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 助推历史课程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克明 张永谦

  摘要: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课程资源。挖掘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追求“超越与伦理”,聚焦“精神与道德”,优化课程实施与评价,有助于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历史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2A-0088-05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资源,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已成为历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种包含精神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旨趣是传统精神,其特点是注重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概括起来包括四个方面,即“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2],这与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相契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
  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教育内容,也是“以文化人”的载体和路径。因此,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旨归、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挖掘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能够助推歷史课程改革。
  二、实践思路
  文化属人的特性,揭示了符号、语言、技术、信仰、规范、价值观等基本要素。文化的要素及相互关系,形成文化的基本结构。视角不同,其要素、关系、文化结构各异。
  如,从层次的视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分为精神层面的心态观念、道德规范、思想等,行为层面的反省、祭祖、待人、节日庆祝等,制度层面的政治、经济、婚姻等方面的制度,物化层面的著作、遗存遗址、文学艺术品等。四个层次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依存、渗透、制约、推动,构成了完整的传统文化结构。
  依据文化的旨归、结构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以及新课程“立德树人”的诉求,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可以建构如下关系(如图1):
  如图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之间呈双向互动关系。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基本精神为内核,这些文化精神根植于经典文献,表现在制度风俗、文艺科技及其演变过程之中。其中,经典文献不仅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著作,还包括代表文化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如,孔子《论语》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为核心,包括课程内容与资源的丰富和整合、实施途径与策略的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的拓展与探索等。
  简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就是通过制度风俗、文艺科技等文化层面的表现及其演变过程,挖掘其基本精神,并将其作为教学立意或教学目标;通过经典文献,挖掘其蕴含的价值追求、道德情操、伦理教化等经典范例,丰富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内容;通过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和演变过程,优化实施课程,完善评价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彰显出“文治教化”的功能。它以人为核心,建构了以“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为人之学、会通之学”为主轴的理论体系。它“强调以人为本,追求崇尚道德修养的境界”[4]。这与中学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相契合。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精神,本身就是中学历史课程目标之一。因此,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并将其作为课程目标或教学立意,能够明晰课程实施的线索,优化课程实施内容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如,教学“商鞅变法”(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如果按照传统教学观念,教师大多针对变法的目的、措施和影响等,逐一分析,枯燥无味。如果立足传统文化的“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精神,立意于“时代与变革”,则教学过程可选择“争霸时代”“商鞅舌战”“立木诚信”“教唆太子犯法”“商鞅惨遭车裂”等,偏重于理解改革的时代性、必然性和曲折性,说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改革又充满阻力、曲折复杂,甚至要付出生命代价,从而引导学生把握机遇、树立改革意识、坚持不懈、不怕挫折、与时俱进等。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故事中“神入”历史,在体验中感受历史,在感动中提升生命境界。
  三、实践范式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探索,始于2015年12月,其间经过了“准备、实施、结题、推介”几个阶段。4年来,我们在实践探索上,形成了一定的认识。
  1.聚焦课程目标
  基于文化的旨归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历史课程要以“精神陶冶与教化”为根本目标,要聚焦于“培养学生追求创新、自由和升华的超越精神,及追求至善的道德素养”。在实践过程中,这一要求需要与具体学段、学习内容相结合,做到课程目标具体化。
  一是学段的具体化。即根据不同学段的教育要求,确定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如初中学段要立足于经典的历史故事,在体验过程中熏陶、感染、感动学生,并引领学生感性认同“超越精神和道德素养”。高中段的课程目标,应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中,理性认同和强化“超越精神和道德素养”。
  二是时段的具体化。即根据不同模块(古代、近代、现代)的教育要求,突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如中国古代史要突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内容,突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以及道德规范等时代魅力。中国近现代史要突出革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意义。   三是课时的具体化。主要表现为课时的学习主题。它取决于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育思想、史学功底和教学风格,源于教师对史实逻辑的重构。如教学《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时,我们可以“感悟创业年代的时代精神”为学习主题,整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英雄模范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事迹,认识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整合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文化的结构和发展特性、历史学科的特质、教师的教育思想、学生的发展程度等,是决定课程内容整合的因素。
  一是基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整合。文化的結构性特质,在中学历史课程中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文化的具体表现和形成、演变过程。同时,文化的发展性特质,说明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解决当时面临问题的成果。这启示我们,整合课程内容,需厘清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彰显历史人物为了满足何种需求、如何解决面临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效果等。如,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既包括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诉求、具体表现,也包括其形成过程,即秦始皇基于怎样的考虑、如何确定和实施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在历史和现实方面,有哪些影响、启示?等等。可见,突出过程性是课程内容整合的特性。
  二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整合。即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构体系、演变过程等。首先,从基本精神、重要典籍、主要代表、相关习俗、演变过程等维度,整理适宜于中学生接受能力和有利于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内容。其次,从教材维度,整合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发展趋势、基本脉络等,提升其达成课程目标的教育价值。
  三是基于教育目标开发课程资源的内容整合。如,开发乡土历史,并将之有机融入学习内容。再如,使用身边重要历史遗迹、遗存,挖掘其教育价值。这些资源,可以有机渗透于课堂教学,也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的主体。
  课程内容的整合,既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也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具体载体,还是学习过程的基本表现。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史学功底和教育水平,需要教师研读经典文献,开掘和利用课程资源。
