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天地 “大”智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后习题这片天地虽“小”,却蕴含着“大”智慧,它引导教师建立语文要素序列化概念,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围绕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教学过程。借助课后习题扎实教学,能促进学生字词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后习题;语文要素;语文能力
  “语文要素”这个概念首次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被提出。从定义上来说,语文要素的组成主要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它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分布和体现在每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下面就围绕课后习题,抓住语文要素,谈谈如何用好课后习题。
  一、 重视词句积累,丰富词库素材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词句的积累对于提升低年级学生阅读与写话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二上教材非常重视词句的理解、积累与运用,体现在课后习题设置了“读一读,记一记”“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以及园地的字词句运用等栏目,通过扩词、归纳、联想等方式,让学生有趣地记忆理解词句并内化,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一) 强化生字认读,积累拓展词汇
  部编版教材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栏目通过用要求会写或者会认的生字组词,提供新的语境,拓展文本相关的内容,对本课的生字进行巩固。
  (二) 剖析构词方式,学会举一反三
  部编版教材课后习题中也设置了不同结构的短语,以此让学生认识更多的短语,并举一反三,积累相应的词汇。课后习题中的词语在结构上有较多的分类,不仅包含了动宾结构,偏正结构,也涉及了并列、主谓和后补等几种类型,所以基本上可以使学生对短语结构有了一个整体的学习。在规范语言的基础上,再从内容上进行延伸拓展,如《我是什么》课后习题展示了一组短语: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冲毁房屋;教学时,引导学生认识动宾短语,可通过图文对照帮助学生建构画面,理解意思。程度较好的学生,可做动宾短语搭配练习,实现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寒号鸟》课后的两组短语:冻得直打哆嗦、热得直冒汗;冷得像冰窖、热得像蒸笼;引导学生观察“得”字后面是补语,补充说明形容的程度,可直接描述,也可用上比喻。理解用法后,再让生结合生活实际或者图片提示讨论并补充“冻得鼻子都红了”,“快得像一支离弦的箭”。这个语用设计非常趣味巧妙,抓住这道课后练习题不仅落实了孩子的词汇积累,还让孩子明白了表达的多样性。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避免学生机械性的接收和学习,更能让学生自发地思考,不断积累大量的词汇,更好的培养自己的语感,为后续高阶段的语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注重阅读指导,能力拾级而上
  《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该教材中,通过每个单元后的课后习题的训练,抓住不同的语文要素,给予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教材凸显出了难度适中,同时具有相应的梯度,并且对于语文要素的构成上提供了不同维度,多个层次的知识点。除“双线结构”外,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单元内的数篇课文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训练。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和体验。《古诗二首》课后习题教学,可以借用课文插图,顺势激发学生想象诗里描绘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和草原的苍茫辽阔;《雾在哪里》可以借助课后习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可借助小气泡的提示,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美好的心灵。这三篇课文对学生的想象发展呈现出了有层次、多角度的要求和指导,首先是借助插图学会描绘画面展开想象,接着是借助课文句式学会具体表达,最后要求没有任何凭借学会想象续编故事。这样由扶到放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的想象真正地从观察中来,有所依据,又真正地让孩子学会大胆想象、放飞想象。
  2. 每个单元中具有梯度的语文要素,并且注重不同单元中相应的梯度训练。在教材中的一三八单元中,课后习题就体现了“了解课文内容”这一语文要素,以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阅读能力。请看三个单元课后练习举例:
  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文中提示学生需要将小蝌蚪如何成长的图片排序,然后根据排序的图片讲述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单元《曹操称象》:通过阅读第四自然段,将文中的内容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并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第八单元《风娃娃》:根据下面的提示(地点转换)讲讲这个故事。(内容略)
  上述列举的三个单元分别在教材的首中末三个位置,也体现了在学习过程中按照先易后难、具有一定梯度的语文要素的训练: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借助线索,复述课文。利用在各个单元中出现的语文要素,将其紧密相扣,不断深入,形成一个互联的整体,贯穿于整册教材,有效地落实了“了解课文内容”这一语文要素。通过有梯度的训练,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拾级而上。
  三、 关注“语用”操练,助力语言表达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即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真实的情境,将他們带入其中,从而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教材的编排十分重视与生活的联系,练习设计尽力营造适切语言文字运用的语境,拒绝单调、枯燥的机械操练。本册教材也十分关注语言现象,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运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将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巧妙融合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在本单元中,主要由课后练习的字词句运用中,提供了一些词语供学生学习和使用。例如在《我是什么》课后,要求学生读句子,体会“落”“打”“飘”三个词的意思,再用它们各说一句话。此题抓住“落、打、飘”辨析词语意思,让学生感受作者在动词使用上的精准与严谨,并学会正确使用这三个动词。
  (二) 借鉴表达进行仿说或者仿写
  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教材在《黄山奇石》《葡萄沟》课后习题中设计了有特色的句式仿写练习。例如《黄山奇石》中要求:仿照句子,用加点的词描述图片里的石头,再选其中一张练笔。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到作者是以名称加样子的顺序来介绍怪石,几处景点的描写,名称和样子的顺序或前或后,学习了通过想象,用动作描述怪石样子的方法。再到《葡萄沟》课后的仿写,例句提供了两种仿写思路,一种是用“有……”的句式列举事物,将特点写具体,一种是用归纳的方式,总结事物的特点。练习题第一题侧重归纳几种事物的特点,第二题侧重如何写具体,可见新版教材对于课后习题编排的用心。
  (三) 对比中感悟语言表达的不同
  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例如,《寒号鸟》借助课后第二题两组短语:冻得直打哆嗦,热得直冒汗;冷得像冰窖,热得像蒸笼。引导学生理解“得”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补充说明形容的程度,再对比前后表达,感受冷、热触觉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即可直接描述,也可用上比喻句。《我要的是葫芦》一课,通过课后第二题句子的对比朗读,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或感叹句、反问句来表达,不同的语气表达了不同的情感由浅到强的程度,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练说句式。
  总之,课后练习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小”天地,它是能力训练点和教学重难点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挖掘课后练习的价值,从而发挥出其大智慧的一面,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黄慧婷,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4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