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虚词嚼出语文味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分析,要有全息视野。在具体分析时,要注意从文言句读、文章气韵节奏、人物情思个性等角度入手,才能在虚词教学中虚中见实、枯中见腴,嚼出语文味儿。
  关键词:文言文;虚词;语言分析
  文言文虚词是文章构成的小单位,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往往无确切实在的意义可以去对应或翻译,似乎形存义无,增之不多,删之不少,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常常被忽视。事实上虚词不虚,它对于文言文的语气节奏、文章的气韵语势、文学形象的塑造把握,乃至于文化的意味传承都有着具体而重要的功用。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对其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万不可等闲视之。
  一、根据语文味儿教学理念指导文言文虚词教学
  语言分析是文章教学的重要依托。文言虚词是文言语法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分析文言文虚词,就是要明确其性、明辨其用、明晓其理。简简单单的一个“之”字“也”字,或许是气韵、句式的必须,或许是作者的匠心独运,都需要我们去分析、比较、揣摩,从一个字中看出机心巧思,看出乾坤世界。语文味儿提出者程少堂先生说:“运用语文味儿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注意在对语言进行基础性处理之后,还要将语言渗透到文章、文学、文化各教学要素之中,或者说文章、文学、文化的教学都要通过语言教学来体现。”其实,不仅语文味儿教学法,所有语文教学法都强调贴近文本进行语言分析,语言分析可以说是理解和鉴赏文章的重要基础,如果我们碰到文言文虚词,以可有可无的态度处之,那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文言虚词分析要有全息视野。所谓全息,即完全信息。“一叶知秋”“管中窥豹”都含有全息的意味。对一篇课文而言,语文教师最好有点全息视野。“这种全息观是将每一篇课文视为‘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全息元,或者说是语言与文章、文学、文化的有机统一’。这种全息观(或言全象观)是在遵循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的基础上对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把握。”如果说一篇课文有“一语三文”的全息蕴涵,那么一个文言文虚词,是否也包孕着从语法到文段内容、脉络层次、作者情感、文化意味的多重信息呢?如果教师就虚词讲虚词,就词性辨词性,就用法讲用法,那么无疑是缩小了文言文虚词的全息内涵,也就缩小了语文教学的厚度和张力,这样的课堂会变得枯燥无味。
  二、分析文言文虛词,建构虚词分析的思维指向
  基于语言分析的重要性和教师进行语言分析全息视野的要求,教师可以建构文言虚词的教学指向。分析文言文虚词是一个比较、揣摩、引申的思维过程,要将孤立的一个文言文虚词嚼出精深的含义和丰腴的意味,关键在于思维的指向。
  (一)虚词嚼出文言句读之美
  文言文的句子简约典雅,含蓄凝练,是高度书面化的语言。文言文虚词对于调节句子的顿挫起伏、彰显句子的语气语势,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正确的停顿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个“也”字,语气助词,无义,表句中的停顿,在换气中有语意未尽勾连下文的作用。举出现象“师道之不传”以停顿之,引起感喟“久矣”以嗟叹之,读的时候一顿一连,文言意味满满。而有的教师误以为“也”是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断句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样一来,文言意味就没有了。
  再如,在《蜀道难》中,起笔突兀,“噫吁嚱,危乎高哉!”全句七个字,五个虚词。“噫吁嚱”,三个叹词连用,“噫”重在惊讶,“吁”重在叹赏,“嚱”重在惋惜遗憾,三个叹词,各有侧重,但又浑然一体,如天际飞鸿飘忽而至,读来迅捷惊叹。然后以并列结构的短句“危乎高哉”继续 ,两个形容词,两个叹词,一一对应,四平八稳,语义鲜明而语势充沛。前后七字连在一起,前者虚、飘、疾,后者实、沉、稳,互为衬托,情感充沛,起伏变化中极尽文言句读之美。咀嚼虚词,就是要嚼出虚词词性,分析出虚词在句子中前后勾连的作用以及虚词对于文言句读语势变化的作用。
  (二)虚词嚼出文章气韵节奏之美
  虚词的功用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句子,它往往关联到篇章的气韵节奏。气韵,就是篇章的气势韵律;节奏,就是行文的顿挫抑扬。助词、叹词的数量虽然很少,但经常担当这样的重任。一段一篇,往往有作者的事理情感寄寓其中,在语言上外化为之乎者也的语势变化和顿挫抑扬。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虚词时,万万不可忽略。例如,在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相邻两段的虚词特别值得咀嚼。
