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畅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课程共同体,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领导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和完善等课程文化建设过程的能力。当前课程改革的路径是朝向学生的“核心素养”,朝向“学生的个性发展”“未来需要”及“创新品质”,学校的课程统整与开发要适应这个变化,使课程能真正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实现“健全人格,塑造个性”的发展目标。如何建设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建立学校的课程体系。我国现有的三级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长要把自己的课程价值观转化为学校课程开设的计划体系,既要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里得到全面有力的实施,又要从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办学特色、育人目标、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教师的科研能力出发,统筹规划学校的课程开设计划,建立立体的、完善的、多层级的校本学校课程体系。比如我校实行的是“光谱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愿景是发挥学生的智慧力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成长途径,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最好的自己,追求绿色质量。
  其次是基于核心素养,丰富和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学校要吃透核心素养的内涵,将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表达。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四项内容为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我校结合生源中农民工子女高达83.7%的特点,提出了以下课程目标。
  实践创新: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善于运用先进技术,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形成批判质疑精神。
  善于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形成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悦享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形成和个人、团队良好的交往合作意识,初步建立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良好人际圈。
  责任担当:树立责任心,形成我的事情我负责的习惯;培养担当意识,敢于担责,敢于挑战,勇于付出。
  适性发展:发挥天性,展现特质,成就与众不同的自我。
  再次是要把各种资源整合到课程中去,为课程服务。依据学校情况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抓手为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学科课程要探索五种教学方式:问题化教学,情境化教学,单元化教学,学科活动教学,学科任务群教学。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构成内容标准,任务群并不是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而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跨学科课程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整合,如把两门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到一起,甚至多门课程整合在一起。比如我校开发的创客课程,就是将物理、美术、计算机三科知识整合的课程。校长不仅要有整合“物”的能力,而且要有整合“人”的能力,发挥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开发出优质的、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
  最后是课程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课程管理能力包括课程计划的管理、課程资源开发的管理、课程实施质量的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课程评价能力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还包括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师生的发展。
  比如,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管理和评价领导小组,每学年初要审议、修改并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同时对教师自己设计的校本课程也要进行评审,尤其是对课程纲要、课程培养目标、课时安排、课程评价进行评审。另外,学期中间,通过巡课,学校还要邀请家长、学生、教师进行座谈,随时掌控课程的开设情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78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