  3.优化实施范式
  课程实施主要指教学实施方案、方式和方法。优化课程实施就是选择和使用更符合内容特性和学生认知规律,特别是更符合目标达成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在此过程中,我们建构和实施了如下实践范式(如图2):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容精华”是载体,“基本精神”是核心,“价值理念”是旨归。历史教学中,“教学目标、主题立意、内容整合、体验探究”是教学机制,“基本史实、经典史料、理解感受”“熏陶感染、感悟认同”是学习机制。这种实践范式在基于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前提下,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基因”,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如,张永谦老师在教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教版必修1)展示课中,以“古代制度文化的魅力”为主题立意,通过整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基本史实,选取《隋书》《唐摭言》《宋史》等经典史料,让学生在精读或泛读的情境中,理解感受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奥秘,体验探究古人治理国家的智慧。同时,在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情境下,让学生感悟认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成果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必须“放宽历史视界”“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5]。
  再如,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李宝霞老师执教《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一课时,以“文治教化”为主题立意,通过地图、诗歌、民谣、图片等创设情境,研读经典史料,探究社会变化的文化原因,引导学生认同天人合一、厚德载物、革故鼎新、刚健有为等传统文化思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完善评估体系
  课程评估体系包括课堂评价和学业评价,关系到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度和效度。在课堂评价体系中,要关注教师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掘与利用,关注教学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如,评估《百家争鸣》一课(人教版必修3)教学时,其指标不能只是儒、道、墨、法等思想家的主张和作用,关键是挖掘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仁爱”“克己复礼”“立己达人”的思想主流,突出先贤对己、待人和处事的原则,突出先贤“重建社会秩序”的社会责任感。同样,评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等课堂教学,要着眼于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突出“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突出陈独秀、李大钊等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反对尊孔复古逆流,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突出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为国请愿、为民呐喊、不怕牺牲,就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高度认识。
  四、实施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要求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超越时空、跨域国界、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基因”,融合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中,以滋养师生成长,引领文化自信。
  1.坚持理论学习与实施规划相结合。即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准则,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为任务,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从文化的旨归、精神、结构性和教化性,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历史课程之间的衔接点,并以此为主线,整合课程资源。
  2.坚持教学实践与实施效果相结合。即通过建构教学范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容精华”“价值理念”等与历史课程的教学机制、学习机制相融合,并在实践中探讨改革效益的评估指标,用教学效益检验、修正和完善实践探索。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否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的阐释,教育内容是否系统化、整体化。课堂教学是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进行了深入挖掘,并以此熏陶和教化学生,提升生命境界等。   3.坚持文治教化与当代价值相结合。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历史课程改革,要立足于文化的继承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突出其“当代价值”。如,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教版必修3)时,要立足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相关内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教学“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时,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来推崇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首位的价值观念,突出其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是推動中国近代发展的基本动力。
  再如,教学《放眼世界,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时,要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一脉相承,“共建、共赢、共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政治愿景,突出新时代中国人民从国际视野、全球高度,提出的“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理念而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为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深刻理解“文化”的基本要义,积极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蕴,切实探索“以文化人”的教育行动,应是探索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中华文化七十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15.
  [2]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51-5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2.
  [4]刘克明.历史课程改革如何回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 2019(1):86-90.
  [5]张永谦.基于史实·突出演变·彰显敬畏——《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学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7(1):69-72.
  责任编辑:颜莹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istory Curriculum Reform
  LIU Keming & ZHANG Yongqian
  (Jiangsu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culture is “humanizing” and “educating human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broad and profound, and it is the fundamental spiritual gene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contains colorful curriculum resources about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high morality. Schools should excavate and utilize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pursue transcendence and ethics, focus on spirit and morality, and optimiz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hoping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an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high morality.
   Key word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high morality; history curriculum; curriculum refor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9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