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生个人素质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法治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高度重视这门学科,积极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状况
  1.学校没有认识到学科的重要性。在学科的权重中,部分学校总把道德与法治看成是副科,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予重视。教师的教学理念未得到及时更新,有的学校还安排非思政专业教师任课,虽因学科教师欠缺,但可见学校不是非常重视这一学科,教学上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改革,使得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不高。
  2.学科教学方法单调陈旧。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按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只重视让学生记忆和背诵书本知识,选择的材料和教案也过于陈旧。有的教师在上课时要求學生在听课时按照自己的提示,在课本上圈圈划划点点,课后让学生机械重复背诵。这种传统的模式未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从根本上不利于最终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状况
  1.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受到近年中考模式的影响,学生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对诸如历史、地理以及道德与法治作为次要科目看待,重视程度不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形成一种可上可不上、可学可不学的心态,严重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效果。
  2.课程的学习缺乏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只是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对各种知识点的背诵和记忆,不愿意在这门学科中花费时间,再加上教师教学方式的枯燥乏味,学生更是没有学习的兴趣,这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
  二、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研究教材内容,正确应对教材
  1.深入钻研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具有浓厚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2.正确应对教材。近几年部编版教材都作了内容的调整。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应对教材内容,做到五个“注重”:注重学生已有经验,注重活动设计,注重情景再现,注重拓展延伸,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二个“提倡”:提倡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提倡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探究式学习;一个“突出”:突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二)探究教学技巧,提高教学实效
  1.设置新颖课堂导入,营造课堂气氛。教师可以运用新颖的导入,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气氛中,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如设置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导入,或者角色扮演导入等。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有效的、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精致的、贴近生活的小问题。
  (三)运用多种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1.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更加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利用自身的思维去进行思考,符合初中生的发展规律以及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遵循的是初中生生活的逻辑,以初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初中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在体验中感受。
  2.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教育“创现”的推进,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进入每一间教室。采用多媒体视听进行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需要教师立足新时代教育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学生为本,认真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责任编辑 李少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2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