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后进生是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的失误或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在品德、学习、纪律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存在是无可避免的,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一、挖潜力,找“光点”,因势利导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学会欣赏他们的每个闪光点。努力为他们创设可以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机会,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引导他们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和能力。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其它方面的进步。教师可以通过对差生的每次篇章的作业和提问之后以一种友好的微笑、“真好”或“不错”的词语或别的赞许等形式来给予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存在着真实的内在动机时,尽管学习者对于有效学习的较为精细的特点一无所知,以及并不具备许多能促进学习速度的条件,也能获得卓越的成果。
  由于后进生在学习或其他方面不如别人,产生消极意识,和好学生在一起总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因此他们常以各种捣乱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视”。其实,这正是他们内心情感脆弱、敏感、多疑,自我保护意识强的表现;是他们对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一种强烈需要的表现;是他们内心期望人们承认他们价值的热烈憧憬。因此,转化后进生,教师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这种需要,用炽热的情感去融化他们心灵上久积的坚冰,用精神的甘露来涤荡精神上的污染。用信任与尊重唤起他们----自信心的复苏,唤起他们潜在的力量,前进的动力,向上的能源,高尚的心理品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二、多赞扬,勿训斥,循循善诱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马克吐温亦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相当重要。我们要寻找理由嘉奖学生,往往一次合理的嘉奖要比十次各种各样的指责带给学生的收益多。“对犯错误者,给他们以好环境包围起来,暗示他们以很好的前途,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这是最好的教育典型。”(徐特立)。
  老师平时少绷一回脸,少瞪一次眼,少一点冷漠,少一些排斥;而给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次关心,多一回尊重,多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可对那些备受冷落的后进生,却是能够润泽万物的和风细雨,可以摇曳心灵的脉脉温情。
  三、多关心,严要求,一视同仁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感化。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教育家们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深深地启发了我: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对后进生要多关心、严要求、不偏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导之以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建立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师生彼此尊重,在民主、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教育和接受教育,才有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决不是被羞辱、贬损中受训导。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模范”,在言行举止、风度引人注目,并以自己渊博的知识,生动有趣的讲解,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四、抓反复,反复抓,坚定信念
  老师应该形成这样的认识:大多数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弱点是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行为和情绪反复性强,是正常现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转化与进步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稳定”这一充满反复、曲折地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师既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把握当他们不良行为再次出现时,本身表现出的懊悔心理,不断开展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加以正确引导,给他们常敲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后进生引上前进之路。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
  五、讲配合,同协力,齐抓共管
  后进生的思想是复杂的,转化工作是艰巨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教育好学生。必须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方位、多层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需要班主任用爱去动其情,以理去晓心;需要课任教师与班主任的紧密配合和相互支持;还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子女的工作中来;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爱护。否则,就会出现"学校+家庭+社会=0”的现象,转化工作将有可能功亏一篑。。以学校为轴心,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网络。要使学校教育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建立在家庭和社会的自觉有力的合作中,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提倡大教育观,确信人才培养的多渠道、多层次性。在这一社会工程建设中各方挑起担子,不作推諉,才能完整地体现出时代要求;另一方面,要优化教育环境,倡导社会各部门为学校教育开辟锻炼、实践的基地,使理论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显示在帮助操作能力的提高上。
  事实证明,只有认真地去认识后进生,研究他们,清楚地认识生理、心理充满矛盾的这一特殊群体,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因材而施教,将浓浓的爱心撒向他们,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会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9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