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视野下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教学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树立新的教学立意,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通过问题情境,学科教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构建既富有人文情怀,又有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时代新人,从而将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落实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本文综合考查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深刻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当下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改进,让核心素养落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 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问题情境
  
   一、 引言
  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突出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核心素养聚焦学生品德和能力的提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有一定的道德感和法治意识,进而达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在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中,我们要以问题情境为载体,通过创设富有内涵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辩论、解决和实践中发展学科素养,培养道德“实践力”,增强法治“自觉性”,从而真正将学科素养转化为成长的持久动能,这些是当下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基本要求。
   二、 创设有温度的问题,开启教育
  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成人必成才。这就说明,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指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既是素养教育的目标,也是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教学价值取向。学生需要在一种自我认同的人文环境中寻找自身的发展方向,并通过自问、他问和互问等来促进道德观念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转型。在这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成为学生的道德引路人,就要创设富有温度的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切身问题的讨论、追问和互动,找准问题切入点,并以“生命在场”的角度来反省自身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在人生道路中能自觉行动添砖加瓦。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构建生本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链接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并从教材的问题中找到切入点,帮助学生以情激问,以问促思,促进学生和教材对话、和生活对话,和他人对话,从而让学生在分享互动中找到自我成长的精神坐标。教材所设计的问题要有温度,要能触动学生的精神和灵魂,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在问题交流中智慧成长,拔节向上。
  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之“家的意味”框题,其中涉及“尽孝在当下”的话题,A和B两位教师分别创设了问题情境。A教师引用教材里“感动中国”的人物胡世国“割肾救母”的事迹,并借助视频来播放,让学生学习,学生看后小声议论:胡世国的行为令人感动万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啊,还有学生直接问同桌:“你能做到吗?”,而B教师以重庆好人李超然“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的事例和学生分享,有学生立即反应道:“这是我们家乡人耶!”于是同学们都想让他讲讲李超然的具体事迹,教师顺时导学,借学生生成的体验和情感,巧妙地营造了“活动”和“情感”一明一暗两条主线,帮助学生在“感受爱”——“理解爱”——“回报爱”的心路历程中接受爱的教育。
  B老师突出了学生的“生命在场”,问题情境有“人情”味,事例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学习、体验生活道德和法治的知识,既改善了当下课堂教学的现状,又调动了教学的氛围,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学习更加主动,乐于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教师在课堂上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和法治就在我们身边。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亲近感。从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既锻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又降低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难度,让教学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有亲和力。教师借“家乡好人”的主题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学生有话可说、有情想诉,学生的生活和教材的问题情境间自然产生了某种联系。学生在问题讨论中真切地感觉到要做“好人”,树立从我做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学生也不会感到“压力山大”,因为他们没有“胡世国”式好人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因此,B老师没有对学生“道德绑架”,学生才能真正主动打开心扉,将“孝亲敬长”的种子内化于心。
   三、 精设有厚度的问题,立足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要成为一个学生思考的王国。”和知识教学相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好的问题除了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所设的问题要有丰富内涵,层次要分明,思维要呈现出一定的梯度性,从而让学生善学善思,激发思维的火花。学生只在思考、辩论和交流中才能移情、共情和同情,从而促进思想、情感和道德的统一,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所有这些,都需要有厚度、高质量问题引领,旨在激发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涟漪。不单单是这样,一个有厚度、高质量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拥有去探究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和研究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从上述AB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胡世国的事例虽能让学生产生情感波澜,但若从思维厚度上来分析,有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该人物的视频载体具有一定的渲染性,其文字表达和视频剪辑的效果会让学生的情感顿生高潮,视频因此也具有一定的“道德”高度而肩负着深厚的道义存在,學生在此种心理环境下极有可能因生情而思想脆弱、极度敏感,但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容易缺席,被某种东西“框住”,所以思维应有的厚度就大大的减弱了,此时此刻的学生很难对教材材料进行深入解读,对材料的问题关注度也会降低,这对培养学生有厚度的思维不利。学习是一个过程,此视频可能让教学缺少应有的过程性、创造性和学生的参与性。相比而言,B老师能根据教学情境适时提出以下有厚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发展和讨论:(1)听完李超然的故事后,同学们的心情怎样?(2)李超然说:“你照顾我长大了,我陪你到老”请大家说说心中的真实感想。在现时代下,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如何尊敬长辈?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和递进的。首先,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厚度,学生可以在讨论、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孝敬长辈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其次,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学生和教师都可追问,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将事例转化成问题,将问题转化成能力,再将能力转化成自己的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巧设有维度的问题,指向教学
  “勇于探究”是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十八个基本点之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之心,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唯书、不唯上”,让学生能在问题的引领下探索真知,形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探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设计和讨论过程中的问题,要发挥学生的“首席”导师的角色,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探索问题,并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真实实践,帮助学生深化思想认识,提升道德境界,涵养法治素养,从而让问题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走向深入的有效载体。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材“增强生命的韧性”框题有关生活难免有挫折时,C老师釆用案例教学,以具体的人物事迹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必胜信念。而D老师也釆用案例教学,但在案例分析后,适时切入了延伸问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命经历,说说如果挫折一旦无法避免,那我们又该怎么办?”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温暖起来。比较两位教师,两者皆有生成性表现,但前者更多的是展示,而后者对课堂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旨在激发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实践探讨,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从而有了更多富有价值的生成。诚然,在实践生活中,有些困难往往不是学生能够左右或解决的,因此,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要学会勇敢面对现实,甚至有时在挫折无法避免时,要学会带着挫折前行,这就需要学生要学会笑对人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所以,教师要基于现实和教材内容,敢于突破教材桎梏,设计多维度问题,让学生分享问题解决智慧,形成问题解决策略,浓缩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即便挫折不期而遇,也能坦然接受、泰然处之,成为时代的接班人。
   五、 结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视野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教师要活化教材,突出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纲的课堂理念,将问题营造、问题探讨和问题解决融于育人情境中,培养出具有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干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91-92.
  [3]翁灿琳.提升法治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10(9):19-20.
   作者简介:
  陈满银,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长乐区鹤上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39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