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科研能力提升的教师课题组培育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静

  如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反思?如何把问题和挑战都转化为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机会?课题研究不失为一条相对科学又严谨的变革之路。我们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成熟型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普遍缺乏做科研的意识;中青年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意识,但教育教学理论认知水平有限,科研经历缺乏,难以用严谨的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新教师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经验缺乏影响其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聚焦和思考。在此情况下,学校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但大部分教师申报材料不规范,研究方法欠科学,成果提炼不到位,教师科研有挫败感。
  鉴于此,非常有必要创新学校原有的教学研究形态,通过构建学校课题研究组织的培育机制和模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探究性学习自然发生。
  一、从学校制度层面建立教师课题组培育机制
  我们学校将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现阶段课题研究的侧重点,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提升教育科研的理论品质和领导力。
  (一)建立完善的课题管理制度
  1.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管理领导小组”,确保三级课题均做到“专人管理”“专业引领”“专题服务”。领导带头参与课题研究,深入课题培训、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汇报等活动的全过程。
  2. 建章立制,为课题研究提供制度保障。依据上级部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制定学校课题管理办法,从规划与选题,申报与评审,开题与结题,定期验收与成果梳理,课题评价与升级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将课题研究纳入年度教师业务考核、年度科组工作考核。在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课题研究作为证明其学术水平和工作示范效能的重要依据。
  3. 设立专项经费,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集团、区级、省市级课题均按1 ∶ 1至1 ∶ 2的比例追加课题专项经费,使教师在专家指导、外出参会、资料购置、成果鉴定、宣传推广方面有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有效进行过程跟踪和指导
  1. 从问题入手确定选题。指导教师梳理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改革方向,逐步明确选题,避免出现“有课题无问题”现象。从细节入手指导课题申报,根据选题辅导教师界定核心概念,开展文献搜集和梳理,制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内容,及规范填写课题申报表,避免出现“有工作无研究”现象。
  2. 以开题论证会作为课题交流平台。无论课题大小,都要求和鼓励课题主持人做好开题论证现场会。通过充分听取专家指导意见、明确研究方向,与同行进行思维碰撞,与成员形成研究合力,避免出现“有方法论无方法”现象。
  3. 以中期检查为抓手做好过程性跟踪。在研究过程中提醒课题组成员记录和留存资料、数据等,撰写、发表课题相关论文,边做边梳理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避免出现“有研究无成果”现象。
  4. 以结题为契机做好成果梳理。邀请专家指导校内各类课题的结题汇报,着重指引教师归纳梳理研究成果,鼓励优质课题申报上一级课题,开展更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有成果无转化”“有叙事无提炼”现象。
  二、学校培育教师课题组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课题组基本框架
  最初,不少教师的教育科研实践仅仅止步于一份课题申请书。在学校连续三年的课题申报培训、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成果梳理和提炼培训、公开结题汇报等一系列活动的培育下,教师的科研水平大幅提升,近3年成功申请市、区课题15项,参与省市区课题研究人数达30余人次。如今,教师科研成果丰硕,成功构建起科研兴校的生态环境。
  1. 成员构成。一般由研究能力相对欠缺的一线教师自愿参与。他们有意愿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用更科学更严谨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激活并丰厚了教师的教育理论,形成研究成果,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
  2. 任務驱动。利用头脑风暴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转化为课题,确保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共同学习课题研究的基本要素,提供文献检索途径,共同研究文献综述的撰写脉络。借助案例明确研究方法选择,分享课题研究过程性素材积累,为成果提炼提供保障。
  (二)探讨课题组成长模式
  在申报动员阶段,重在引导教师发现工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在课题培训阶段,开展《中学教师如何做课题》《小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一线教师做课题技巧分享》等一系列培训,指导教师做好文献综述,规范填写课题申报书。在开题论证阶段,与外聘专家对话,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同时展开成员对话模式,交流分享模式,构建共同体发展平台。在中期检查阶段,做好阶段性总结,确保课题成员研究进度合理,研究内容深入,对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及时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定位,调整结构。在结题汇报阶段,侧重研究成果提炼,并将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加以推广。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做好课题完善和改进,为申报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做准备。(见右图)
  三、教师课题组培育的实践效果
  (一)有效减少教师职业倦怠
  课题组的实践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表达的过程。教师在课题研究这种有法、有理、有效、有情、有趣的探索教学的过程中,不但提升了教育教学智慧,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使得工作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每个课题研究都有侧重和突破,同步完成了成员的“自我实现”。
  (二)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课题组中有一系列的资源帮助成员做课题,为高质量课题寻找新的增长点,将相近研究方向课题资源整合,申报高级别课题。随着申报数量的增加,小课题也在不断提高准入、准出门槛,促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水平向更高的方向进发。
  (三)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所有的课题都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有序展开,如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转变、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探讨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大语文大阅读方法和策略、跨学科校本课程开发、STEAM课程建设实践和完善等,课题组的发展不但促进了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正在悄无声息地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