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爱留守儿童 完善班级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丽萍

  摘 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各不同,但却能互助。人际交往是人生存于世的必要能力,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新时代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必经过程。本文以留守儿童为探讨对象,试析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探讨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消除人际交往障碍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留守儿童;人际交往
  一、 前言
  以往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缺乏沟通技巧,不善人际交往,在于同伴相处时往往以错误的行为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容易引起同伴误解,从而产生交往和沟通障碍。尤其是留守儿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比正常小学生更不善于人际交往,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过程中也是处处碰壁。如何找出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的障碍就成了我们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二、 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分析
  一是心理障碍产生的交往恐惧心理。留守儿童既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特殊阶段,也处于家庭关爱缺失的客观环境之中,由于父母亲外出打工,长期缺乏家庭关爱以及正确的道德教育,经常会被其他同伴欺负。有时甚至会受到语言和身体攻击,不敢反抗,养成逆来顺受的心理,在与他人交往时自然不敢表露自己的心理想法,说话谨小慎微、吞吞吐吐,甚至会害怕与他人交往。久而久之,这类儿童会变得不爱与人沟通和交流,甚至自闭、忧郁,遇到事情一味选择逃避,缺乏正确处理问题和人际交往危机的能力。
  二是情绪不稳定产生交往错误。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家,多以电话形式与孩子沟通,即便通电话,发视频也是问孩子温饱、学习成绩等问题,忽视了孩子成长期间的情感需求,这容易使得他们产生被抛弃、被忽略的感受,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只顾赚钱。各种错误的认识会导致他们与人交往时情绪不稳定,一旦其他同伴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时,就会产生过激反应,甚至攻击同伴,错误的交往方式,自然也会导致其他同学与其远离。
  三是情感缺失容易结成交往“小团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客观规则。留守儿童也一样,他们往往容易与其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背景一致的同学结成队。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对这种“小团队”最好的诠释。如果团队中一个成员不爱学习,调皮惹事,那么其他同伴也会紧随其行;如果一个成员有欺负其他同学的行为,其他同伴也会“报团取暖”“一致对外”。当然,一个同學爱学习也会给其他同学带去积极能力。但这种双面“小团队”不易管理,容易“剑走偏锋”,必须我们教师合理引导。
  三、 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消除策略探讨
  (一)以环境为依托,鼓励留守儿童表达和交流
  要想帮助留守儿童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我们必须让留守儿童敢于开口、主动说、大胆地说,自然这就离不开环境,只有一个平等互助、和谐友爱的环境才能让他们开口说。针对此,我的建议包括如下:
  一是为留守儿童设立“知心姐姐工作室”,共分三个层次,一层是由班级代表成员组成;二层是由班主任组成;三层由专业的心理教师组成。班级代表学生负责了解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表现;班主任负责整合班级代表反馈的信息,及时对留守儿童行为进行引导和调节;心理教师主要负责帮助留守儿童疏导较为严重的不良交往行为和心理情绪。
  二是在制定班级交往“政策”。在班内建立“平等互助、真诚宽容”的沟通原则,要求学生真诚对待他人,不要背后说其他同学坏话,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指指点点,更应该学会包容其他同学的缺点,既要敢于指出,又帮助其他同学改正,相互监督。此外,也要教学生学会宽容别人,尊重他人,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不要斤斤计较于一些小事,其实同学间很多的矛盾都是因为一些芝麻小事造成的,如果同学间多些宽容和谅解,矛盾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化解。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指导留守儿童学习交往
  人际交往除了应用于课堂学习的沟通交流之中,更多应用于课后活动之中,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沟通和交流。所以,我们班主任还应该以班级主题活动为载体,消除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指导留守儿童学习交往技巧。
  一方面可以定期举办“亲子运动会”,以学校为承办单位,向留守儿童关爱组织捐赠运动服,争取孩子父母在家时段邀请家长一同参加亲子运动会。也可以向当地妇女组织申请临时“父母”,请有爱心的人扮演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一同参与“亲子运动会”,零距离地接触以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关爱。增加留守儿童与父母、与同伴的交流机会,在留守儿童和“爱心爸妈”之间架起浓浓的亲情桥梁,指导留守儿童学习与父母、与同伴正确交往的方法,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
  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在班级内部开展“家庭故事”比赛活动。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也是最容易触动孩子情感的地方。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也是给留守儿童一个打开自己心扉的渠道,让老师、同学都能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家庭,从而不再自卑、自怨自艾。通过讲故事,唤起全体学生的关爱意识,让留守儿童也能从班级内部感受关爱。同时,讲故事也是口语锻炼,对于提高留守儿童交往能力也大有裨益。
