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必考科目,对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思路,书写步骤也欠缺规范,导致整体分数不高,为了方便学生们理解题目思路,掌握基本的知识点的应用,有一个清晰的思维导图是极为重要的。不仅可以更快地掌握解题技巧,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其大脑内在的潜能,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当今国家教育政策的先后颁布,促使教育教学模式持续更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潜在的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缜密的思考能力,从不同层面加以系统引导,对于低年级学生缺乏思维能力,没有较好的理解能力的时候,利用思维导图实在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授课方式,为此,思维图示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普遍得到大众的重视,针对当前发展的教育概况进行系统分析和探究。
  一、 思维导图的含义
  所谓的思维就是大脑的神经系统所传达的一种指令或者支配行为动作发生的司令官,导图就是给予明确方向的图示作为参考,以图为主,可同时配有具体图示或者文字的加入,最终便于人们记忆。当教师给学生们讲解思维导图的时候,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可以明确感受到其发展带来的便利,不用过多言语的陈述和板书的撰写,简单清晰的图示就能将原本复杂难懂的课本知识得以展现。作为一种概念图或者说是腦图,直接被大脑进行组织,转化成课本知识,把事物之间的关系加以练习,形成散射状图表,用来强化知识储备。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大脑记忆工具,更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学科上进行联系,形成一个大的学科网络,将各科的语词、数字、图形等结合在一起,协助大脑练习,有了清晰的思维能力加之高效具体的学习方法,成绩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二、 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习效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受到重视,以往的上课只是单独的夫子讲学生跟着念,缺乏大脑的思考,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显得格外烦闷,而如今,学生面临的科目太多,不仅有语文、数学、英语,还有科学、美术等学科,低年级学生本来心理接受能力就有一定的限制,加上这么多学科的系统学习造成学习压力过大,小小年纪就背负沉重的成绩压力。如果将图示教学有效的加以渗透,就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想象力,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思维蓝图,大脑有了整体框架,拿到一道题目能够举一反三,快速得出答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大脑思考方式,而且还可以在潜意识里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图示的呈现将数学课本进行有效构造,在思维导图中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查漏补缺,进而弥补自身思考的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效率,改变已有的思维模式,形成新的观念。
  (二)集中注意力
  校园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都是千差万别的,面对个体差异性,作为老师,始终都要秉持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因为有的人聪明,头脑灵活就一味偏袒,而对于那些智力发育相对迟缓的人就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对于每位老师来说都是极为不正确的做法,也不是一位合格教师应该做的。这不仅使得整体学生成绩没有大的突破,更是让学生的心理产生压力,内心过度自卑,更别说提高兴趣了。当学生们在实际的导图绘制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老师作为一名指导者和引领者,及时有效的鼓励,观察到其思维模式的转变和逻辑思考的不同之处,了解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际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大脑思维了解学习进程,要求集中注意力。总结重难点知识,节省学习时间,为后期考试做足准备,与此同时,对于新学的知识不要有畏难情绪,集中精力逐个击破,稳固提升解题能力。
  三、 思维导图的运用
  (一)调动学习兴趣
  不管是学习还是任何生活上的事情,兴趣始终是驱动人类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自身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将每一件事做到最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创设丰富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结构呈现,以此用来提高学生兴趣,还可以配一些图形,例如在讲解《数字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大致的框架结构梳理开来,然后下载视频给学生们观察,多种途径交相融合,从而有效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上,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例如在讲图形的运用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插图的方法,将四边形、立体图形等图示的模式加以展现。首先将已有的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心里有一个框架,然后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遇到的图形,比如教室黑板是什么样子的?粉笔盒的形状呢?筷子是什么形状等等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们自己思考,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去思考,而不是老师一味灌输。当看到学生们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兴趣后,鼓励学生们自己主动去绘制一个框架图,趁机引导其他图形的出现,加强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每一位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感知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有的人可能比较喜欢思维导图的呈现,而有的人更是喜欢文字多一点,那么在实际过程中,教师也不要剥夺其爱好的偏差,相反的还要积极鼓励,因材施教。对题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理解,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喜欢上数学,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活跃课堂氛围
  不论是学生学习的何种阶段,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自身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教师通过充足的课前准备,在课上给予学生们绘声绘色的演讲,让学生们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探讨解题的步骤,得出正确的答案,可以积极主动上台解题,更好的融洽师生关系。例如,当老师在讲解认识时钟的时候,引导学生对钟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然后一步一步向后铺垫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及所在时刻的认识,利用思维导图加以表示时钟的运行原理,学生还可以在练习本上绘制,通过大致轮廓的理解,绘制各时针的运行轨迹,还可以适当的安排小组讨论,一个学生画好时针后让其他同学来认识这个钟表现在的时刻是几点,轮流探讨,最后加深钟表的理解。通过各自观点的逐步交流,得出正确的答案。最后老师还可以对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以及参与程度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价,鼓励其行为表现,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更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频率,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知识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创新解题思路
  数学的应用题在整张试卷的所占分值是最大的,也是直接决定数学成绩高低的关键一步,很多学生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解题步骤,教师对于这些现象要加强重视,利用思维框架帮助学生去分析,理解每一道题的解题技巧,根据出现的已有题目,在课堂上讲解,如果有个别不理解的同学,可采用一对一指导,将课堂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的问题相结合,从而掌握到解题的关键,而不是拿到题目就一个劲儿乱写,最后步骤是长篇大论,实际得到的分数却不高,这也是很多学生不理解的原因,为什么自己写了那么多,而别人只写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步骤就可以拿到满分的优异成绩,就是因为有的人掌握了解题方法,对题目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审题清楚,才会有高分。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要有耐心,帮助学生找到解題的关键,以此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会做错,做错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审题不清楚还是没有掌握到课本知识的实际运用,知道了问题的所在才能抓住重点,有效的提升学生逻辑分析能力。
  (四)把握教学进度
  思维导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师尽快完成教学测评工作,通过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测试成绩的总体展示,能够及时掌握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出现的各种漏洞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弥补而做出相应的准备。教师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要时刻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尽可能地观察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于出现的学习问题及时解决,通过教育教学视频或者框架内容的形式,将课本上一些晦涩难懂或者对于学生们来说较为抽象的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给学生进行清晰的呈现,根据表现情况做出及时反思,及时总结,还可以将成绩优异的学生列为小组长,学习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完全吸收到老师讲解到的知识而又不敢向老师直接询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同学之间的询问得出正确答案,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掌握解题思路,弥补自身发展的缺点,同时,通过每次测试后的试卷进行自我评价,分析错题出现的原因,总结得分的经验,以此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减轻学习上的压力。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作为当下教育发展的必要教学手段,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框架,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教师在此发展过程中,利用框架结构有效地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以清晰呈现,有效的传输给学生们,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的绘制强化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为此,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们掌握课堂内容,尽情畅游在数学的海洋中,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提高逻辑锻炼水平,激发潜在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晓晓.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8(29):51-52.
  [2]周群.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2018(21):25-26.
  [3]左学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30-131.
  [4]张艳.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12):294-295.
  作者简介:陈岩,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房斌,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5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