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化战略对高校特色型外专引智工作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大学的五大使命之一,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成为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才战略是一种从被动操作式管理到主动开发式管理的策略。在各高校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人才战略与国际化战略往往相辅相成,将人才战略的实施赋予了国际化办学能力的使命;并将其内嵌为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改革路径,使得国际化人才战略呼之欲出。明确国际化人才战略的组织模块,探讨海外人才获取方式,制定海外人力资源运用路径,完善评价体系,推动实现国际化办学能力和国际化人才治理进一步完善,是当下时代与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国际化人才战略 引进国外智力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将“扩大人才开放”作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成为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内各高校推动引进海外人才和国外专家和智力(“外专引智”)工作,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外专引智作为师资国际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的管理、引进、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出了改革和探索[2]。同时,高校在制定国际化人才战略的基础上,也面临着重个体、轻团队,重高端、轻青年,重引进、轻管理,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出现“人才洼地”等现象[3]。因此,高校的特色型外专引智工作更应体现从“人才引进”到“人才治理”的转变[4],注重外专引智工作差异化实施路径研究,确立长期外专引智战略,跟踪学术前沿,制定具有学科针对性的外专引智策略,重视青年外专人才引进等。
  一、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步,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在不断深入推进,表现为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与国际化进程的整合过程[5]。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从单一或个体的行为发展成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发展方向和模式选择。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了广泛讨论,但是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作用等方面的研讨不甚深入。鉴于国际化对高校“双一流”建设所带来的“产出”将持续影响高校深层次发展,评价和评估国际化对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的综合性影响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评价高校国际化的成效将为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综合改革提供有效评估维度,有利于及时发现改革问题,调整改革方向,明确特色化办学路径。[6]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高水平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各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评估指标[7]。虽然目前国际化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已成为普遍共识,但是针对国际化对大学治理和发展的受众及参与者的影响研究存在欠缺[8]。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需要理论界和高校管理人员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思考国际化战略对引进国外智力和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中的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直接体现在高校机构本身和高等教育参与者(即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但其产生的作用和结构并非短时间能发挥和体现出来。这种影响可以理解为一种“潜在利益”,比如高校教师国际间流动对国际科研合作的长短期交流影响。基于此,这种影响实际会表现為高等教育工作中的经验、过程和项目,也同时会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比如国际化经验对于教师本身及其学术生涯的影响是相对复杂且多方面的,不能简单评价是好是坏。
  此外,国际化师资队伍成为大学评价体系重要评价指标,其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国际师资与本土师资团队管理与融合所带来的挑战更为复杂。由此,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的教育人力资源角度来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明确其本身并不是高校治理和发展的一种目的,而是一种不断往复、不断修正调整的高校发展过程。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将国际化内化到教育人力资源,特别是在海外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表现为对外籍教师和海外人才的获取、维护、激励以及运用发展,实现国际化进程与师资队伍提升互相促进,促使一流大学真正将国际化作为大学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大学国际化进程的核心是教师的国际化。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体现在选人、用人、留人、育人方面[9]。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战略在引智工作层面上,通过实施外专引智“项目”,实施“集群式”外专引智工作路径,实现外专引智工作和国际科研合作的引智“平台”,对接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选人、用人、留人”环节。本文主要基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介绍学校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项目—集群—平台”层级型和“选人—用人—留人”相结合的外专引智工作的模式及经验,以期为我国西部的行业特色类高校吸引国外智力资源、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国际化战略对高校外专引智工作的影响
  (一)方法与样本
  本研究采取德尔菲法对西南交通大学外专引智工作进行评价,选取30位西南交通大学短期外国专家、长期外籍教师(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来校交流90天以下的外国专家800人次,长期在校工作外籍教师32人);选取15位校内引智项目申报教师(含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教师,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教师)进行采访,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被访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均为理工科学科背景,反映出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科特点,受访者对学校外专引智政策举措比较熟悉,能够较好地对调查问题进行反馈。本次德尔菲法对访问对象进行了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为100%。
  调查发现,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对外籍教师国际化学术声誉和职业发展带来了影响(见表2)。外籍教师认为,这些因素成为国际化战略对教师个人层面的影响要点。这反映出学校外籍教师从个人层面对学校实施的国际化战略持正面评价,主要表现在国际化战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其个人发展和职业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和影响。从表2的反馈信息可看出,外籍教师表达出希望参与国际化战略政策制定的愿望。这反映出,在机构层面上,学校的国际化战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提升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9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