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晓红

  摘 要: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从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出发,根据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氛围、发展创新能力等几方面的培养出发,对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逐渐地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知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本文就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进行探讨,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创新意识,提升小学生数学分析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思考智慧,加强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乐于探索的精神。通过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的解题思路和思考能力,真正的形成散发性的创新思维,才能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一、 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生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由于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应注重对小学生进行逻辑思维锻炼,并加强小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性,强化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利用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创新思维的发展,突破学科抽象思维,使小学生利用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其自身性格的发展。客观来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更是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看法与逻辑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形成開朗的性格,主动地灵活利用自身的创新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小学数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教师转变角色定位
  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师的各项工作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在小学阶段的各种学习都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积极的组织和引导者应充分地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小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思维的学科,在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下,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一种由教师传授,学生被动的学习和领会的过程,它已经转变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互动、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引导小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反复的解答和验证,并总结学习经验,尝试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形成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传授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应观察到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并了解到小学生的想法与看法,利用设计性的问题积极的引导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当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疑问时,积极的根据小学生的理解程度,把握学生的数学性思维,并鼓励小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对不同的观点积极地进行讨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引导小学生积极的对问题调查和探究,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转变自身的传授性角色到引导性角色,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教育理念,才能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促进者,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营造培养创新的教学氛围
  随着新的课程概念的提出,教师为了促进小学生掌握自主创新能力,就需要引导小学生在课堂中具有民主合作的精神,建立轻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小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创新性课堂中,发挥集体的创新能力,利用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充分的建立具有创意的课堂教学,为小学生进行创新教学提高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从被动的课堂学习到主动的创新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加学习的自信心,积极的探索新的解题思路和方式,勇于创新精神。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小学生的不同想法,要有培养学生和爱护学生的精神,营造出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地发掘小学生的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的求知欲,更多的引导小学生利用自身对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建立具有创新意识的解题办法。教师更在课堂上要善于观察和把握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给学生最大的空间和自由,引导小学生民主和自由探讨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生活情境的问题性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激活小学生探索欲,在独立对问题思考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见解,训练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能力。
  (三)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学生进行不同题型的解答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总结新的学习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只有自己经过不断地探索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数学内在联系,并发现数学规律,了解到数学的本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实践活动结合数学性问题,突破小学生的常规思维,将抽象的数学性思过度到具有形象性思维教学过程中,利用动手操作的特定,让学生自主摸索解题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各种器官协同作用、同步发展,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引导小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依靠书本教材的知识,应联系生活,注重实践,结合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提高动手能力,不断的尝试,贴近生活,体会自己学习的知识的根源,并让不同的问题和身边的事物相关联,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掌握解题的方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教师也可以鼓励小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数学性活动,例如,一些社会的考察或者兴趣活动,通过让学生自己组织和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调查、研究,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创新能力的意义,进一步在新的学习中进行不断的探究和发现。
  (四)精心设计习题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对未知的东西进行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在新的课程理念中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全面的教育发展小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因此教师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利用设计出的不同题型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发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有趣的学习方式激发小学生内在的好奇心以及对数学的求知欲,让数学在学生心里成为一门有趣的学科。   教师精心设计不同的练习题型,需要让学生通过题型的锻炼,形成具有一定解题技能的创新能力,通过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小学生解题技能,适当的引入部分数学性开放题材,打破常规思维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学会应有创新性的思路来分解问题。例如,在教师根据数学教材引导小学生计算圆的面积时,可以通过将圆分为不同的形状将问题解答,也可以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还可以将圆分为不同的份数进行解答,这种不同的解题方法的引导,可以激发小学生创新思维,探究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在学生解题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小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解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学生自己编题目,可以让学生从出题者的角度来看待所学的知识点和数学知识,而且学生还可以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发散思维,设计出更加有趣的题目。所以,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力,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五)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师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可以激发小学生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相互交流和沟通,不断地交换思维,让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探究方式,在最初的数学概念的研究中,可以由学生从获得概念的抽象性过程,关注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体验到数学概念的本质,锻炼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实例的理解能力,通过灵活理解数学概念,改变机械性的学习方式,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练习题来引申小学生对不同题型的探究,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当学到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直线的长度时,可以引申出等腰三角形的长度的计算方法,这种数学题的引申有利于学生及时地分辨出不同三角形的形状和计算方式,通过题型的引申探究,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分辨能力和创造性计算能力。
  三、 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为了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地创造充分地理解数学的本质,要根据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以創新性的精神为基本指导方向,进行创造性地教学,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增加学习经验,提升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数学创新思维训练,开展探究性数学学习,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小学生对数学题型的积极探索,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应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去思考、去尝试,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习题练习来获取数学知识,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贯彻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立足于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引导小学生进行不同题型和数学概念的探究,形成勇于探索求证的精神。最终才能真正地促使小学生具有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世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议[J].发展,2019(10):95.
  [2]杨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9):175.
  [3]毛萍.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创新能力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36.
  [4]张倩.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7.
  作者简介:王晓红,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7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