  “不违农时……王道之始也”一段是孟子谈王道之始,孟子全用“也”字结句颇有深意,五个句子,五个“也”。王道之始,重在宣扬仁道,与民休息的手段和方式,用“也”,在陈述中显得信心满满,充满肯定的意味,道理不容置疑,说理滔滔不绝。
  “五亩之宅……未之有也”一段孟子全用“矣”字结句,四个“矣”,四幅画,语气大变。这段是王道之成,孟子为梁惠王展望描绘了行仁政得王道天下大治的美好画面,全用“矣”字,仿佛天下已然大治,王道已然修成。孟子在描绘中显得王道唾手可得,有一种功成志得、豪情感慨的意味。明辨语气与内容的变化,再以此来指导段落诵读,无疑会使教学过程生动畅快、充满兴致。
  再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很多教师都觉得说理部分繁冗枯燥,难以教学。但如果能够从虚词入手,发现说理段落的语势语气的变化,从变化中看出王安石的说理脉络与风格,从中窥探出其人的性格风貌,教学也就能平中出奇,枯中见腴了。
  在“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一段中提及三处“不能至”均用“也”,语气肯定强硬,不容置疑。“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用反问语气,态度更为坚定,势如金石铮铮。由语气词的变化梳理出行文的脉络结构,可看出作者一贯的态度语气,居高说理,气盛理直。文如其人,教师还可由此谈及王安石写作的风格,进而联系到其为人的“拗”与偏执,再联系到其为了变法的九死不悔,这样一来,语文课堂会更有语文味儿。   (三)虚词嚼出人物情思个性之美
  文言文中,人物语言或作者抒情语言多用虚词(语气助词、叹词)。这些虚词,用与不用,意味不同,用多用少,更是效果迥异。剖析文章时,如果要理解人物形象,揣摩人物情感,万万不可忽视虚词的作用。
  例1: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例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例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例1中如果没有“耳”字就是一个陈述,陈述客观事理;加上“耳”字,就成抒情,主观之情毕现,一种落寞、一种自嘲、一种怅惘、一种孤傲……韵味十足,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丰满。由此可见,虚词用与不用,意味不同。
  例2中不仅用虚词,而且连用一个“耳”一个“矣”,有无奈,有感叹,有郁闷,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语气词很好地表现了其内心情感。
  例3中“老矣”“无能为也已”,短短两句,三个语气助词。“无能为”就可以了,陳述现状;“无能为也”就很好了,既陈述事实又带有感叹;“无能为也矣”就更好了,陈述事实,发表感叹,拖长声调,寓有满腹牢骚和几十年来的郁愤。这“也已”的连用既用得自然又能让听者嚼出含蓄,潜台词“我年轻时怎么不给我机会?”“我老了才来找我、求我”……意味无穷。这很符合一个怀才不遇的老人面对君王征召的对话情境。有了这几个虚词,烛之武跃然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具有喜怒哀乐情感的平常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抛弃个人得失的爱国英雄。虚词让人物形象立体化了。由此可见,虚词用多用少,效果迥异;如何使用,妙在自然。
  清人刘淇在《助字辨略》的序文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体骨相似,但性情各异。小小文言文虚词,确是居功至伟,小至句读句式,大到篇章结构、人物形象,总是可以从中咀嚼出语文味儿,一种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当然,文言虚词的咀嚼,要根植于师生对文本的分析,依托于学生的认知活动,形成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能见微知著,切中虚词肯綮,那么,也就是 “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的自由高妙的教学境界,语文味儿自然也就有了。
  
  参考文献:
  [1]程少堂,梁青. 语文味教学法:定义、核心词汇与关键句式[J].新课程研究,2016(1).
  [2] 李保初,周靖.文言文教学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3] 张岩.荒原中的舞者[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雷声(1975—),男,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特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法、文言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