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著名的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中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很显然,这个“活”字有非常丰富的含义,不仅指活的内容和过程,更是指活的方法和活的结果。而课堂上的热闹氛围其实只是一种表象,只能说是一种相对比较活的过程,真正的“活”是要看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有没有呈现有质量地读,是否在回答的时候呈现有质量地说,学生在动脑的时候是否达到了有质量地思考,最终达到有质量地写。本文从“鲶鱼效应”出发,从教师的角度探究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
  关键词:鲶鱼效应;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著名的“鲶鱼效应”。简单地说,它就是指在鱼池中放一些鲶鱼,鲶鱼在搅动的同时,激活了其他小鱼的求生能力。可见,“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鲶鱼效应”同样适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谁可以是这条关键的“鲶鱼”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是这条“鲶鱼”,那么,教师这条“鲶鱼”如何做,才能让课堂变得“活”起来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一、 强化朗读训练,丰富情感体验
  “活”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是有充分的朗读。纵观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不难发现,朗读常常处于被弱化的可怜境地。一堂语文课往往是有讲无读,或者读只作点缀之用;或是有读而量少,只做形式之用。此时,语文教师这条“鲶鱼”就要发挥作用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读中思,思中读。
  河北省刘老师的《春》一课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纵观刘老师这一堂课,不难发现,刘老师紧紧抓住“着”“了”这些虚词让学生通过朗读不断感受文本。就像刘老师说的,虽然这些虚词没有完整的意义,日常学习中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这些虚词可以带领我们从新的角度更好地感受来自文本的美好。刘老师先让班级整体读,再让小组读,最后个人读。不仅学生读,老师也在每一次朗读之后从语速、重音轻音、停顿方面都加以指导,并且问以学生为何要如此读。这样一来,学生便开始思考这些虚词的价值。学生不仅觉出了语气的加重,感受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更是在刘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到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之情。学生不仅一遍一遍地读,还是一层一层地思考,更是一步一步地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作者用词的讲究。在师生共同尝到了这个“甜头”之后,刘老师很机智地问学生:“请同学们浏览全文,看看有没有需要格外注意的‘着’‘了’的其他例子,尝试着品析一下。”也就是说,刘老师针对具体教学情景学生状况,巧妙地将“着”“了”作为本堂课的原点,从这个原点出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悟整篇文章。体悟过程中,穿插着有质量的回答,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了高质量的思考。
  的确,朗读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发出声音,而要带领学生把死的语言从声音变成“活”的语调语气以及情感。在这一课中,教师把诵读当作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载体。不仅如此,教师还想方设法,使朗读形式变得丰富多样。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更能让学生养成品味语言的良好习惯,是不折不扣的课堂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思想的“活”课堂。
  二、 巧借学生错误,展开思维碰撞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十分害怕学生出错,认为学生出错就是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于是煞费苦心,好像最终一定要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与答案完全吻合才算达到预期目标。可事实是,绝大部分学生很难有自己的回答与答案完美吻合的美好体验。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是没有误入歧途的体验,那又如何炼就火眼金睛。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清楚,课堂可以是也应该是学生产生错误的地方,而我们的教学其实就是发现学生错误并且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
  听我校吴老师教授《卖白菜》一课,得到了很多启示。课堂一开始,吴老师要求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补出文章中省略号的内容,与此同时说出理由。吴老师设计这样的问题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从文章开头部分进行琢磨。但课堂现状是,第一个学生直接补充了后面一处的省略号“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学生毫不犹豫地说道:“其实,母亲当时点出了那一毛钱,但却没有说出口。”此时,吴老师并没有立马去否定他,而是很耐心地引导他再把原文和自己刚刚补充的内容结合起来朗读一遍。读完,其他学生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有学生提出,钱是“我”算的,文中的母亲和老太太并不知道,况且还是因为偏头痛母亲才让“我”算账的。还有学生迫不及待提到,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母亲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毛钱呢?’”原文还写道:“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簍子里”等等。吴老师这个时候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以此让学生逐步体会这些内容与省略号相关的细节中所蕴含的情感。这时第一位学生恍然大悟,教师便再次询问该生:“通过刚才这个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吗?”第一位学生若有所思:“读小说的时候不能只看一个地方,而是应该关注细节,一定要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读。”教师继续引导:“小说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以及细节,读小说一定不能断章取义,一定要把前后情节联系起来读,尤其要注意分析刻画人物言谈举止的那些内容,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小说的奥妙。”
  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教师清楚学生在认知上还存在哪些偏差,而后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或内容,更体现了课堂训练的必要性。于这样的讨论中,质疑中,去品味,去体验,学生方能自主地意识到错误的原因,他们的认知才会逐渐清晰,并且印象深刻。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允许课堂上的错误发生,这是这是一种教学智慧,更是一种教学创造,也是“活”课堂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 注重知识介入,内化语文素养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主体,但假设没有教师的悉心引导和知识的规范,则可能成为一盘散沙。“活”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会有相关知识的有效补充。
  著名的黄厚江老师教授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印证了这一点。当黄老师问同学们这首诗的体裁时,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写送别的边塞诗。黄老师继续追问,是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它是边塞诗的?这个问题自然也难不倒黄老师的学生,他们争相回答是从“将军角弓不得控”“胡天八月即飞雪”“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幕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这几句话可以看出。黄老师随即问学生这首诗的情感是什么,他请上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在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后,黄老师提出自己也要来读一遍,并且让学生们评价谁读得更好。学生的评价很中肯,指出黄老师的朗读太过于悲伤,感情有点过头了。可是,当黄老师再追问原因时,学生们陷入了困境。此时,黄老师适时地将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了补充。黄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说,岑参的送别诗读来是感伤,但是绝不悲伤。关键一点是,岑参身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盛唐时代,这个阶段的送别自然多了几分豪迈。送别一定有伤感,可不消沉、不悲观,更加不会是悲伤。他们到边关去是自己主动要去的,而不是被赶过去的。写这首诗只是因为朋友走了,有些小小的伤感罢了。所以说是伤感中夹杂豪迈,严寒中却有暖意。这个环节中,黄老师并没有将相关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设置情境,逐步展开,通过学生的活动来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都想让学生掌握文本创作的背景、情感等相关要点,但大多会以直接呈现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诚然,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机械地掌握某些知识,却无法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考和活动与分析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地通过朗读、评价等方式去品味语言,体悟情感,才能使原本枯燥知识补充变得轻松有趣,易懂难忘,也才能使整个课堂“活”起来。
  作为这条“鲶鱼”,我们任重道远。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朗读训练,允许发生错误,借力知识介入,不停搅动起学生学习的浪花,整个语文课堂才会“活”起来。也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知,并且将课堂知识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语文素养,从而感受语文的快乐。
  作者简介:
  王晓婷,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周庄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9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