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反事实思维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小君

  [摘要]道德教育是个人和社会走向文明的过程,其不仅是知识传送的手段,也是文化和价值观培育的延伸。在教育活动中,训练学生对不道德行为或事件进行反事实思考是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能诱发道德情绪,增强道德批判,并促进道德行为意向的产生。利用反事实思维进行道德教育,需关注性别差异,并可通过在课堂上善加操控心理模拟,把握授课材料道德性及时效性而得到实现,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
  [关键词]反事实思维;道德教育;道德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5-0128-04
  一、前言
  从出生到死亡,道德教育都是人们一生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教育活动来说,道德教育有助于人们发展出被称之为美德的个人优点。并且,相对于一门学科来说,道德教育更加重要。因为通过道德教育可训练人们对态度和行为的敏感性,以及对由道德所主导的决策和方法的敏感性。进一步地,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情境中领会什么是道德上重要的,以及如何以正确的理由采取行动,从而使他们变得更加自制和反思。
  作为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该如何积极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决策?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又能对此产生怎样的影响?教育工作者、政府和每一个家庭都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众所周知,不道德决策的危害十分广泛,其不仅涉及个人,还延伸至整个社会。鉴于道德决策的重要性,教育者应制定有效的对策去影响学生的道德决策。我们的课程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包含有传授道德推理的学习经验。
  目前,在道德教育中较为认可的方式是“体验式学习”方法,即强调通过参与、实践、探究等方式来认识事物,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使学生在理智活动和实践中获得道德成熟。然而,该方法对于道德教育的实际结果来说却喜忧参半。一些学生在道德教育中报告了积极的结果,也有些学生表示对其没有产生任何效应,并且当前的道德教育充斥着娱乐化、功利化、仪式化、政治化和强制化,其实效性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教育者该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本文将从道德心理学的视角探讨道德教育的方式,即反事实思维在人们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德育模式,期望作为一种结果,能为教育者开发道德教育课程提供指导方向,以完善道德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
  二、反事实思维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道德教育是个人和社会走向文明的过程,其不仅是知识传送的手段,也是文化和价值观培育的延伸。在课程教学中包含道德教育,通过传递普遍公认的道德、善行和真诚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有助于培育和促进人们良心的形成。进一步地,其能使学生在回应道德情境时表现出对他人的友善、诚实、责任和尊重,明白如何遵循或避免盲目顺从社会规则,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做正确事情时的快乐,或从事不道德事情时的内疚和懊悔。孔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认为立志和学习的根据都在于道德。国外教育理念认为,学位课程教育通常应包含有道德推理的学习经验。虽然教育者一直强调道德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道德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实施仍面临很多问题。
  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从一种背景到另一种背景的迁移学习。而道德教育的开展,也是期望学生能将所学所悟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发现,通过训练人们对过去某一不道德行为的反事实思维,可以使他们将对这类行为的反思迁移到其他的道德背景中。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对过去事件加以心理否定并构建出一种假设可能的思维活动,是在先定条件和结果之间建立“如果一那么”的条件关系,并强调与事实相反的结果。这种思维本身带有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等,通常人们的行为反应倾向会受这些信息的影响。例如,对已发生的作弊行为的反事实思考(如果我没有在考试中作弊,那么我依然是一名诚实的學生)可引发对其他行为的反思(例如,如果我没有在大街上乱扔垃圾,就不会被批评罚款),进而影响人们日后的行为表现。