  此外,我们也应该做好班主任工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以“关爱留守儿童”“交友规则”等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让全班学生正确认识留守儿童这类人群,并且在班级内树立交友原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缺乏规则意识,不善人际交往,那么我们班主任就需要引导他们正确交往,通过制定“平等、友爱、互助、尊重、宽容”等交往原则,让每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从而正确交往。当然,我们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特殊留守儿童身上,为了防止他们出现不适应同伴交往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从班主任的角度而言,我们能够采取的措施包括:定期找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之外也关系他们的生活;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们;课堂上多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就学生角度而言,可以在班级内部建立帮扶团队,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计划,从学生内部打破留守儿童交往屏障,让他们感受来自教师、来自同学的关心,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交往氛围。   (三)以同伴交往为突破口,防止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产生
  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和谐的同伴关系也是提高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有效途径。“小团体”班往往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好的团体可能共同进步,不好的团体可能影响整个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班风,甚至从内部瓦解,比如原本爱学习的同学也会被不爱学习的同学“带偏”。级内部一旦形成“小团体”现象,就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不良隐患。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消除班级内部的“小团体”。针对上述留守儿童人际交往中的“小团体”现象,本人有如下建议:
  一是从座位调控上进行管理。比如定期调整学生的作为,把喜欢形成“小团体”的学生分隔开,防微杜渐,铲除这些势力形成的土壤。当然,调整座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还需要定期观察学生的表现,适当适度的变化才不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是从活动中调控。在安排活动时,应尽量把“小团队”学生分开,如清洁小组、学习小组,包括学生体检,都是把这些学生分在不同的小组。让他们从空间上、时间上疏远,因此这些不良的小团体势力就难以形成。
  (四)以家校同步为合力,强化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
  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不单需要学校的帮助、同伴的帮助,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撑。家庭是孩子成长最主要的空间,也是影响孩子最大的因素。所有,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消除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提高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那么,如何实现家校同步呢?我想,这离不开我們班主任的引导。班主任就是家校合作的桥梁,是衔接家庭与学校的关键因子。故此,本人有如下建议:
  一是依托学校,在班级内部建立“有效链接”,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设备,建立家校沟通专用微信群、和QQ群,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视频通话,保障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借助“亲情热线”,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情感传递,让留守儿童感受来自远方父母的关爱,以此慰藉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理。
  二是充分发挥“家长微信交流群”的价值,微信群不单是用来解决学生在校问题的,不是学生有问题才在微信群找家长,而是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可以专门为留守儿童父母设立在线咨询服务。让留守儿童父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状况。也可以设立“孩子的成长”作品分享栏目,定期在微信公众号上传班队活动、学校活动,上传孩子的视频、照片,让家长有更多机会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有效补救。
  三是为家长提供“理论基础”。很多留守儿童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也是受父母影响的,父母不善沟通和交流,孩子自然也容易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也可以邀请专家为“留守儿童”监护人开展家教知识讲座。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并且指导留守儿童家长正确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祖辈家长,让祖辈家长懂得区分溺爱和爱,懂得适度爱,真正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四、 总结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教师的一大挑战,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尽职责。相信,只要我们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更多保障,引导留守儿童积极沟通和交往,定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点亮一片光。
  参考文献:
  [1]宋淑娟,张影.班级人际环境对留守儿童自尊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2]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4).
  [3]佚名.国外共情训练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8,45(9):106-117.
  [4]张娜娜.农村留守儿童言语交际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儿童言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结构[J].特立学刊,2013(6):38-41.
  作者简介:
  李丽萍,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学区西沟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7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