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走在语文教改路上的浅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生本阅读教学就是以课文为抓手,以推进海量阅读为基础,以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为目的的给材料综合课。
  任何一项教学尝试,都难免在犹豫中彷徨,在彷徨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历练中成长完善。
  往往经过这样反复之后,才让我们对新型语文课堂有了更灵动、更具体的认识。
  忽然发现,好多时候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操作,拘泥于形式,局限于表面,因为研究得少,所以止步不前。
  反复研读郭思乐老师的生本教育专著和余映潮老师的语文教学技法,起初,我很是迷惘:这两位老师的观点和做法是否南辕北辙?因为我们很多老师,好像把生本课上成了资料拓展课。而余老则铿锵有力地坚持:重文本、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不能架空教材,脱离文本!难道我得心应手的教学风格必须画上句号?于是,我想靠近生本一点,再近一点,再近一点……
  经过迷惑后的反复思考,我终于明白了:①推进阅读是语文生本教学的根本!②推进阅读是积淀知识最有效的方法!③推进阅读毋庸置疑可以大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④但推进阅读不是语文生本课的唯一表现手段!
  一、真正生本的好课体现在12个字上:“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在我们常态化的生本语文课堂上,极尽时间和力气做到了前6个字“学生活动充分”,却一直忽略了后6个字“课堂积累丰富”。
  前置性研究单、课上小组讨论、课中小组汇报,质疑、问答、评价……学生应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这本来非常好,可是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走着走着就极端化了,把自己的路变窄了,表现在:①非讨论不成课;②非小组合作不成课;③小组汇报成为生本课堂的唯一主形式,忽视了个人的独立思考。
  教学处理的技巧在于夯实基础,在于环节灵活、处理精巧。一味地单一模型,是不是把本该灵活处理的东西框死了?
  我之所以说课堂极尽力气和时间体现了前6个字,是因为还有一个奇怪的课堂现象:整节课就是学生你说我说他(她)说,课堂变成了活生生的脱口秀表演,我们为学生的精彩发言和敏捷思维深深折服点赞,可必要的知识不归类不笔记,应该提炼积累的知识一带而过,“课堂积累丰富”从哪里说起?
  二、教师为了生本退出讲台,整节课也就几句话:很好,真棒,你真厉害
  课堂呈现任由学生发展态势,有放没有收。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推进阅读,教师要比学生更能阅读,更会阅读!教师的阅读要更多更广更深!
  生动自然的课堂难能可贵,但从教学内部展现出的韵味来看,起承转合、拾级而上、渐入佳境的层次之美却能表现出更具魅力的教学艺术。一个真正成熟的优秀教师,善于洞察学生在表述过程中的不完善,善于总结引导,善于把浅显的讨论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究,善于一针见血总结学生发言,善于纠正表述活动中偏离轨道的走向,不能不管不顾,甚至连学生表述中科学性错误都不能及时斧正。
  三、教学脱离文本,架空教材
  从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出发,讲究“联读”确实是一种特别有意趣、特别有容量、特别辛劳又特别享受的过程。它是从某篇文章扩展开去,把若干文章或若干整书进行对比、类比、联想。不仅于此,它的内涵可以更灵活——不满足于课外资料的简单搜集而进行整单元、跨单元、跨册跨年级跨学科的联读……内容广泛,形式自由。
  以上所说,它的操作是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课”中话题的再表达,是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和积累知识后的再理解、再说明、再论述、再欣赏、再感受、再联想的一“篇”話!是“课”中话题最有力的整合和思想结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形态美!是课文背后的丰满美!因而我们不能忘了,“课文文本”才是这份牵引力的始发地,才是足够凝聚课中诵读、积累、感悟、联想、运用的凝聚点!
  行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你我都是个初探者,一路上遇山过山,遇雨撑伞,有桥过桥,无桥自渡!只要走在研究的路上,我们都是快乐的!只要有了追寻的勇气,我们的课堂便永远年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0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