因为根据道德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思考的过程中,这种思维模式启动了道德心向(moral mindset),使人们产生对其他道德脚本的思考,进而影响他们将来的道德行为意图。但是,人们倾向于对“不道德”产生更多的反事实思考。因为现实行为结果和反事实假设之间的比较可作为一种强大的动力,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因此,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对不良事件进行反事实思考,可促使他们形成反事实思维,产生责任感和义务感,避免在将来产生消极结果。这其中蕴含着德育工作的内涵,即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将树立道德责任作为德育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地位。
  对过去或将来行为事件进行反事实思考的这种思维模式,通过认知调控指导人们进行行为计划和情绪调控,可促使人们从过去的不良事例中获得经验。反事实思维的这种思考方式,不仅让学生反思所发生的不良行为,也可促使他们习得道德经验,影响他们将来道德行为的产生。将反事实思维运用到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反事实思维,进而提升道德责任,这一做法值得借鉴。总之,通过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反事实思维训练,是教学课堂实施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助于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反事实思维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一)唤起道德情绪
  研究发现,通过对过去不道德事情进行反事实思维,可以引发人们内疚、羞愧和失望等道德情绪体验,并且事实和反事实假设之间的比较还会扩大人们的消极情绪。因为当人们想象一个结果本可如何不同时,内疚会被放大,进而导致他们行为的改变;当他们设想自己某一品质的替换选择时,羞愧也会被放大。例如,“如果不是因为我不忠,那么好朋友就不会和我争吵”。因此在教育中,引导学生对社会上消极事件结果(来自行动者的不道德选择)进行反事实思考后,教师可询问“如果这些结果发生,你们认为情境中的主人公会后悔他的决定吗?”教育者也可在这一过程中向学生强调人类天生具有后悔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情境中谁应该被谴责,尤其是如果他们意识到不道德行为者本应该做出其他选择时?”因为伴有巩固,可预期的后悔情绪体验,可以帮助教育者增强学生的道德决策。反之,训练人们恰当地运用反事实思维,可帮助人们在面对消极事情时学会保护自我价值,进而有效减少和改善不良情绪。例如,对于重大自然灾害中的幸存者来说,相较于遇难者来说他们是幸运的,进而获得心理上的慰藉。总之,教育者应为学生提供认知架构去更仔细地思考所面对的道德困境:采用“如果一会怎样”的反事实思考方法,唤起他们的道德情绪。   (二)增加道德判断的严厉性
  无论人们是对过去不良事件还是对将来违反行为进行反事实思考,都会影响他们对此道德判断的严厉程度。因为人们的道德判断强烈受到反事实思维的关注,如,关注进攻者或受害者行为会明显改变他们对罪犯道德谴责的判断。因为反设事实和谴责归因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使得现实和反事实选择之间的比较可以作为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去支持诸如谴责归因这样的道德判断。实际上,当人们不得不解决一个道德困境时,他们倾向于关注产生行为的个体,并更倾向于考虑其本可以产生的其他行为。例如,生活潦倒的主人公,其父亲住院急需支付手术费,否则性命难保,主人公因此去打劫商铺。在这个故事情境中,通过反事实思维,人们会思考主人公本应该努力工作赚钱,而不至于陷入这样的困境,因此对其行为的批判会更加严厉。并且,这种影响还会出现在人们判断自己意图的道德程度上,即人们不仅在思考他们所做的道德事情中体验到道德感,也可在他们没有做过的不道德事情的假设选择中产生道德感。在道德教育中训练学生运用反事实思维,有助于增强他们对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认同,进而让他们对此产生更加明确的道德判断。
  (三)诱发道德行为倾向性
  人们在思考有关过去不道德的行为时,从认知上思考“本应该怎样”可激活道德标准,也会塑造在未来遇到类似道德问题时如何行动的意图。因为反事实思维在决定未来的决策和行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人们为将来做好准备。并且,反设事实可使人们在这一过程中产生“道德心向”,进而影响人们未来的道德行为。这种心向不仅影响与最初不道德行为有关的未来行为,还会影响与之无关的其他道德领域的未来行为。例如,对已发生的考试作弊行为进行反事实思考(如,“如果我诚信考试,那么我就不会被通报批评”),会减少甚至遏制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并且也会避免未来其他不道德行的发生(如,不对他人撒谎)。因为这种道德心向源于反设事实让道德标准(应该的)和道德事件(现实)之间的关系变得突出,而对这种关系的加工可引发人们产生更多的道德行为。在德育课堂上,通过特定的知识点讲授,并联系学生过往的行为表现,训练他们对此进行反事实思考,这有助于他们对道德规范的深入理解并付诸行动。
  四道德教育中反事实思维的运用方式
  (一)善加运用心理模拟
