 Drawing in the park,其中有两个单词river(河)和lake(湖)。到课末尾,课堂反馈环节了,还是有同学分不清这两个词的词义。两个词义相近,那么如何有效区分呢?我从课题得到启发:既然是drawing in the park,那為什么不画一画?有老师会说:“这个方法太老了,画图认单词嘛!”The answer is: No!我的确要画,但画的内容不一样。river的样子是长长的河流,那么我让学生写单词就不是一行笔直工工整整地写,我会写很多个river,把他们拼成波浪形状;同理,lake的样子是圆圆的湖泊,那就不要写一排lake,把很多个lake就拼成圆圆的样子。这样孩子在记忆这个单词的时候,就会想到它的形状(或样子),就瞬间蹦出词义了。这个方法简单易操作,我给同学们演示的时候,他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有一次,看到我的学生在草稿纸上写了很多单词,细看发现小奥秘:用circle堆成的圆,用square拼成的正方形,用triangle画成的三角形……同学们再一次创造性地把我的小方法运用到记忆单词了,叫我如何不欣喜!   “画”单词这个方法非常适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同样需要花时间抄写单词以巩固所学,那索性就有创造性地抄,有趣味性地抄,这让更多孩子喜欢上单词记忆。
  四、 新词理解用“演”的
  教到五年级,为了能扩充同学们的词汇量,我特意去书店买了单词卡片,当然我不是单一地告诉他们,把这些都背出来,那样也太残忍了。我让每一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开学初,我随机给孩子一张卡片,告诉他们回家准备,搜集一切和这个单词有关的信息,然后到学校来和同学们分享。头先几位同学也只是简单地告诉大家这个单词怎么发音,单词分别是什么意思。与我想象的单词分享有些差距。但转念一想即使这样也好,至少他一定对自己介绍的这个单词印象深刻。直到我们班上一位活跃分子上台演绎单词,把我心中希望的火花又点燃了。他要教给大家的是动物类单词shark(鲨鱼)。一上来,他便问:“同学们之前我们都学到过哪些动物类的词呀?”这让我一欣喜:延伸法学会了。“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动物。”说着往黑板上写了这个词,并按音节教大家朗读,我心想:老师平时教读法也用上了。惊喜原来还不止这些。他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鲨鱼是海中霸王,最大的鲨鱼有15米长,而最小的只有20厘米!”接着他还说了很多关于鲨鱼的知识,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虽然用的是中文,但我一直坚持在英语课上能让学生学到很多生活中的知识。我把这位同学作为典型好好地表扬了一番,从此,课前5分钟的“表演”深受同学们的喜欢,大家都尽可能地搜罗关于这个单词的全方位信息,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同学们面前“演绎”单词。
  我想这就是“向学生要课堂,而不是向老师要课堂”“让学生自己找水喝,并不是等着水放在自己面前”理念的体现吧!
  五、 单词归类用“配”的
  心理学上讲到小孩子的集中力是有限的。学生天生好动,坐不住,那不如就让他们站起来“活动”下吧。
  中高年级学生课本上会出现反义词、对应词等单词归类的题型。在帮助学生归类时,我也有一个小办法。我将反义词制作成卡片,当然现在网络上也有售卖此类卡片,然后随机分发给同学们。老师一声令下后,同学们就开动找自己的“另一半”。如,clean要和dirty配,big要和small配等。有时候,一位同学找错了,心急的同学还会提醒:“哎呀,你配错啦,你应该和某某配!”同学们很乐意在自己配对成功的情况下,帮助不知该如何配对的另一些同学。最后我们会把几对“反义词”同学一起请到台上给大家展示,同学们既巩固了友谊又学到了知识。后来,我发动大家一起帮金老师制作卡片,有心的孩子还会画上图片帮助大家。最近我们在做rhyming words(词尾是押韵的词)配对,都是同学们自己做的卡片哦!
  六、 句子成段用“录”的
  有学者说,我们教学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在我的课堂里除了运用多媒体放动画给孩子们看,我还用先进的媒体技术来录动画。现在手机摄影功能非常强大,我就想到为什么不能把摄像引进英语课堂。小朋友好奇心重,自尊心也强,有手機在录下他的一举一动的情况下,相信他会表现得更突出。我就利用了同学们的这个心理,带着手机进教室,激发大家的表演欲。五年级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童话故事,学习完毕后,我让同学们进行童话再现。一开始,大家都十分拘束,我和几位活跃分子先进行了示范,并且鼓励他们说:“如果大家拍得好,我就传到我们班级群里,爸爸妈妈就能看到了!”这么一激励,大家还是非常踊跃的。刚开始上来表扬的同学还像背书一样地说句子,后来的同学,在表演是能根据情境加上小创意,如自己设计动作和表情!背书永远不是问题了!录完大家还会欣赏一番,同学们激动在表情上,我喜悦在心田里。
  玩转英语课堂并不是整整一节课都要让学生蹦啊跳啊,那显然是不能够达到“学”的目的。在一节课中,有一两个创意活动,能让同学们有欲望学,甚至是自己创造方法学,学得有意思,那才是最关键的。英语教师创新教法,培养有活力,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任重而道远,愿大家集思广益,为英语教学开辟新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金筱雅,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1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