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乌拉特民歌汉英翻译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为指导,以王宏印教授《鸿雁》英译本为基础,初步探讨乌拉特民歌汉英翻译研究,指出译者在民歌汉英翻译时要进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提出民歌翻译应注意事项,对日后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乌拉特民歌; 汉英翻译
  中图分类号:H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154-002
  一、引言
   “一带一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平台。民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翻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翻译策略、美学研究、译介研究、文化传播、不同地区及不同少数民族的民歌翻译研究,但乌拉特民歌的汉英翻译研究仍相对匮乏。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为指导,以王弘印教授的《鸿雁》英译本为基础,对乌拉特民歌汉英翻译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在民歌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进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转换,使英文读者理解民歌要表达的意思和文化内涵,促成有效交际,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乌拉特民歌概述
   乌拉特,蒙古族部落名称,意为“能工巧匠”。乌拉特民歌于2011年收录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中的乌拉特民歌指的是近现代乌拉特蒙古族民歌(1840-),即鸦片战争以后内蒙古西部乌拉特地区的民歌。它主要在四个地区流传,即: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包头西部蒙古族居住地区。乌拉特部落在进入河套平原后,其民歌仍保留着科尔沁民歌的某些特点,在三百余年的发展中,融合了鄂尔多斯、阿拉善、喀尔喀等毗邻地区民歌的特点,体现出多元化风格特点。
   乌拉特民歌体裁种类丰富,几乎涵盖了乌拉特人所有的生活领域,因此它又被称为是“乌拉特生活之歌”。乌拉特民歌可分为赞歌、思乡曲、宴歌、爱情歌、时政歌等类别。
  三、生态翻译学在乌拉特民歌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生态翻译学从提出到理论构建,再到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已在翻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一)理论概述
   生态翻译学立足于翻译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是一种从生态视角考察翻译的研究范式。此范式是在全球性生态理论热潮的背景下形成的,它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础,以翻译生态、文本生态、“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翻译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为核心理念,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与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综观和描述。
   “适应/选择”是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其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适应性选择和三维转换理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转换,三者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密不可分。语言维指语言形式方面的适应性转换,文化维指文化内涵方面的适应性转换,交际维指交际意图的适应性转换。
  (二)三维转换
   本文以三维转换理论为指导,以王宏印教授《鸿雁》英译本为基础,对乌拉特民歌汉英翻译进行初探。
   1.语言维转换。语言维指语言形式方面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在乌拉特民歌汉英翻译过程中分析、比较源语言和目的语两种语言差异,主要包括:词汇、句法、逻辑、行文等语言形式的差异。译者要及时进行语言维适应性转换,符合英文表达习惯,较好地传达汉语文本信息,使英文读者无障碍地阅读、传唱、欣赏乌拉特民歌。
   ①不拘泥于汉语押韵形式,译者适时进行语言维适应性转换,改变英语译本韵脚,便于受众接受。
  例一
  原文: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
  歌声远,琴声长,草原上春意暖。
  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王宏印译文:Wild geese, in the sky, flying slowly in pairs,
  The river is long, the grass go dry,
  And sad is the song from the grassland.
  Wild geese, towards the South, flying across the reeds;
  Wild is the air, wandering the birds,
  The North is my homeland.
  Wild geese, return from the South, with my longing for home;
  The song echoes, the zither wild,
  Spring is here in the grassland.
  Wild geese, landing and looking back, the sky is now far away;
  Let’s drink up the wine, and refill the cup,
  And enjoy the night, drunk!
  《鸿雁》前两节押尾韵ang(行-伤、荡-乡), 后两节押尾韵an(念-暖、远-还), 而王宏印教授英译文本前三节押尾韵-land(grassland-homeland-grassland), 最后一节为了更好地传递汉语原文交際意图,并没有押尾韵,而是译成drunk,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异乡客的具体形象,很好地传递了不醉不归的思乡之情。    ②句式选择。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式选择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汉语句式为“竹节”结构,多流水小散句,可以没有连词连接各个小短句,且每个小短句可以包含多个谓语动词或没有谓语动词,用形容词或名词表示施为动作;而英语句式为“树形”结构,其句子多为由逻辑词、关联词连接的长句,主句和分句必须有相应的谓语动词。
  例二
  原文: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王宏印译文:Wild geese, in the sky, flying slowly in pairs,
  The river is long, the grass go dry,
  And sad is the song from the grassland.
