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邹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性质认知极具高度: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作为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高考语文卷命制必然要紧扣这一性质。有“指挥棒”效用的高考评价,必将对高中学习产生深度影响。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以课程标准为基准,积极探索试题的正向价值,发挥试题的评价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需敏锐捕捉到这一信息,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现结合“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高考语文试卷的特征,从当代语文学科评价的意图折射当前语文学习的要义,希望能够为语文评价和教学贡献些许智慧。
   一、试题特点:对“思考现在”的语文“示好”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由三段材料组成。材料一首先介绍了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及其技术核心,继而比较专业地论述了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材料二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纸张的寿命与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材料三阐述了非洲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的主要内容,从毛里求斯文件纸张的基本状态,结合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提出档案文件修复的必要性,进而较为详细介绍了其修复档案文件的去酸方案和修复方案。三段材料各有侧重:第一段材料注重文字描述,侧重于概念界定和知识阐述;第二段材料注重数字表格,以实验方法结合统计方法呈现事物变化;第三段材料运用具体实例,将地理、历史、化学、劳动技术等学科知识融合在具体实例中,知识丰富,生动活泼。尔后三个题目设计与三段材料紧密结合,答题正确率与对材料的理解程度高度相关,二者相得益彰。这一巧妙材料安排,凸显出两大主要特点:
   1.注重试题情境。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实用类文本閱读”之所以具有此类特征,体现为该试题引入文化遗产保护热门话题,是对现实问题的关照。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放映和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文化遗产遭破坏的主题等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此主题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重要话题,具有现实意义,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联系,学生对此类话题并不陌生,引入此类话题绝不突兀,学生对此类话题具有好奇心和熟悉度,与学生生活“接近”而非“隔离”。且题目设计与试题情境紧密联系,答案来自于阅读思考,而非已存储知识的直接反映,试题是基于试题材料情境的有效分析,材料与题目高度契合,更加凸显试题设计的情境特征。
   2.丰富学科知识。此试题包含大量其他学科知识,如数学知识的指数和倍数、化学知识的去酸方法、物理知识的温度和湿度、地理知识的国别与气候、历史知识的档案历史、政治知识的文化的世界性等,这些知识融合在语文学科查考中,以语文文字为载体呈现,通过学生阅读语言文字,思索基于语言文字而探讨的科学知识,并反思其中的人文意义,堪称学科整合的典范试题。这一过程中时刻注重对语文学科阅读能力的考查,丰富内容但不脱离目的,始终围绕语文阅读的“分析、提炼、总结、反思”等能力设计试题,在阅读材料信息中达成信息交流和文化传递。这道试题增强了考查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主题上具有生活化,这种生活化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关照,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多科目学习阶段,这道试题与他们的学习生活高度相关,因此总体上而言,这道试题是对学生“现在生活”的关心,是情境化、整体化设计思路下的语文知识考查。此外,这道试题也强调学生国际视野的扩展,是对以往阅读试题对外国文本配置比例不高[1]的积极回应,可谓用心良苦。
   二、试题意义:向“卡在过去”的语文“说不”
   评价如何引领课堂教学,是教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议题。[2]尤其是在考试文化影响下,“考什么”是“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重要指挥棒,高考试题的变革意在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当前应试教育仍根深蒂固,学生不会解决真实问题的现象依然普遍[3]。有研究者直言,我国高考题有繁琐、僵化的倾向,未能切中语文教、学、考的基本规律,误导“题海”战术,且积弊深重,伤害了语文教学。[4]不少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目标视作高考,把语文考试当作教学手段[5]。如有试题选用一段材料,基于材料出题如下:“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教师通常会提前告知学生说明顺序主要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并进行大量练习,以便准确得出结论,此时在纸笔方式进行考试中的语文学科,语文被视作应学习的“知识”,这类“知识”容易被粗暴地赋予两大特征——非情境化、成碎片化,阅读材料与阅读题目联系不紧凑,阅读材料与学生生活不贴合,考试目的在于检验知识而非生成知识,从而导致与其特征相联系的学习方式——机械学习。
   1.两大特征:“非情境化”与“成碎片化”。一方面,语文与真实问题情境脱离的现象较为普遍,语文被窄化为文学,这类文学被诟病为脱离作者本意[6],是设计者、教学者和评价者的随意扩大解读。另一方面,语文与学生现在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活关联性较弱,语文被“卡在过去”,学生难以形成自我体验和展望,语文知识成为“与我无关”的内容。此外,语文在本学科学习中以单元为单位,学科内部知识体系成块状,语文被割裂为文言文、诗歌、散文等若干内容,缺乏学科内部的整体建构。再者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似乎语文学科的“感性”难以和化学、生物、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理性”相生。语文无论是在学科内部还是学科之间都成“碎片化”。
   2.一种学习:机械学习。在“非情境化”和“成碎片化”特征的影响下,语文学习内容被视为可供记忆和训练的事实、概念与技能,学生为应试而机械地学习语文相关知识,学习很大程度上成为就字面意思上的指导、了解和明白,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推理、思辨、解释、验证和应用等过程,学习往往追求“知其然”,但是是否“知其所以然”则并未予以高度关注,学生学习也很难形成有意义的知觉模式,基本依靠知识经验存储来“应付”考试,学生在教育者“模式化”和“程序化”的教学中学习“表层化”和“形式化”的“教材知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异化”的学习任务之中,借助“固化”的学习工具和资源,形成了“错位”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会学习的理想难以企及。    因此,语文学科无论是学习还是评价中皆存在任务真实度不够、情境与任务缺乏联系、考查仍是孤立的知识等问题。[7]语文成为了“卡在过去”的学科,未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其主要原因是语文教育也似乎停在了某个时间节点,有所停滞,亟待突围。实际上,既然高考出现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实际问题,且难以避免,我们就应该重视“考什么”的研究与设计,以“考什么”的改革来引导和促进中学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发挥考试评价的多种功能。[8]而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目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如上所述,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目从注重试题情境、丰富学科知识,这将是对“非情境化”和“成碎片化”语文考试评价和语文学习方式的决裂,凸显向“卡在过去”的语文说“不”的价值意义。
   三、试题作用:与“跨向未来”的语文“招手”
   不断合理语文评价,引导语文教学发展,这正是语文评价的多功能作用体现。这道试题的设计不仅仅是向“卡在过去”的语文说“不”,也不满足于停留在向“思考现在”的语文“示好”,还指引我们与“跨向未来”的语文“招手”,主要表现有:
