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冯志诚

  摘 要: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公民的道德水平也应随之提高,好的道德的养成要从小抓起,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思想道德品质的知识。但如今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困境就在于,如今初中生法律意识十分薄弱,他们这个年纪还不懂得法律存在的意义,也不懂得法律对于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如今,我国各级教育部门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在各级学校设立关于法制知识的课程,将之前的“思想品德”改为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设立“道德与法治”的原因就在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德行,帮助他们养成从小就遵法、守法的良好意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国家之所以要设立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以及法治的重要性,相对来讲,初中的学习任务并不是很繁重,所以更应该在这个阶段,向学生传授更多的道德法治知识,这对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为在工作生活当中,一个拥有良好德行的人是受到普遍欢迎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从学生的感情入手,让学生明白社会是多么需要一个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公民的。在学科设立之初,肯定会有很多学生不知道这门学科是什么。所以说,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认同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并且主动去了解以及获取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道德的重要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设立的意义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不仅仅是去学习文化知识,更是要去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
  一、 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道德法治知识。教师的任务不再单单是为学生传授知识,解答问题,还要将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如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这就需要教师多加用心,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于这个科目的兴趣,这很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还要激励学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对这个学科的信心,切忌因为一点错误就批评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想将学生的积极性完全激发出来,还应该加入情景教学,将学生的生活和知识联系到一起,这样他们能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不是一时就形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教师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保持耐心,不要着急,更不要轻言放弃,要明白坚持就是胜利。教师也要心系成绩稍差的同学,积极主动地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成绩不好的原因,根据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师也应在课上组织学生,将不同成绩的同学进行分组,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让学生在发表自己意见与看法的同时也能听取其他人的意见,然后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什么缺陷。分组讨论有很多的好处,首先能够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增强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但学习到知识,还在课堂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所需要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可以说是一门文科学科,因为其中有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记忆,所以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师一定要有足够多的素材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课本知识,道德与法治的很多课本内容是专业术语,对初中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只要教师用心地去教学,学生就会跟随教师的脚步,认真地去学习,这样学生的成绩才能够得到提高。
  教师在教学前,要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去进行自己的教学。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教学目标,就像羊群失去了牧羊人,不但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制定阶段性目标,切忌好高骛远,这样只会弄巧成拙。制定目标的不应该只是教师,学生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能够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起到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学生严格起来,因为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十分严谨,所以不要嬉皮笑脸,不符合教师的形象。道德与法治这个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严于律己。道德与法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树立榜样,这样学生才能够很好地进行学习。教师也要主动进行课后反思,查缺补漏,这也是一个好老师的职责所在。
  三、 学生应该具有的素养
  道德与法治这个学科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这个学科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所以学生一定要重视这个学科。良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在一开始就要对学生保持耐心,教给他们一些基本常识,这门学科的知識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果学生能够在这个学科取得好成绩,就证明他们在生活中也会有良好的德行。
  任何阶段的学习,都需要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所有的科目都是一样。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有很多,需要学生课下进行整理,所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起到监督作用。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明白法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就会做一个遵法守纪的人。学生还会逐渐了解到法律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做一个守法的人。一位合格的学生应主动提出问题,而不是不懂装懂,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应该和其他同学共同合作学习,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好办法,不同的学生在一起交流,会交流不同的看法,这对拓宽学生视野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
  (一)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讲,只要有兴趣,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学习,道德与法治也是一样。因为这个学科有太多抽象的概念,导致了学科的乏味无趣。教师进行单调的知识讲授,只会扼杀学生对这个学科的兴趣,不会起到任何积极正面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素材,将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带进课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个学科的作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地加入课堂当中去。所以,教师要灵活地将课本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机地结合。比如在讲授《我的朋友圈》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发起自由讨论会,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制定课堂题目比如为“我跟朋友吵架了,怎么办?”“好朋友对你的意义是什么”等题目,让学生联系起自己平常的生活,进行交流。学生在自由讨论课堂上,一定会很积极,会分享着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趣事和糗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生活的讨论,学习变得轻松和愉快,这样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更上一个台阶。   (二)将生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
  教师寻找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有效的教学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教师、学生、教材之间搭建桥梁,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生活情景来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情景化教学的优势,通过让学生的生活情景进入课堂,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学习知识,感受道德熏陶。比如进行《爱护身体养护精神》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尝试打破传统课堂的形式,找几名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让医生对患者的身体问题进行询问,然后教给患者如何去保养身体。这种课堂,学生会十分乐意参加。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开医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贴近现实生活,课堂内容也更加丰富,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学生更加乐意地参与进去。
  (三)开展课外实践,丰富学生道德体验
  教师不应该将教室作为唯一的教学场地,教师除了在教室中对学生进行答疑解难,还应该将学生带出课堂,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去公园、敬老院等一些地方进行教学,通过这些地方,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课本所学知识,并通过这种课外活动,学生会了解道德以及法治的重要性,并自主规避不良行为。如在完成了《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后,为了让学生对生命的可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去革命烈士纪念馆,让学生去瞻仰英雄事迹,让他们明白如今的共和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通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学生会备受感动和鼓舞,肯定会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希望自己可以报答国家。通过开展类似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避免课堂的枯燥乏味,还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夯实了知识,使学生的身心都受到了激励,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四)实施分层教学
  現如今,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自己的爱,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所以,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时,要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从而提高整个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针对性。进行分层教学,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精准分层。教师要为学生建立数据库,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知识储备等情况进行备注,根据数据库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在一定的周期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第二,分层指导。分层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分层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去指导。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教师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学到东西。
  五、 结束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的,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所以,教师要找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中。
  参考文献:
  [1]苏慧.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9(24):63-64.
  [2]龚北海.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81-82.
  作者简介:冯志诚,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四房吴镇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3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