   在汉语文本中,这节乌拉特民歌歌词采用流水散句形式,以名词表示意象,形容词表示状态和施为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排”,但却丝毫不影响读者和听众领悟歌词意境;而王宏印教授英译本前后两个半句分别包含两个动词,增加了动词fly, go, is,后半句还增加连词and译成并列句。
   ③汉英两种语言句子语序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思维、逻辑的差异导致的,因此二者在表明重点内容的先后顺序也不尽相同。汉语总是先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重点内容往往处于压轴部分,最后说明;而英语则习惯于开门见山,坦率地表达清楚重点内容,再陈述事情的原因、过程。
  例三
  原文:草原上琴声忧伤。
   王宏印译文:And sad is the song from the grassland.
   在这个例子中,汉英两种语言句子状语顺序不同,汉语状语多置于句首,而英语状语多置于句末。同时,汉语句子的构成先因后果、先次后主,而英语则正好相反,先表明重点内容,再陈述缘由。因而王宏印教授在翻译时将“忧伤”置于句首,采用倒装句,更好地渲染了思乡、忧伤的心情。
   因此,在民歌汉英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进行语言维适应性转换,深刻把握汉英两种语言差异,将汉语“竹节”结构的流水散句翻译成英语“树形”长句,适当增加连词、调整语序、改变词性、增减翻译,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尽量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与接受性。
   2.文化维转换。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的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生态系统、不同的文化现象,也采用不同的阐述方法。在进行民歌翻译时,译者要进行文化适应性转换,采用增译法、注释法或者进行文化替换,阐述特有的文化现象。
  例四
  原文: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
  王宏印译文:Wild geese, return from the South, with my longing for home.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鸿雁传书”这一文化意象,在《诗经》中便有“鸿雁于飞”这一名句。汉语原文中虽没有写出思念的是故乡,但用鸿雁南飞北还这一意象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因此,王宏印教授在翻译时采用了增译法,增加了home,阐述了鸿雁在中华文化中“鸿雁传书、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特有的中华文化意象,使英文受众更容易体会该民歌的思乡之情。
   3.交际维转换。交际维适应性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转换。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交际方式,译者在进行民歌翻译时,除了进行语言维、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还要关注作者的交际意图,采用译文受众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和交际方式,使译文受众和原文作者进行有效交互,使其体会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五
  原文: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王宏印译文:Let’s drink up the wine, and refill the cup,
  And enjoy the night, drunk!
   原文民歌要表达的是异乡客饮酒思乡、把酒问情、不醉不归的意境,大碗喝酒、喜欢干杯、不醉不归是乌拉特部落特有的饮酒方式,王宏印教授在翻译时,考虑到英语受众的饮酒方式,采用了减译法,只翻译出drunk,并未翻译出不醉不归,这样符合英语受众的饮酒方式反而能使译文受众领会原文作者的思乡痛饮之情,使受众和原文作者进行了有效交互。
  四、结语
   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是新时代英语学习、汉英翻译的新任务,乌拉特民歌汉英翻译研究有利于传播蒙古族乌拉特文化,對于宣传巴彦淖尔、宣传内蒙古有重要意义。通过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对王宏印教授《鸿雁》英译本进行探讨,初步讨论了乌拉特民歌汉英翻译的注意事项,对日后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2017年河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乌拉特文化汉英翻译研究”(项目编号为HYSY201729);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河套地区旅游文本译介研究”(项目编号为NJSY19250)。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3]胡庚申.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构建[J]中国翻译,2019(4):24-33
  [4]王建华,周莹,蒋新莉.近20年国内外生态翻译学研究可视化对比[J]英语研究,2019(1):130-143
  [5]郭淑君,任静.乌拉特蒙古族短调民歌发展历程及其风格特点[J]音乐创作,2012,10(08):151-153
  [6]李丛森.生态翻译视域下乌拉特前旗旅游文本汉英翻译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1):132-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4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