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分析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因此本文以我校为例,选择一个班54名学生开展留守儿童情况分析,其中非留守人员26人,留守儿童28人,留守率达到了51.85%。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内容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衍生物,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下进城务工人员的农民“身份”难以改变,他们即使已经长期在城市生活,也不能享受所谓的“市民待遇”,于是,城市只能是他们暂时的栖身之地,他们的家庭只能留在农村,子女很难在城市上学。一方面是户籍的限制,一方面是入学费用过高,农民子女通常只能留在农村上学[1]。
  (一)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搞帮派、混社会、谈恋爱;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2]。
  (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二、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七个突出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通过对28名留守儿童的跟踪调查,有32.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3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10.6和4.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三)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3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四)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三、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第一,改善制度环境,让“留守儿童”可以随父母入城接受教育。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这无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
  第二,改善农村环境,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一是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加强和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应在中小学建立寄宿制,把“留守儿童”都集中在学校住宿,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这么做既避免家中老人的溺愛又可进行更科学的生活引导。
  第三,是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村委会牵头,联合妇联、工会、学校和派出所,充分利用党政机关富余人员、 中小学退休教师以及青年志愿者,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观察“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并告知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定期督促外出务工家长经常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
  四、结语
  总的来说,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名称的背后,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一种酸楚的生活状态。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政府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进而使外出务工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慧霞.在农村小学有效开展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策略[J].学周刊,2019(35):171.
  [2]陈金虎.唱响乡土资源的主旋律——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机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9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