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德育是适应人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然选择,过程中促进幼儿心智品质与个性性格的养成,促进幼儿道德建构。通过优良传统文化传承、幼儿心理成长需求、了解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性几个方面的幼儿园活动。《幼儿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默化的形象,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一、教育环境中的德育渗透
  (一)幼儿园公共环境打造
   满园书香、童言悦语,我园以阅读为办园特色,在幼儿园里以绘本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线,幼儿园里每个角落都放置我国节日、风俗、文化、历史的相关绘本读物,孩子们随手可以翻阅。阅读氛围浓厚,文化教育无形中对孩子进行着德育教育。
  (二)幼儿园班级环境设计
   温馨有爱、潜移默化,我园以绘本主题活动为内容主线进行各个班级的环境创设,小班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形成初步社会交往行为为德育依据选择绘本主题内容;中班以形成热爱阅读的习惯、愿意表现与合作关爱为德育依据选择绘本主题内容;大班以学会思考、形成初步的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会正面分辨事件的“对与错”为德育依据选择绘本主题内容。主题活动背景下的环境创设,是师幼通过日常教学活动边学邊玩边创设,环境与孩子之间密切互动,形成温馨有爱、潜移默化的德育环境。
  二、幼儿园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中的德育渗透
  (一)节庆活动
   我园以《流淌的时光·经典的故事》为题开展幼儿园节庆活动之一:语言交往节。为幼儿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魅力,体会传统故事经过一代代人,口口相传的历史传承。
   语言交往节期间,老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组成故事团,纷纷娓娓道来,为孩子们带来了很多中国传统故事、历史、文化、传说、民俗,和孩子们共同畅游中国传统文化,在流淌的时光中,享受、体验、感受着我们祖国的文化、历史,了解祖国现今的强大。
   孩子们纷纷以中国传统故事、诗词为内容,以情景剧、朗诵、亲子互动等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我国传统小故事,并通过家庭、幼儿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传统故事和小小故事大王。
   通过系列活动后,孩子以中国传统绘本故事编排传统故事歌唱、绘本故事戏剧的形式展现了内心对我国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历史等的情感。
  (二)节日活动
   结合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园的孩子们在每次节日活动中都会通过传统节日来源、节日传统故事、传说故事、历史故事了解我国的节日与风俗,通过体验活动,例如:吃饺子、做汤圆、猜灯谜、做花灯、敬老活动等深度学习体验我国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文化。
  (三)班级教学活动
   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设计涵盖五大领域、注重德育渗透,我园以绘本主题活动为主线设计各个年龄班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提炼绘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爱国爱家、行为礼仪等元素与孩子们通过游戏、情境体验等形式渗透德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坚持实施。设定每月养成教育主题活动,以微笑问好、进餐礼仪、文明行走与站立、倾听与对话四个主题制定相应养成教育目标以及各年龄班活动建议。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儿歌、文明礼貌评比、生活常规建立、日常教育、警察叔叔、消防员和医生等各种职业人员进课堂等体验活动在教学、游戏等多维度进行德育。
  (四)社会性活动
   幼儿园结合社团、机构等进行集体性活动。例如:教师到图书馆做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到贫困落后地区进行支教;孩子到老人院、福利院以及社会关爱机构参与关爱活动,到社区公共设施进行维护共建活动等。孩子们与教师们通过自己亲自体验的方式,了解社会、关爱社会,更容易激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大班孩子每日进行:我是小记者活动。通过读新闻每天关心国家大事、留意身边小事,从幼儿开始就懂得自己是中国人,应当热爱祖国、关心国家、承担责任、爱国爱家、勤思好学。
  (五)融合教育
   接纳与共同成长。对于特殊儿童进入幼儿园,班上的老师、家长、幼儿都需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巧,通过学习逐步学会接纳。
