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文三者间的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我从阅读兴趣、阅讀习惯、阅读方法、阅读氛围、科学阅读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会阅读,以致达到终生阅读,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对学生来说,掌握阅读方法,学会阅读是提高认知、发展思维、丰富感情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读为写之先,阅读是文字运用的第一步。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具有科学性,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不断提升阅读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1.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毋庸讳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彻底造成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始终存在。大部分学生家长仍然重点关注孩子考试的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以此作为对学校教育好坏的评价标准。学校和老师仍然把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们考试的分数上,传统的题海战术、大水漫灌、填鸭式教育仍然频繁出现在课堂上,导致学生对读书和学习过早地失去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了兴趣,教师即使在阅读教学中用尽方法也会无济于事。
  2.部分教师的认识不足。有些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对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阅读教学只是一项简单任务,只要机械地让学生记住一些好的句子、段落,用到作文的写作中就可以了。只为要写作文才去阅读,生搬硬套,杂凑拼接,不仅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3.传统教学的方向错误。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心理发展、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强的探索欲望与好奇心,而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式方法看似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却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阅读书籍种类单一、对作文辅导类书籍的依赖性较强,这些都造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难以取得良好成效的因素。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方法路径
  1.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开展好阅读教学的前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关于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中的第一点就提到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可见阅读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力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要注重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四勤”习惯入手:一是要勤动手。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不认识的字、词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不要随意放弃,指导他们通过查阅工具书、上网查询等方式扫清“拦路虎”;在教师进行阅读讲解的时候,可以将文章中的生僻字、陌生词汇以及难以理解的语句,用不同的方式或者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并做好相应的注释,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二是要勤动脑。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不能理解的句子和段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进行思考,然后再和其他同学讨论得出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逐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三是要勤反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一味提出问题,让学生逐一回答,使学习的主体处于被动的境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对自己提出问题,尝试自己进行解答。通过自问自答的过程,启动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尝试自己思考,不断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通过长时间反复训练,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质的飞跃。四是要勤动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记读书笔记和自己写批注的良好习惯。阅读过程中,学生自己觉得非常优美的句子或段落可以摘记在读书笔记中,标名句子段落的出处和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阅读的材料、作品敢于抒发感想,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可以直接批注在文章之中,这个过程将为阅读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3.要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坚持“以读为本”,则读书方法很重要。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因此,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不断丰富自己阅读的方式方法。一是朗读。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而朗读的方式最能快速让学生自主地入境入情,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读懂课文,是阅读教学中必须经常性进行的练习。二是默读。默读不打扰他人,又可使学生很快进入专注的状态,有利于对阅读材料的思考和理解。教师要从要求学生不出声、不指读做起,经过初步学会默读,最后达到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这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三是略读。为了节省时间,“粗知文章大意”,尽快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略读对于理解课文内容的要求低于精读,又利于教师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读书方法。四是精读。在掌握文章大致内容后,要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部分、重要段落进行精读,准确理解把握文章的主体立意、结构框架、突出观点、精彩内容等,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的质量和水平。五是广读。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小学生的兴趣范围又是宽泛的,正好可以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展视野,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还可以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4.要注重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环境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和触动。因此,努力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就成为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一要积极鼓励个性化阅读。人的性格不同,感兴趣的对象也是不同的。教师要注意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点,在做好把关的前提下,让他们阅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文章,通过阅读了解书中的世界,体会到阅读的美妙之处,之后再引导他们阅读其他类型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要将传统的集体阅读课堂体制转变为鼓励学生个性阅读,可以教授一些阅读的技巧,组建不同的兴趣小组,让对同种类型的文章感兴趣的学生们在阅读之后进行讨论。因为作品是他们喜欢的,所以他们会有很多的感受和想法,讨论起来就会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从而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气氛和环境。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质的变化。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味追求传授给学生阅读技巧是无法达到目的的。面对“巍巍书山、茫茫学海”,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文章,是阅读教学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方向性的介绍自己读书的经历,推荐自己的读书方法,定期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使学生因为对教师的敬爱和信任而去阅读教师推荐的书籍,体会到教师所体会过的世界。三要努力创设阅读情境。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里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角,鼓励学生捐献自己喜爱的图书,供其他同学阅读,既可以增加学生与图书的种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
  5.要注重开展科学的阅读教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应该注意提高学生阅读时的专注力和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比较片面,自制力较差,容易被外界情况干扰,尤其是在阅读学习中一旦分心,就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注意教学的持续性和持久性,努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专注。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就必须注意教学过程的随时性,随时将文章中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优秀片段摘抄出来,让学生进行仿写,不断锻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二要发挥表率的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随时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时刻注意保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将表率作用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延伸。教师要定期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积累的素材和学习心得与同学进行分享,拓宽知识的获取途径,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注意根据教学情况及时调整阅读教学目标,增强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力,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与水平的逐步提高。
  学生的阅读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和重组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重要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阅读视野,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整体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张书英.浅谈小学语阅读教学的方法[J].教学周刊,2001,(12).
  [4]李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谈,2011,( 01).
  
  (责任编辑 陈始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3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