   1.强调语文学习的基础作用。语文学习不应满足于有限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应以无限的阅读文本为载体,扩展视野、丰富知识,重在能够“能读、会读、善思”的语文学习。从此道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方面,这道试题文字并不多,但内容丰富,不限于单篇文本的阅读,意在强调阅读量的丰富性,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性,按照一定视角,以多文本聚类的方式,呼唤重视培养和积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9]。此外,这个过程中也凸显了语文的“工具性”,也即语文学习对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性作用,语文学习对于捕捉知识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学习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直接获取相关知识,而且能够教会我们如何获取相关知识,语文学习是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获取、筛选、批判、运用”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语文学习一方面要追求“容量”,广泛阅读和思考,另一方面要讲究“质量”,重在学会阅读与思考,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深度学习,形成自我学习。
   2.提倡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这道试题至少能够对今后语文学习给予两点重要启示:其一,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语文学习不能脱离实际,要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这一过程應注重在课程标准指引下,根据学情基础,思考现实和未来需求,合理创设任务情境,精选、开发和重组学习内容,让语文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直抵学生的真实世界[10],从“飘在空中”的语文走向“落在人间”的语文,向“卡在过去”的语文走向“思考现在”和“跨向未来”的语文,引发学生共鸣,触动学生深思。其二,形成大单元教学观。语文具有工具性,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文学作品等阅读,而应以语文为载体,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如何分析不同种类的材料与知识,实现语文学习助力其他学科学习发展。可以通过设计“大专题”形式,以多样化材料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角度思考问题,进行相关主题的探究和反馈,在简短材料中“见微知著”[11],体会人类文明和学科文化的魅力。
   其实,这道试题还提醒我们,在学习设计过程中,虽然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内容与方式的“未来”指向的构件,但必须言之凿凿,应该依据文本合理阐述,杜绝随意扩大文本内容,也避免猜谜式答案设计[12],切忌为了凸显语文的情境性和整体性,在毫无逻辑的情况下生搬硬凑相关材料,无中生有相关题目。语文学习和评价要始终反思: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更有价值——让学生学习什么?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更有意义——学生应该学习什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学生应该怎样学习?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怎样评价学生学习?[13]
   3.重视语文学科的“有意义学习”。这正体现了此道试题的更高追求:以试题引导语文学科的有意义学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确实困难,但是就学生语文学习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必然是避免语文学习的“非情境化”和“成碎片化”,对“卡在过去”的机械式语文学习告别,走向“思考现在”和“跨向未来”的有意义学习挥手。但也需注意,对“卡在过去”语文学习与评价的告别,并非表明语文学习不需要学习传统文化等知识内容,我们仅仅是强调语文学习与评价不能以静态眼光看待,而应注重现在与发展的眼光,运用联系的方法正视语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未来影响思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学习不再是被视作学习多少重复不变的知识,虽然这些知识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是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呼吁学生具有学习力,学习应被视作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被定义为熟练掌握语文学习程序的程度,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明确目标和任务,清晰自我先验知识,考虑何时、如何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语文的有效学习和深层学习,不断更新、深化和充实已知知识,不断适应变化的学习世界。有研究表明,我国香港地区语文学习与考查便十分注重测试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复杂、真实情境中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14],当前高考语文试卷的设计,也日益凸显这一价值观。
   语文学习中包含两种学习:一种是教师教授下的学习,一种是学生运用学习能力进行的自我学习。但这两种学习都需要强调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呼吁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全面整体性学习,此种状态的语文学习是学生美好语文学习生活的体验,减少了机械的记忆、背诵,增加了有意义的阅读、思考、批判,以丰富的文字材料为载体,发现自然文明和社会文明,实现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知其然”的过程,更是“知其所以然”的过程。而作为学习的重要“指挥棒”的考试评价,语文考试需要高度体现此思想,以评价引领学习,用学习规范评价。
   参考文献:
   [1]夏晨玫.从国际大型阅读测试审思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以2017、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02):14-21+47.
   [2]张菊荣.引领课堂变革:作为评价手段的课堂观察——以“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建构为例[J].江苏教育,2014(19):35-37.
   [3]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4.
   [4]李兴茂.效度视角下的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比较[J].教育与考试,2018(04):26-33.
   [5]曹公奇.语文与考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32):1.
   [6]刘真福.论文学作品意义的扩大及其教学应用[J].语文建设,2019(07):32-36.
   [7]赵德成.表现性评价应用中的问题——基于2015年多省市中高考命题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1):53-59.
   [8]马健生,邹维.高考改革40年的经验和教训:历史与比较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57-66.
   [9]葛德均.关注中学语文的“群阅读”[J].基础教育课程,2019(10):38-42.
   [10]孟亦萍.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19(10):12-16.
   [11]刘宏业.高考语文深度复习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9(05):75-78.
   [12]陈鲁峰.对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简答题答案的三点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2019(04):64-65.
   [13]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5.
   [14]钟展艳.香港小学中国语文科考试主观题评析及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07):1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