   相关案例:班上插班来了一位孩子小溪,老师发现孩子身体情况异常,无法正常交流和正常行走,大小便每天都拉在身上,走路经常摔倒,听不懂老师和小朋友说话也不能回答其他人的提问,经常在上课或者下课的时候离开集体。开始的时候,家长也由于担心老师和小朋友害怕或者嫌弃孩子,所以开始的时候一直对孩子的情况吞吞吐吐不太愿意交流。班上的孩子看见小溪的情况有的很好奇,有的有些害怕。
   为了让家长解开心结,也从实际上帮助到这位孩子,我和班上的老师进行了班务会议,决定努力帮助这个孩子解决在幼儿园的生活问题。同时,用关心孩子的行动和与家长多次面谈的方法解开家长的心结。并向专业机构、专业教师学习相关特殊儿童养育的知识与方法,在日常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科学养育和教育。
   班上的老师每天多次为孩子清理身上的大便小便,每天数十次带孩子反复学习上厕所的方法,小溪身上多脏多臭都抱起她来。班上的小朋友经过一个月看着老师们对小溪的耐心照顾,开始有一位懂事的孩子提出:“老师,我也可以帮忙,等会下课了,我来带小溪,你们休息一下吧。”老师们感动之余也知道了,我们一个月的辛苦和对小溪的爱,感动了身边的孩子,孩子也开始逐渐爱上了这位什么都不懂的“小妹妹”,慢慢地下课后、餐后、喝水的时候、回座位的时候,一个两个三个,班上的孩子们都开始自发模仿老师照顾这位“小妹妹”,小溪在班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行动和对话也开始进步起来。
   三、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幼儿园班级里偶会发现个别孩子在行为、情绪上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而老师们在幼儿园通过各种方法都未能帮助孩子在行为和情绪上有所调整,这个时候应当考虑及时了解幼儿家庭情况,甄别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根源,从专业的角度予以幼儿家庭德育方法指导与互动。   小康小朋友一直是班上老师、小朋友甚至其他家长们都非常头疼的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出现情绪失控、打人抓人、尖叫的情况,日常也难以跟小朋友友好相处,游戏以及日常活动中都经常捣乱,导致班上难以进行活动,而且小康的家长也并不愿意针对孩子的情况做深入交流或者改变。
   在开学后,小康就开始跟小、中班的时候一样,间歇的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基本每次在打小朋友和老师、丢砸班级物品后,尖叫将近一个小时。老师每次劝说、安慰、制止都没有效果,并且发现每次只要有人向小康提到“爸爸”两个字,小康会马上情绪波动很大,猜测孩子容易情绪失控可能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有关。通过与班上老师商量后,老师找到了小康的家长了解情况,并请他的家长轮流来园直接观察小康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次接触交流,还有家长看到了孩子在园的实际情况后,孩子的奶奶首先敞开心扉跟老师诉说:孩子从出生以来就多次由于一些原因被父母暴力教育,孩子在家情绪变化也是非常剧烈。
   由于小康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情绪问题,在与幼儿园园领导沟通后,老师通过反复家园沟通建议小康父母除了需要配合幼儿园老师来调整孩子的情绪,还要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在耐心的无数次沟通后,小康的家长才开始动容愿意跟老师交流孩子在家的各种情况并接受老师的建议,咨询专业机构进行游戏式的心理疗愈。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调整,小康和他的父母都开始敞开心扉,与老师商议家庭教育方法,改变家庭成员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家园携手制定适合小康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小康在老师的爱与接纳中,也开始慢慢接纳老师的帮助和爱,开始与小朋友友好交往,参加活动的时候积极参与、经常举手发言。他的父母也在老师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以及老师们对小康教育方式的感染下逐渐改变教育方式。在孩子即将毕业之际,小康回家哭诉:我不愿意离开幼儿园,我想和幼儿园的老师在一起。孩子们的父母也给幼儿园送来锦旗,感谢幼儿园领导和老师对他们家庭的帮助。这个孩子目前已经顺利进入小学学习。
   小康从一个不会笑,情绪时常崩溃、交往行为问题的孩子转变为懂得爱与友好交往,小康的父母及祖辈之间家庭关系紧张的情况也有很大的改善。当孩子出现情绪、交往问题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马上关注幼儿家庭教育情況,联动家庭推动德育深度融合。
   幼儿园应当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实施幼儿园德育的渗透,把德育渗透在环境教育、教育课程当中。幼儿时期是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应当整合幼儿园、社区、家庭多方资源,多方联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构幼儿爱学爱体验的德育环境。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7104.htm