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袁丹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思维品质这一概念,它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推进其心智发展,培养思维品质(包文敏,2018)。因此,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育学科思维成了学界的关注热点。
  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呈现了“思辨缺席”的现状:阅读目标是“为考而读”;教学材料多是快餐式的阅读文本,缺乏内涵丰富的文学经典作品;阅读的教学方法重“策略”轻“兴趣”。因此,开展名著阅读,学生不但可以拓宽阅读面,大量接触原汁原味、优美的外语输入,而且,在理解文学丰富语境,复杂关系网,细腻的描写、深层意义解码等过程中,不断提高判断、分析、逻辑、创新和批判性等心智素养。
  一、英语文学阅读的教学模式
  基于新课标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认知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笔者将名著阅读的教学模式按照文本解读和认知程度分为三个步骤。下面以“Pride and Prejudice”简写版的两个片段——舞会和第一次表白的公开课为例进行说明。该选段情节生动跌宕,引人入胜,冲突层出不穷,语言优美、流畅、地道,符合高一学生的语言和认知水平。
  (一)基于文本,检索概括
  教师通过“基于文本”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快速解答基于文本的“who/what/ where/ when/ why/ how”六要素问题,检索文本中关键信息,解构字词的表征意义,厘清人物关系,梳理情节发展以及概括大意等。为了提高课堂的阅读效率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设置导学案任务,学生自行默读,完成以下问题。
  Q1:Wha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r. Bennet, Mrs. Bennet, Elizabeth, Jane, Mr. Bingley and Mr. Darcy?(检索)
  Q2: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检索)
  Q3:What does the Extract 1 tell us?(概括)
  Q4:What does the Extract 2 tell us?(概括)
  (二)深入文本,分析整合
  在“深入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学生透过字词的表征意义探索字里行间的丰富内涵,对比、综合、推断其中的因果关系、部分整体所属关系等逻辑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推测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主题,赏析作者的语言特点,如幽默、对比、讽刺、夸张等,以及整合语言与主题内容的内在关系。以下是这个环节的问题链。
  Q1: When Elizabeth said“Both of us”,did she really mean it?How do you understand“Elizabeth said sweetly”in Line 26?(推断)
  Q2: Why did Elizabeth say“it is not right for me to comment on my character”?(推断)
  Q3: When Elizabeth said both of them speak as little as possible,unsociable,silent,unwilling to speak,did she really mean so?What kind of writing style is used here?(推断、赏析)
  Q4: What’s the atmosphere in Extract 1?And find out the evidence to support your answer.(分析、整合)
  Q5: What made it so difficult for Darcy to tell his love for Elizabeth?(推断)
  Q6: In what way did Elizabeth refuse Mr. Darcy?Why did she do so?(推断)
  Q7: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rs. Bennet?Why does the author describe her this way?(分析、整合)
  Q8: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r. Darcy and Elizabeth?Find out the evidence to support your idea.(分析、整合)
  Q9: What’s the atmosphere in Extract 2?And find out the evidence to support your answer.(分析、整合)
  Q10:How does the title“Pride and Prejudice”relate to the novel?(分析、整合)
  深耕语言和内容,分析Mr. Darcy, Elizabeth, Mrs. Bennet等角色的语言特点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人物性格与社会背景的关系,语言特点和小说主题的关系,整合出错综复杂的关系链,剖析小说的隐含意义和主题内涵,促进学生对小说语言和內容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
  (三)超越文本,批判创造
  这一环节的思维活动鼓励学生跳出小说,经过综合理解,将知识迁移到新的场景运用,发展其创新能力。本节课中笔者设置了编剧本、演话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批判创造能力。
  首先,师生通过复述,厘清冲突的对象、关系和原因;并一起观看了电影片段,学生模仿Mr. Darcy和Elizabeth的语气和语调朗读;教师提供剧本的部分范例和评比的标准。在搭建一系列知识、情感支架后,教师鼓励学生将文段的冲突部分改写成剧本,把阅读材料变成英文短剧。   本节课中,学生自编剧本,分角色合作,大胆想象,反复揣摩,尤其是对男女主角的性格和心理特点,都赋予了恰当的表情动作,惟妙惟肖。最后,让大众评委评出“最佳剧本”和“最佳男女主角”。生生评比的奖励机制,使学生表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编剧本、演话剧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迁移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创造中升华了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迸发其高阶思维能力。
  二、英语文学阅读促思的教学策略
  (一)快问快答
  课堂设置“快问快答”环节,每组学生提前准备2~3个课文问题,轮流上台提问,全班抢答。生生互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营造热烈积极的课堂阅读体验。
  (二)思维导图
  阅读教学使用思维导图为支架,有助于学生梳理信息,厘清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过程。有效使用思维导图,使思维可视化,降低理解难度,提高课堂效率。
  (三)读后讨论
  在“超越文本”的环节中,教师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对名著选段的深层理解后,设身处地地参与文本情节,为主人公出谋献策,或评价文章中人物的观点及行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能力。这个环节的问题可以是:
  Q1: In what way does the topic of the story remind of you anything you know?
  Q2: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topic of the story?
  Q3: What questions would you like to ask the author after you read this story?
  Q4: If you were the character,what would you do?
  Q5: If you were the author,which part of the story would you like to change?
  Q6: What would happen if the character were in our time?
  (四)编剧本、演话剧
  一方面,教师播放文学电影视频,学生模仿主人公语气,从而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知识储备,并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开放性和创新思维。在做好认知和情感的支架准备后,鼓励学生根据文本编剧本、演话剧,做到“教学一致”。而全班根据“语言/语音、语调、情绪/身体语言、表情”三个标准评价同学的表现,投票选出“最佳剧本”和“最佳男女主角”,使得生生共赢,“教评一致”。
  (五)读后续写
  学生在已读的文本情节基础上,模仿作者语言风格,续写故事。每组根据情节和语言分别选出“最具想象力故事”和“最佳小作家”。读后续写任务要求学生模仿作者写作风格和措辞,阅读中关注语言形式和特点,学以致用,以读促写,把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起来,强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它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拓他们的逻辑思维(王初明,2013)。
  三、结束语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黄金时期,积极开展高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是重要且必要的。学生基于文本,能辨析文本具体现象,检索信息,概括大意;深入文本,分析推断信息的内在逻辑关系,重组整合新的認知;超越文本,学会评判性看待问题,提出个人化见解,创造性迁移知识,提高多元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教学策略,以读促思,迸发高中英语文学阅读课堂之思维火花。
  注:本文系中山市2018年一般课题“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教学的校本研究”( B2018150 )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魏文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5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