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生活为载体,促进品德养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从生活中来,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到生活中去,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促进品德的养成。
  关键词:生活;体验;实践;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指出:“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
  一、走进儿童生活,培养学生品质
  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记得在一次教学《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一课中,在让学生自我介绍长处时,我发现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有的说:“我的语文成绩好”,有的说:“我的朗读好”,有的说:“我画画画得好”??????我看见班里一女生表现的很安静,我就点她的名,让来自我介绍。可是,她站了许久,一言不发,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有学生按捺不住了,大说:“老师,她不敢说。”我灵机一动,说道:“大家看,她的红领巾系得多好;刚才只要她在安静听大家的自我介绍。这不就她的长处吗?”学生安静了下来,似乎接受了我的观点。我继续说:“其实,人人有长处,这里的长处不单单指学习好、运动棒等方面。很多小事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长处,比如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的井井有条、主动承认错误等等。现在谁再来说说自己的长处?”这堂课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让学生學会尊重,在无痕中受到道德熏陶,品质得到培养。
  二、到生活中体验,发展学生品德
  生活,是一首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己生活。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一)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道德与法治》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都走进了课堂。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就生活的再现。在教学《粮食来之不易》一课上,简单的说教最多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粮食来得真不容易,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左手抓一把鸡毛毽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毽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走,五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疼的真切体验,再来看种粮的过程,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其中劳动,这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刻地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幼儿园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道德与法治》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如教学《我爱我的家》这个单元正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通过展示、交流、讨论等活动,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源源不断地再现出来,不断丰富,在教师的正确导向下,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三、到生活中实践,形成道德认识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品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道理,落实到自身的行为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学《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一课后,当堂开展“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在班级、校园里讲卫生不扔纸屑,保护教室的门窗、地板、和课桌椅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认识化为道德行为。所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关键还在课外,要在实际生活中完成养成教育。
  只有让学生以发现者的身份,通过自主性活动,浸润在对人类间接经验和知识再度发现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共鸣与向往,让学生真正内化道德认知。以《春天在哪里》为例,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花草树木中探秘,与鸟兽鱼虫交友。让学生将感受到的春天的气息,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体验、认知,从对春天的热爱提升到保护环境意识的形成,道德要求无形中已经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8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