  反事实思维对德育工作具有如此积极的效应,那么教育工作者应如何训练学生对行为事件进行反事实思考呢?心理模拟(mental simulation)是对真实或假设事件的想象表征,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它包括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演,对过去事件的再现,幻想或者是真实与想象事件的结合。研究表明,相对于仅是简单注意语言描述的口头意义,当人们对他们听到或做过的不道德事件形成一幅心理图像时,更易于诱发道德情绪。因此,训练学生运用反事实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采用心理模拟的方式。当人们闭上双眼时,更容易对正在思考的问题进行心理模拟,进而引发强烈的道德情绪,做出更严厉的道德盘,出现更多的道德行为意向。因为闭上眼睛能使人们的情绪更加集中,进而专注于正在思考的问题。在闭眼情境下,聆听事件并在脑海中形成的心理图像比仅是通过阅读文字叙述更能引发强烈的道德情绪。所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行为事件以心理模拟的方式进行反事实思考,还可引导学生闭上双眼,尽可能地将注意力放在思考的事件或行为上。
  (二)关注性别差异
  在反事实思维中,道德判断与性别差异有关。研究发现,在对道德两难困境进行反事实思维时,女性(相较于男性)会给出更多背景外的信息,即给出的答案不包含脚本内容并避免脚本中所给定的状况。例如,在天桥困境中,故事脚本为把肥胖的陌生人推下以阻止失控的火车,女性会倾向于给出诸如与陌生人一起找块大石头推下天桥的背景外答案。这个结果不仅表明女性更易于产生反事实思维,也支持了以往的研究观点,即女性不会倾向于做出功利性选择,而是试图避免他人处在危险或伤害中。在该观点中,在对他人进行决策判断时,女性主要受到情绪、移情和关怀的驱动,遵循所谓的“关怀伦理”,而男性倾向于尊重法律和等级规范去解决道德困境,更遵循“公正伦理”。并且,男性与女性在移情能力上也存在差异,女性更加抵抗对他人直接造成身体或道德痛苦的决策。例如,在之前的打劫商铺困境中,女性也许会产生诸如“如果福利机构给予他们家庭更多的关爱,他就不会违法乱纪”,但男性更可能进行理性思考,产生诸如“他如果努力工作,父亲就不会没有手术费”这样的想法。其实无论反事实思考对此产生何种内容都不存在对错之分,因为女性在对不道德事件进行反事实思维时,更可能产生关怀性思考,而男性则偏向公正性思考。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注意不同性别在反事实思维启发上的差异,善加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反思的内容,并将重心放在反事实思考后对学生将来行为产生的积极效应。
  (三)把握授课材料的道德性和时效性
  研究表明,人们更易于对不道德事件产生反事实思考。在进行反事实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思考的内容。例如,在灌输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时,不仅要向学生弘扬社会美德,也可呈现不道德的事件素材,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反事实思考,激发他们产生更强烈的道德感。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向学生适当呈现负面信息外,还要注意所选择信息的时效性。研究表明,反事实思维可促进人们的意图反应,相较于发生在遥远过去的消极事件,人们对近期事件进行反事实思考后对相关行为意图的形成更快速。因为相较于遥远的过去,近期事件更能引发人们强烈的后悔感。比如说,在进行有关诚信方面的道德教育时,所選择的不诚信案例应该聚焦在近期发生的事件上,而非是年代久远的事件,这样更易于引导学生对此产生反事实思考。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依然存在教材内容陈旧、教师所举例子与当下时事脱节的现象,这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因此,在训练学生的反事实思维时,在授课内容选择上要关注近期发生的负面事件,同时引导产生的反设事实关注于当下或不远的将来,这样才能使反事实思维在道德教育上产生更大的效应。
  五、总结
  道德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其产生实效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探讨的话题。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训练学生对不良行为或事件进行反事实思考都是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本文从道德心理学视角分析认为,训练学生对自己或他人过去或将来的不道德行为进行反事实思考,这能诱发学生的道德情绪,并让学生对此进行严厉的道德批判。此外,这种思维模式还可使人们产生道德行为倾向,进而在未来产生道德行为或避免类似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在德育课堂上,教育者需注意反事实思维在性别上的差异,并通过操控学生的心理模拟过程,突出课程内容的不道德性和时效性,这可有效地训练学生对自身及社会的不良行为事件进行反事实思考。总之,在道德教育中训练学生学会运用反事实思维,并达到自动思考的程度,这可使他们今后产生道德行为或避免不良行为的产生。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工作中对不道德行为事件更加敏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5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